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我是雍正嫡次子》 190-200(第10/15页)
几天就入宫读书吧。别担心,上书房都是你的叔叔和兄弟,你七叔也在,有什么事可以找他,也可以来毓庆宫找孤。”
春佑低声道:“多谢太子六叔关怀。”
兆佳氏带着春佑去女眷处慰问,弘书和十三叔寻了个清净处说话。
叹息了几句允禑的英年早逝,弘书提起田文镜:“听说田大人上折以病乞休?”
折子是昨日才送到的,因为允禑突然逝世,弘书并没有第一时间关注到。
河南水灾瞒报之事,因为田文镜认错悔过的态度诚恳,加上他确实也全力救灾了,胤禛便命他先戴罪立功,配合好前去赈灾的尹继善做好后续的赈灾工作,消弭此次水灾的影响。如今几个月过去,河南水灾的赈灾已经做的差不多,被淹的农田也都开始准备春种,尹继善和田文镜也已经在回来的路上。
本来以为是非功过会等到田文镜站在朝堂上再论,却没想到,他的乞休折子先一步到了。
允祥素来不喜田文镜的作风,所以面色淡淡的点头:“是。”
“皇阿玛是何态度?”弘书直接问道。
允祥也不打马虎眼:“皇上的意思,是让他先在京城养病,养好之后再说。”
这就是要保了。
弘书也不意外,阿玛是个很念旧情的人,不是实在触及他的底线了,他不会对有功劳的老臣下狠手。
“十三叔,继善此次回来,孤想将他外放。”弘书直白的告知。
允祥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垂眸想了片刻,道:“也好,尹继善虽有才能,却也需要磨炼,你想让他去哪里?”
弘书道:“具体地方孤还没想好,近期朝中变动应该不小吧?”
允祥点点头:“四川总督定下黄廷桂,陕西总督还在斟酌……此外皇上还想今年将鄂尔泰召回京,继任者考虑……河道总督空悬一年多,近期估计也会有大调整……”
朝堂上的事弘书自然会时刻关注,但他本身事情不少,也不是事事都能关注到,比如河道上的情况,他就不太清楚。
胤禛忙于政务,没时间事事亲自教儿子,此时允祥细细说来,倒也有帮四哥教子的意思。
尹继善风尘仆仆回来的时候,弘书才贺完允禧添丁之喜,因为燕同光那篇采访稿的效果不错,他还特地当面勉励了同去送礼的钱阳并给了赏,钱阳激动地当场晕倒。
说远了。
尹继善回来狠狠休息一日后,便来见弘书。
“坐。”弘书打量他,“这一趟出去瘦了许多,看来是累狠了,辛苦了。”
尹继善道:“多谢殿下关心,倒也算不上辛苦,奴才只是坐在官衙里动动嘴,那些将士和百姓才是真累……”
说起这一次赈灾的经历,尹继善感触颇深,弘书安静听着,不止尹继善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其实也没有,如今尹继善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
说完这次赈灾的情况,弘书才问起田文镜:“病的重吗?”
尹继善蹙眉,斟酌道:“只能说不轻,田大人本就年纪大了,身上毛病不少,这次赈灾又待在第一线,几乎没怎么休息过,身体扛不住也很正常。”
弘书点点头,他对田文镜倒没有多讨厌,这次的事情他也不打算插手,结果如何全看皇阿玛的意思。
他安排好自己的属臣就好。
“年后朝中调动不小,如今江苏巡抚之位暂缺,孤想让你去,你认为如何?”弘书道。
尹继善精神顿时振奋起来,江苏!那可是江南膏腴之地,他当然有想法:“但凭殿下安排!”
弘书点点头:“你去了后,除了做好巡抚之职,孤却也有一件事要你去试试。”
他抽出案桌上的一本书,递给尹继善。
书名,《镜史》。
第198章
田文镜拖着病体面见胤禛请罪,却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而晕厥,胤禛念其年老多病、此次也算戴罪立功,开恩免去其瞒报罪责,令其归家养病。
至于养好病后,是官复原职还是贬往他处,并无说法。
四川总督、陕西总督、河南总督纷纷出炉,外任走了一波人,又从地方调回京一批。何国宗也终于得以工部侍郎之身兼任河东河道总督,虽然前面还有河东两个字,但明眼人都明白,这只是一个过渡,何国宗只要不出岔子,过个大半年就能摘掉前面那俩字。
既兼任河东河道总督,于詹事府的事务便委实有些分身乏术,何国宗主动请辞。
弘书勉励几句便放他高升。
几乎是何国宗离开的同时,吏部也传来消息,尹继善升任江苏巡抚,即日赴任。
至此,詹事府满汉两个詹事之位,便全空了出来。
弘书并没有耽搁,立刻将明安图提为詹事,抓住尹继善离开前的那一点点空档,让两人交接工作。
至于魏定国,弘书并没有立刻将他提上来,毕竟他来詹事府也不过才半年,并没有立下特别显著的功劳,贸然提拔只会让杨炳元等一众老人心有不平。
于是詹事府现在就是一个詹事一个少詹事的配置,弘书不打算再从外面找人进来填补空缺,这两个位子就是吊在詹事府众人面前的胡萝卜。
尹继善赴任离开后,詹事府的工作并无多少不同,弘书也正常处理阿玛分过来的事务和奏折,顺便抽出空来,将《五年模拟三年科举》第二卷 出了。
“快!快!跑快点!”
宽阔干净的水泥路上,一个书生拉着另一个书生,在路上夺命狂奔,沿路的人却都见怪不怪。
来京城探亲、被亲戚带来瞻仰京城“仙路”的庞新荣咂舌:“这…京城的读书人都这么…不羁吗?”
周海笑道:“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是这样的。”
庞新荣好奇:“特殊的日子?”
“进士宝典知道吧?”周海与有荣焉地道,“今儿是第二卷 发售的日子,京城的读书人从昨儿晚上就开始在惠民书局门前排队了,刚才跑过去那俩肯定是耽搁了,这会儿过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抢的到。唉,要不是我家那小子不成器,一把年纪连《论语》都背不下来,我也早去打地铺排队了。”
庞新荣疑惑:“进士宝典?那是什么?”
“你不知道?”周海惊讶的像在看才从山里出来的野人,“《五年模拟三年科举》啊!你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庞新荣:“……我当然知道五年模拟三年科举,我们县里的读书人家家都有,不过我并不知道你说的进士宝典是这个。”
“哦,对,你才来京城,这个名字恐怕还没传到你们那儿去。”周海恍然大悟,解释道,“这个名字是去岁殿试后才传开的,你应该知道,去岁的进士比以往多了快二百人,这些进士老爷都说能考上是那本书的功劳,后来不知道谁给起了个诨名,就传开了,如今京城的人都叫进士宝典,不叫原来的名字了。”
庞新荣点点头表示了解,他又看了一眼鬼斧神工、平整干净到不可思议、确实配得上仙人走的路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