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红楼]吾皇黛玉》 220-230(第9/28页)
强国,我们舍不得您走,茜香也不能没有您!”
“陛下,您要成亲我们不拦着,可您不能抛下我们不管呐!您是宽仁之帝,关心民瘼。您是英明雄主,千古圣君。您这一去,无人能替,生灵何所依怙?国势赖何以安?”
“陛下,茜香能有今日,皆是陛下所赐,百姓没齿难忘。求您留驻茜香万万年!”
“陛下,您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我们还未来得及报偿,你不能走啊!我们连夜追拦百里,瞻恋弗舍,还请您不要走啊!”
黛玉心中亦是难过,无奈从车上下来,看到一张张热泪盈眶的脸,不禁也湿了眼眶。
见陛下现身,呼啦啦众人全都伏跪在地,他们内心涌动着对林帝的崇敬与依恋之情,无以言表,一时间老幼号泣,声震大地。
千言万语到最后凝聚成一声声“陛下,留下来吧”的呼喊,让黛玉再也绷不住端庄矜持的仪态,渥着脸勉力笑起来,不停抹眼泪。
她咬着唇忍泪吞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眼见场面要僵持不下,原本对林帝各种新政怀怨不小的韩奇,也被震撼到了,玩世不恭的脸孔颤抖起来,心头一热,眼睛也随之湿润了。
他捏了捏陈芳洲的肩,捂脸道:“赶紧想个法子呀!”
“陛下!”陈芳洲回过神来,冲进百姓围成的人墙,倾着身子奔向林帝,一下子跪到林帝面前。
他哽咽着大声道:“陛下,为君者当上顺天心,下依民意。您为了让茜香国日臻强盛,修律正典,移风易俗,当知法理不外乎人情。既然法无定法,为何不能顺应民心而修改呢?”说罢,以头抢地,咚咚叩头。
之后他起身振臂呼号道,“诸位百姓,若不想林帝离开茜香,还请上书申状,上表劝谏。只要咱们诚意上达天听,便是神妃仙子也能留下来啊!”
一句惊醒万民,原本绝望的百姓鼓舞起来,热血沸腾,纷纷抢抓纸笔,就地挥毫泼墨,上表陈情。
“大家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泪眼汪汪的黛玉摇着头,哽咽难语。
很快雪片般的奏疏、陈情、申状,就塞满了黛玉的车帷。
晴雯越众而出,扶着黛玉道:“陛下,走不了了,还是回宫吧。”
黛玉无奈再三言谢,挥手告别百姓,转向回宫。
不出三日,在百司的共同起草下,关于茜香国皇位传承的数百年定法,破天荒地更改了。
从前必须未婚许国的女帝,自林帝以后允许以“走婚”形式成亲,其婚生女在皇帝逊位三十年后,也可正常参与女帝争竞选拔。
定法一经公布,举国沸腾,百姓欢喜得紧,甚至许多巧娘工匠,开始为林帝缝制嫁衣,打制首饰,为其添妆。
中原百姓得知武英帝与文德帝在满孝后,就要成亲,对深受百姓爱戴的文德帝也是心悦诚服,感佩万千。无不称颂文武二帝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伉俪。
尽管茜香国皇位传承的限制已经放宽,百姓似乎还是不放心,而王廷的庶务使便成了百姓的监视官。但凡黛玉有一丁点儿想出宫的苗头,都会遭受层层的反对与劝谏。
黛玉拗不过众人,只能望着窗外的大道兴叹。阿弟林溆又来信了,经过半年的温习准备,他对无遮大会的辩经,已是成竹在胸了。
无遮会,即是宽容而无遮现的意思,梵语pan~ca-va^rs!ikamaha。
与会者倾竭府库,惠施众生,不分贤圣道俗、贵贱上下、智愚善恶,是一种广结善缘,平等行财布施、法布施的四部盛会。
所谓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
依照滇南妙香佛国的崇佛传统,到场的僧俗大众恐怕数以十万计。
滇南这边选拔出参与辩经的四部弟子,比丘是神瑛、比丘尼是观慧、优婆塞是林溆、唯有优婆夷的人选还未定。
换言之,辩经的僧选了宝玉,尼是惜春,善男选了滇南王沐昭宁,信女人选暂缺。
自从四年前惜春入滇南佛寺奉旨出家,法名观慧,她潜心经藏,精勤猛进,已是当地颇有盛名辩才无碍的尼师。
黛玉当即想到了出宫的好由头,她要代表滇南信女,去参加九月十九的无遮大会。
释道之于帝王的意义,在于教化愚顽,暗助王纲。而西番僧人一直以来,都想借弘法之名,将其势力向中原渗透扩张。
此去无遮大会,一则助力滇南王力挫番僧的张狂气焰、维护滇南妙香佛国的声誉。二则也可在大会上,为茜香女人社扬名,将女人社也发展到羌塘高原。三则继续加强中原对乌斯藏及朵甘的羁縻,稳定贡市。
于私来看,她还可以顺道看望四妹妹和宝玉,还有弟弟、弟媳,甚至有望得见即将出世的小侄儿。
诚然,她可以借助禛钰过目不忘的记忆,来临时抱佛脚,但一想到“求人”难免又受制于人。既然是谈禅论道,怎么也得斋戒三月才行,不能教他又拖到欲海迷津中去了。
于是黛玉白天如期朝会,处理国政,剩下的时间就观经阅藏,苦学因明。
辩经场上对善男信女在佛法义理上的要求不会很高,黛玉虽无过目成诵之能,到底也算博闻强记,在加上天生宿慧,很多名相也是一学就通。
若有不懂的,她就询问陈芳洲这个立地书橱。鉴于他在促进修律一事上的小小功绩,黛玉赐了他典章使的私廷吏员之职,相当于中原从七品掌书写的紫微舍人。
倒让裘良、韩奇、朗达三个闲汉,与苏丽尔姐妹和秦可卿结伴出游,好歹完成禛钰给的“牵线相亲”任务。
陈芳洲虽在情路上跌了大跟头,但他也有状元郎的意气风发,果敢自信的精神。
既然留给晴宰相的第一印象,已经差到了极点。那么只要他积极扭转形象,心口如一。以后每一天,都会让晴宰相对他改观一点点。直到晴姑娘对他刮目相看,转为欣赏,进而爱慕的那一天。
他辗转数夜,思前想后,决定无视武英帝的提醒,坚信自己可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深受百姓爱戴,智慧无双的林帝,都敢把有窥心之能的宰相放在身边,不正说明了,晴宰相自身也是秉心持正,真诚无私的人么?他偏要以真心换真心不可!
正胡思乱想着,忽然听到林帝抬头问他:“陈舍人,你对天竺的因明学了解多少?”
陈芳洲愣了一下,略一思索,忙道:“据臣所知,因明在天竺发源甚早,是一种研究因、正、似的学问。即是将问题的理由、真理、似是而非三种状态,分析明辨,并破斥问难者,而建立学说的方法。”
黛玉颔首道:“如今的因明论式,即宗、因、喻、合、结五支,大意是命题、譬喻、相反理由、相反命题为基础的理则学。断代许久,体系繁杂,难以习学。”
“其实当年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之时,也学过因明,并运用因明来论证唯识,在戒日王的无遮大会上玄奘法师提出唯识比量,无人敢破,不战而胜。可谓是道贯五明,声映千古。”
陈芳洲叹了一口气,十分遗憾地道:“奈何残唐五代之后,帝王灭佛,加之兵戈扰攘,因明之学隐晦不传,枝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