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青竹》 60-70(第18/19页)

“只印长腿鸟。”

    “那以后还能画扇子吗?”

    “能?啊,文书上又没写不能画。而且最快得十月后才能?刻出一本儿来,慢的话得年底才能?刻出来。”

    “嗯。”

    姜竹把文书重新还给沈青越。

    沈青越看了看上面三个人的画押,轻轻笑了一声。

    “怎么了?”

    “没事。”就是这是他人生头一次靠自己签合同?。

    也?是第一次这么夸自己的画。

    大项目呢。

    自己出书。

    放在半年前还在家的时候,他连个封面设计的项目都拿不下来,出书,他想都不敢想。

    其实他刚刚有点儿没底,也?有点儿虚。

    好在池远舟没看出来,顺利签完了。

    揣着新鲜热乎的合同?,沈青越暗暗舒了一口?气。

    不管能?不能?顺利印出来,到年底他都能?先赚一笔缓解姜竹开荒要用的工钱了。

    “咱们可?以多雇几个人修梯田了。”

    虽然他挺想尽早能?印出来的,最好能?八月九月赶在天气冷之?前印出来,万一他冬天就死了,也?能?带一本儿进棺材。

    然而雕版太耗时间了,池远舟不干。

    想到这儿,沈青越连忙问一直落后他们几步的韶宗固:“三哥?”

    跑神中的韶宗固连忙抬头:“嗯?”

    “辛苦你大老?远跑一趟。”

    韶宗固:“没事没事。”

    沈青越放开姜竹,走过来掏出文书问小声问他:“我们写这个官府认吗?用去官府做个登记、公证之?类的吗?”

    韶宗固微诧,没想到沈青越这么谨慎:“不用,有你……你们和池少爷的画押就行,池少爷人……”虽然缺心眼了点儿,但是人“挺守信用的。”

    屋内,跟来的管事脸都快拉成茄子了,“我的少爷呀!你怎么也?不和老?爷商量商量就和人签好文书了?”

    池远舟还沉浸在沈青越和姜竹的故事里呢,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声音压都没压住:“怎么?本少爷都多大人了?孩子都生俩了印本书还得问我爹?!”

    还没走远的沈青越、姜竹和韶宗固诧异地?回头往屋子看了看。

    沈青越低声问:“我是要高了吗?”

    韶宗固一脸复杂地?点点头。

    不得不说?,在敢要价这方?面,他还是挺佩服沈青越的。

    什?么都不懂,就敢狮子大开口?。

    沈青越乐了。

    他是不太懂行情,但是……

    他们少爷也?自愿的啊!

    他又没拿刀逼他。

    “走走走,咱们看开荒去。”沈青越带头快步往外走,省得一会儿池远舟后悔了。

    屋内管事苦哈哈道:“那您喊我进来和他谈,或者上铺子里找个管事来,再不然拖上一天,哪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呢?”

    那小子也?忒敢要价了。

    “什?么不要润笔费要分利润,咱们家什?么时候这么做过生意?,您怎么就答应了呢?”

    池远舟做成笔他自己挺看好挺喜欢的生意?本来挺高兴,管事那表情让他有点儿犯嘀咕,现在他越听越不高兴,“文书都签了,你叫本少爷言而无信吗?”

    “唉……那也?不是。”管事叹气。

    他也?是看好这笔买卖的。

    要不然也?不会帮着写文书了。

    就是吧。

    他们怎么能?叫个外人牵着鼻子走?

    老?爷知道了肯定得骂人。

    问就是后悔。

    早知道他今天就不跟少爷来了。

    换谁来不好,非得是他。

    池远舟往椅子上一靠:“行了不用说?了,顶多亏几张雕版,不用你操心,亏了我不让府里垫钱,我找少夫人要。”

    管事:“……”

    他想了想,还是劝道:“要不您回去还是先别告诉少夫人了。”

    省得又被?赶去书房睡觉。

    池远舟:“……”

    路上韶宗固给沈青越补充这几天打听到的消息。

    想要印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像沈青越这样找个书坊。

    找书坊合作?,大类上也?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掏钱找书坊印,这种可?以自己挑纸、挑墨,甚至挑刻板的工匠。等印好了送人、收藏,或者自己去卖,都行。

    一种是像沈青越这样,给书坊稿子,别的就不管了,书坊印完要自己找书铺卖,还得提前给作?者润笔费,亏赚都和作?者无关。

    这是最省力气的方?式。

    除了读书人们必看的书,还有广受欢迎的名家,一般只有话本子才用这种方?式印,且若前头的书卖得好,后面润笔费还会涨价,若是能?让书坊上门求稿,那润笔费就更高了。

    韶宗固打听到,他们县里几家书坊给的润笔费最低的有几两,最高的有三千两。

    沈青越诧异:“这么高?”

    韶宗固低声道:“最高的那位,是我们邻县上一任县令爷化名写的。”

    韶宗固的语气有点儿微妙,沈青越都捉摸不透这三千两到底是因为那位县令爷写得实在太好,还是这是变相送好处了。

    姜竹更是停下来眼睛都瞪大了。

    若是想要开书坊,那就麻烦了。

    前朝对刊印管理非常严格。

    不过大虞要宽松很多。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造纸和印刷技术进步了,成本降低,建国之?初时朝廷还在全国收集过流散民间的隔代孤本,官营的书坊刊印了很多曾经已经断代的典籍,还统一了书院学?生们科考用的经典教材。

    不过不同?的书院对经典的解读各不相同?,范本统一了,批注本五花八门。

    那些出名的大书院,几乎一个书院一个版本。

    有钱的书院自己刊印注本,没条件自己开个书坊的则委托本地?的书坊开始印。

    朝廷不缺纸用,便?不再像前朝那样限制私营书坊。

    私营书坊用的纸比官营次,还会想尽办法节省成本,慢慢地?印书成本越来越低,印书的人越来越多,最初流行印古籍、典籍,再之?后流行印当朝的各种文集、诗集,现在流行的,也?是最赚钱的,是印话本子。

    不过话本子嘛,内容大多难登大雅之?堂。

    朝廷每年都要核查一次,要是查到了哪个话本子内容不当,不光写话本子的人要受罚,连刊印的书坊也?要跟着受牵连。

    所以虽然朝廷不限制民间私营书坊,但真?有实力开书坊的,其实也?没几家。

    宝峰县的几家书坊分别是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