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红楼]吾皇黛玉》 140-150(第8/18页)
起来。
庆功宴上歌舞升平,一派喜庆祥和。
正当诸位将士酒足兴尽之时,一位内侍神情忐忑地走了进来,跪在丹墀之下,对陛下说:“皇上,南安郡主突发癔症没了。”
酒酣耳热的宣隆帝听了这个消息,登时睁大了一双虎目,只觉酒气突突地往心上撞,他试图思考些什么,但什么要点也抓不住。
呆了片刻才意识到自己的第三任皇后,还没有嫁过来就死了,还是疯死的。
这让他想起疯了的孝敏皇后,疯了的牛皇后,眼下又多了个疯了的火皇后。
孝敏皇后以泪洗面的模样,牛皇后与次子纵情的模样,不断地在他眼前来回闪现。
他试图用拍打自己的头,来驱赶那些越发恐怖的景象,可是一切徒劳。
阴气森然的闻嗅之声,腥臭扑鼻的污秽味道,仿佛有鬼神飘来,迫使他一会儿拱肩缩背,一会儿跳蹋嚎叫起来,一会儿半哭半笑起来。
其动作之滑稽,声音之怪诞,如同猿猴躁踊,凡目见者无不装醉笑倒。
禛钰冷眼看着这一切,皇帝憨戏迷离,还没意识到,自己只是坐在龙椅上的傀儡罢了。
从今以后朝堂内外、禁城上下、四海列国都只认中原太子,不识皇帝了。
贾府三小姐高嫁滇南王的消息传遍了京城,滇南王是当今新贵,功勋卓著,彪炳史册,远胜西宁、东平二王,更不用谈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南安王,以及早早殒命的北静王了。
那些家中有适龄女儿的高门世家如何也想不到,人家滇南王早就心有所属,凯旋归来先去岳家求亲,再去皇宫。真真羡煞人也。
然而想要与贾三姑娘添妆把盏拉近关系的贵妇千金,都不得入门。就算是贾家正经的亲丁女眷,被请柬挡在门外的也不在少数。
薛宝钗也不强求,佯装叹了口气,抱着礼盒离开了。而今她手握贾府的凤凰蛋,这有去无回的人情不送也罢。
原来探春待嫁之地,恰是从前贾母院中,绛芸轩对面的西厢,黛玉故地重游,难免有些伤怀。
探春打点了好了家仆,才同惜春一道陪着黛玉先去拜见老太太。
侍书悄悄打起帘栊,让黛玉走进去,只见贾母正歪在榻上小憩,鸳鸯拿了美人捶,在她腿上轻轻巧打着。
鸳鸯抬头见到黛玉讶然瞠目,经年不见,打量再四,才确信林姑娘又活了过来。
像是若有所觉一样,睡得迷迷糊糊的老太太忽然睁开了眼,掀开貂毛毯子挣扎坐起。
她看到一个娇花软玉一般的姑娘款款向前,笑呵呵地招手说:“玉儿,你快过来,仔细被朔风吹凉了,你的身子骨可禁不得寒气。”
黛玉方欲牵裙下拜,却被老人家欠身搂入怀中,拉着她的手摩挲了半晌,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前言不搭后语的话。
鸳鸯见黛玉抬眼看过来,也只是默默摇头,黛玉还抱了三分希望,依旧笑盈盈地与贾母应答,大抵以劝哄安抚为主。
“老太太,玉儿一切皆好,还想请您老人家去长林园住些日子呢。”黛玉还想请王君效瞧一瞧外祖母的病症。
“我就不去了。”老太太抚着黛玉的鬓发,慈爱地打量着她,说:“你和宝玉如今都大了,也是时候成家了,也省得他成日里抱怨天抱怨地,没个安生。”
第145章 吾皇黛玉第一百四十五回
巧送添妆布局西南, 狠拒戎人遗祸中原
听了老太太这句话,众人心中都暗自唏嘘不已。
当年不知有多少人将宝黛看作一对儿,如今却是天悬地隔的两个人了。
黛玉心中早无挂碍, 眉头也未皱一下,含笑道:“老太太, 到底不是冤家不聚头, 想来前生造定今生债。若不续这一世金玉良姻, 只怕还不能解冤了局呢。”
“哎!”贾母怅然若失地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人就呆怔起来, 神神叨叨了几句, 再一恍神, 又不认得人了。
就连史湘云过来,贾母打量了她两眼,也只是笑:“这是谁家孩子, 长得好齐整, 比宝玉还俊些。”
口里才说叫鸳鸯打赏,转头又丢下笆儿弄扫帚, 要斗牌掷骰, 招手叫黛玉说:“敏丫头咱们娘俩斗牌,一处坐着, 别叫你二嫂混了我们去”。
“老太太, 我换了衣裳就来。”黛玉口里答应着,心头一酸, 与姊妹们手拉手互望一眼, 踌躇着离开了。
从前诙谐慈爱的老太太已经不见了。以后再不能在她老人家跟前凑趣儿听古记了。
一行人回到西厢,邢岫烟与甄平安连忙迎至阶下相见。彼此亲密簇拥着进了屋内。
屋中四面集锦格子, 雕镂木板,皆是从前巧匠名工所作,样式已不时新了,彩漆也斑驳,依稀还能瞧出当年销金嵌宝的奢华之态。
先前磊满图书典册的黄花梨书架已经不见了,徒留两个笨重的旧鼎,一对儿供花设瓶的花几,两溜绣墩罢了。
探春不免赧颜:“自打宝玉走后,爵禄也短了供给,家里不比先时光景,境况消疎了。”又忙招呼大家坐,让侍书、翠墨看茶来。
甄平安捧着一个螺钿匣子笑说:“论理我一个早当娘的,不该坐姑娘堆里了,只是夫君刚好被太子派来在长林园守职,我就忝颜进来给三姑娘添妆了。”她将匣子递给探春,“奉呈薄礼,聊佐喜仪。”
接过匣子,探春道谢不迭。其他姊妹也陆续添了贺礼,或头面首饰,或珠宝字画,或针线荷包。
只有黛玉给了一个厚折子,笑说:“从前三妹妹就想出去立一番事业,如今做了彩云妃,与滇南王携手执宰高原,必能建功立事。”
探春展开折子一看,上面详写了大小数百桩事,要她敦促滇南王积极开拓西鄙。
首先要做的就是刊山凿险增设水陆驿道、茶马盐道;其次广聘汉儒,开置书院教化百姓;再次招揽能工巧匠,推广稼穑田圃、织染陶冶技术;最后还要求滇南全境壮年男子亦兵亦民,西遏澜沧、南震交趾,保境息人。
史湘云嗔道:“偏是林姐姐的添妆与众不同,这哪里是贺仪,分明是圣旨。”
一想到这“圣旨”出自茜香国女王之手,岂非有干政之嫌?又慌张掩了口。
幸而黛玉也不着意,抿嘴一笑,继续对探春说:“滇南王仁义并行,本是有大才之人,只是他从小寄身寺庙,心性淡泊,喜欢优游恬适的生活,富贵利达非他所求。
此次若非为了救你于水火,沐王爷是万不肯出兵真真国的。而今太子允许他带你即回滇南,可不是让他耽于儿女情长的。”
探春中心默默盘算,捧着折子一脸肃然,肩头仿若压了千钧重担似的,认真地研讨起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就是这么个爱吃爱玩的人,便是冷待了我,也未必想干这些正经事呢。”
惜春见探春侃然正色的样子,似乎已在脑中设想,失宠后该如何劝谏夫君的场景了。
忍不住笑道:“听说滇南四季如春,玫瑰繁多,沐王爷必是心热惧内又不怕尖刺之人,哪里舍得冷待三姐姐,必是千依百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