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忌: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镜忌》 280-300(第34/79页)

姐,未必不能看上妹妹,到时姐姐说点好话,让她做小,不就成了?男人总是要纳妾的,让她做妾,她一定不和姐姐争,姐姐一定肯的。

    抱着这个念头,她只等白公子带她姐姐来救她。

    可她等了很久很久,姐姐也没来,信一日日寄出去,都如石沉大海,再没有回音。

    到这时,王家又听说得罪了人,全家被打入大牢。她和王家大小姐一起流落到了教坊司。

    王家小姐心地纯善,听说她是王家下人后,即便落到这个地步,也想办法保她,把她要来当自己的贴身侍女,不让教坊司里的姑姑折腾她。

    吃了王家半生苦,到头来,还是靠王家小姐庇佑。妹妹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滋味。

    王小姐能待她好,能救她。她亲生姐姐为什么不来救她?是不是知道她在教坊司,觉得丢脸了?

    再后来,王家小姐被赎了出去,带她一起逃离这火坑。

    妹妹这才知道,为她们赎身的正是当初王家小姐退亲的白公子,而她姐姐……早就被王家人害死了。

    所以,她姐姐才没能来找她。

    她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无人时,痛痛快快大哭一场。

    鬼使神差的,她没有告诉王小姐自己姐姐的事儿,继续在王小姐身边当个忠心耿耿的婢女。

    她不会让王小姐知道自己的恨。

    姐妹俩都识一点字,妹妹也爱听说书。她知道,自己就是外面人说的“小人”。

    小人又怎样?有时候小人使绊子,能让那些大人物也跌得不轻。

    白公子赎小姐花了太多钱,他又要苦读,王小姐便接了绣活,日日做针线补贴他。

    王小姐到死也不会知道,这些钱并没有到该去的地方。

    她知道,以王小姐的为人,她绝对不会开口问。而白公子也不可能提起,向王小姐要钱。

    王小姐临死前苦苦哀求,让她带小小姐去找白公子。她也答应了。

    但……她在路上就把孩子扔了。

    那是个漂亮的女孩,玉雪可爱,眉眼像极了王小姐。被她亲手扔进了河里,小小的襁褓沉下去,决计活不成了。

    她一路上京。

    在一个穷村子里,用半斗米买了一个和小小姐一样大的女孩。

    她把这个孩子抱到了当初的白公子、如今的白老爷面前,告诉他,这是王小姐为他生下的孩子,王小姐已经死了,临走前还在念叨他。

    果然,白老爷信了,还把这个女孩养在了自己名下。

    她带着一大笔钱回了老家。

    一切都是报应……都是报应!

    *

    黎恪在路上,又看见了戏台。

    濂溪城中,处处有戏馆、茶楼,说书先生和戏班子随处可见。有时甚至不拘于茶楼,随便一个街角端个条凳坐下,手里惊堂木一敲,就能开始说一出好戏。

    黎恪从百花楼外悄无声息往外退,他拿不定主意该去哪儿。

    姜遗光和另一个留守客栈的入镜人都不见了。

    商持等人困在百花楼。

    去凶肆的两人没回来,也不见了踪影。

    芙蓉去了白家……

    正这时,街角一处说书地儿,一群闲汉围着,可说书人的声音还是往他耳朵里钻。

    黎恪听了一耳朵,起先不在意,后来他猛地回过神来——这故事,不也是姜遗光写的话本吗?

    因“念”一事,他曾被甄二娘叫去过,知道姜遗光身世后,他有几回买话本回去给蕙娘看打发时间,便特地挑了姜遗光名下的话本。

    蕙娘爱看,他自己也看过些,这故事……他听过。

    说的是三人从小住在同一条巷,分别姓蒋、李、侯,三人感情深厚,便结拜成了异姓兄弟。

    但等十几年后,三人境遇截然不同。

    大哥姓蒋,因一桩冤案家破人亡,后来落草为寇,成了有名的山匪;

    李二哥勤练武艺,做了个小小的武官头领。

    侯三弟寒窗苦读,得了功名,成为某大官的幕僚。而那大官姓吕,正是当初害得蒋家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

    太平盛世,武官难当。李二弟想升官就得立功,他在一次刺杀中救下吕老爷,也认出了蒋大哥。

    李二弟和侯三弟都听说了蒋大哥的名头,侯三弟将这事儿告诉了姓吕的大官。

    吕老爷哪里晓得自己不过随便断个案子就养出了这么个大祸害?竟然还敢刺杀朝廷命官?只可惜他调不动本府兵马,不能立刻剿匪。

    侯三弟为他出了个主意。

    于是,吕老爷假意以“和劫匪勾结”的罪名,将李二弟逐出去。李二弟“打伤狱卒”,越狱投奔蒋大哥。

    蒋大哥起初怀疑李二弟,但小时候结下的情分不是假的。加上满城贴满了李二弟的海捕文书,他便慢慢放下心来。

    再后来……李二弟趁其不备给他下药,杀了他,里应外合下,庄子果然被攻破。

    李二弟原本要带着蒋贼头颅回官府复命。

    只是,李二弟没有想到,当晚他也被侯三弟如法炮制,设计杀害了。

    李二弟的海捕文书发出去那一刻起,他就注定成了犯人。

    难道还要吕老爷去解释一个手下人是如何深明大义、亲自进山匪窝里当探子、为他翻案吗?那不是自打嘴巴?

    真开了这个口,以后官府发的海捕文书岂不是没有人信了?海捕文书上说他是反贼,他就是反贼!

    至于剿匪功劳嘛……自然都是吕老爷和其上官的的,若非几位老爷明察秋毫,又怎么能顺顺当当剿匪?

    这话本内容黎恪印象极深,私下也与妻子议论过,叹息道本该善恶终有报,可世上太多恶事做尽却过得快活的事儿,当真是杀人放火金腰带。

    但现在……这出戏他为什么会在镜中听到?

    厉鬼探听到姜遗光的心声?还是说……这话本也和《将离》那本一样,也是厉鬼操纵着姜遗光写下来的?

    他顾不得多想,快走几步上前去,掏了银子打赏。等那说书人累了,抿一口茶水润喉时,黎恪上前问他这故事从哪儿听来的。

    说书人气愤道自然是他自己写的,他说的故事都是自己写的!

    黎恪看他神情不似作伪,明白过来,转身走了。

    路边说书的、唱戏的,渐渐多了起来。

    每一个名字都那么耳熟!都是镜外他买过的话本!

    全都是姜遗光写的话本……

    而现在,这些话本故事被幻境中的鬼怪一一说来,更添了几分恐怖。

    黎恪一路听一路走,他心里十分茫然,望着长长的、似乎看不到边境的街道尽头,忍不住再次想起那个可怕的疑问。

    他的记忆……是真的吗?

    他真的在镜子外看到过同样内容的话本吗?这些记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