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零年代: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回到五零年代》 80-90(第11/14页)

苦劳累了那么久,人们需要犒劳一下自己,才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再创辉煌。

    太久没吃到肉的知青早就望眼欲穿,馋的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村民们也不遑多让,虽然境况比知青们好些,但这个时候,谁不馋肉啊?

    “快,拿盆把猪血接住,一滴都不能洒喽!”猪肉要拉一半,交公粮,猪血可是他们全部自留的。

    浪费一滴他们就少吃一滴,那是在割他们的肉。

    “猪下水也都装好喽,一会洗干净做猪杂汤,咱们就在食堂吃,一人喝一碗热乎汤!”

    妇女们忙着清洗内脏,老少爷们儿刷干净食堂荒废已久的大锅,给灶里添满柴,燃起熊熊大火。

    村民们还各自从家里拿来配菜,不拘青菜萝卜还是土豆,反正最后统统都要洗干净切了放到锅里去。

    知青们也不太好意思吃白食,纷纷回知青点取来家里寄来的特色美食,虽然量不多,但是心意在那里,这个举动一出,也算是化干戈为玉帛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要大家利益一致,那当下大家就是团结一心的。

    “呼呼呼~好烫啊~”

    “你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你让我慢点,你自己慢了吗?刚盛到碗里的饭,都没等它热乎气冒出来,你就全给吃了,你这吃的是人参果吧?”

    没看过西游记的不知道,但是看过的都知道,这是在骂他是猪呢!

    钟莹莹端着一碗猪杂小口小口的慢慢吃着,一大碗饭里有猪杂,还有各种菜,红薯粉也放了一些,配上干辣椒,里面再泡上饼子,一吃一个不吱声。

    屋外的寒冷全都融化在这一碗小小的猪杂里。

    而原本生活中各有搓磨矛盾的人,也在同一个屋檐下,暂时的达成了一致,这就是美食的力量。

    远在牛棚里的宋晴芳没有参与进来,村里人也给她送了小半碗过去。

    按照钟强先的说法是:上面把人送来是参加劳动改造的,不是送来虐待的,只要能改造好,她也是好同志。

    王岳跟朱志鑫现在也老实的很,嘴里有吃的,心里记挂着自己的小鸡,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牛棚里的人怎么样了。

    这次过年钟莹莹拿到了六块钱的压岁钱,家里这么大方的是因为村里的咸菜大卖了一笔,尤其是咸鸭蛋咸鸡蛋,那一戳就流油出沙的质感,让它们压根就供不应求。

    其他的菜也卖了不少,因为味道好,前几年没卖还有人找到村里来,问为什么不卖了,得知是因为没有原料后,他们很失望的回去了,现在村里重新开放售卖,咸菜又是冬天必不可少的吃食,更何况钟家岗的卖价也没比他们买当季新鲜的菜贵多少,那他们自然愿意卖钟家岗咸菜的帐。

    货物卖的好,村民们分到的钱就多,就连知青们一人都被分了一毛的‘分红’,说是给他们沾沾喜气。

    “我就说钟家岗不错,我去县里碰见我同学了,他们说在他们分到的那个村里连饭都吃不饱,我们在这还吃上杀猪饭了,感觉比城里吃的还好呢,我都不想回城了。”

    新知青里有个年纪小的,在家排在中间,不是很受待见,一来钟家岗,竟然还拿到钱了,虽然只有一毛,但对他来说已经很珍贵了,现在搞的孩子都乐不思蜀了。

    “之前咱们还要举报他们,实在太不应该了。”

    看着知青院里养着的小鸡崽,再想到小鸡崽长大后下的蛋,长大后的小鸡崽还能宰了吃肉,新知青们越发的对钟强先感到感恩戴德。

    “以前的老知青那么出息,咱们能不能也做点什么啊?”

    人家都上报纸去县里接受表扬了,他们太落后了也不像样子,至于中间的王岳和朱志鑫,这群人就没把这俩人当作一回事。

    他俩除了搞事,还能干什么?听说中间还被退货了一次,也不知道咋舔着脸又回来的。

    “教书教书不成,种地种地种不过人家,我们还能干啥?”众人感到很迷茫,有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有人提议:“去问问村长吧,他应该知道我们能做些啥!”

    钟强先最近正烦着村里的建设问题,人啊,手里一有了余钱,就变得想要更多。

    村中的鱼塘之前一直是随便养养,随便放点小鱼苗,有收获就留着吃,没收获也没人管,现在想想,那两口大鱼塘啊,如果能够规范化的养殖,不知道已经给他们钟家岗创造多少价值了。

    以前他做事之前总要问问钟伟先的意见,现在钟伟先让他自己拿主意,他就有些摇摆不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他心想,要不去县里的农业局请专家?可他在那没啥关系,不一定请的来人啊!

    知青们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钟强先就随口问了一句:“你们家里有农业方面的专家吗?最好是养鱼的!”

    问完他就后悔了,这不瞎胡闹嘛,他们能知道什么。

    专家?养鱼?村长在说些什么啊?好多人是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一个人站了出来,那个被人笑拿了一毛钱就开心的找不着北、没出息的小知青举着手道:“我、我、我知道!”

    见所有人都盯着自己,他吞了吞口水,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钟强先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竟然真能诈出一个专家来,他连忙站起来,大步流星的走到小知青面前:“别着急、你慢慢说~”

    小知青叫郑光羽,他在家不受宠,所以上面一说每家必须有一个孩子要下乡,他就被丢到乡下来了。

    郑光羽坑坑巴巴的说:“我、我、我有个小叔叔,他就是学农业的,而且还是搞水产养殖方面的。”

    “他在哪里?”

    钟强先大喜,直接握住了郑光羽的手。

    “他、他、他在家里。”

    钟强先被这话给噎住了,这话说的跟没说一样。

    但是又实在需要郑光羽的帮忙,他便忽略郑光羽的小结巴和无厘头,继续问道:“我知道他肯定在他家,我是想问有什么办法能联系上他呢?”

    “我、我叔叔单位有电话,我知道电话号码,你可以打电话给他!”郑光羽用力吐出一大口气,可算是能讲出完整的句子了。

    电话?他们村没有,想打电话得去县里,公安局有,他小舅子在那边,能借到电话,钟强先在心里盘算了一遍,总算是有了些眉目。

    “小同志,你这算是立了大功啊!要是村里的鱼真能养出规模来,我在你的档案上给你记上一功,有回城名额的话,县里肯定会优先考虑你!”

    事情还不知道能不能办成呢,钟强先的大饼就先画上了。

    其他知青一听这事关系到回城,立马一个个嫉妒的眼睛又红了。

    钟强先也没忘记他们,大饼人人都有,反正又不花钱,顺嘴的事。

    “你们也不要着急,大家都能回城的。”

    “小郑的功劳也是属于你们全体知青的功劳,到时候咱们村一发展起来,上面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