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70-80(第11/14页)

为关键的“海带”一物。他在韶远县吃过,回京中再未尝过如此味道,自然念念不忘,故而一看便知。

    青衣书生杨二扬眉,“仅凭这一点?”太过草率敷衍,以至于有种胡四在戏弄他的感觉。

    胡四嗤笑一声,“这点足矣。你去过韶远县便知,这事儿唯独那里做得出来!”

    其中只有一点不明,为何当初的“菜”变成如今的“药”,是因晒干炮制过,所以有了变化?

    杨二将信将疑,实在是胡晨太过笃定,仿佛亲眼所见,他问道:“你今儿出门用错药了?”

    胡四嫌弃地翻个白眼,“去去去,信不信由你,小爷乐得少个人买。”

    白衣书生时二却一敲掌心,面色正经道:“杨二,此事可能为真。”

    他记起究竟在何地见过听过这一地方了,是翰林院!

    时二家中乃是耕读世家,具体表现为土地颇多,又有人在朝为官,同翰林院中的时编修有血缘关系。

    两年之前,从时编修的话中,他得知韶远县这一地方。

    原因是地方太过偏远,朝廷任命的官员死伤偏高,多数人很少愿意调任,故而多的是在职位上老死的知县。

    然两年前,一科状元刚出孝期,本应进翰林院观政,再外放任职,不料却第一时间被人算计送去当年还未彻底平乱的韶远县。

    自然,从时编修那儿,时二只了解到有一任科举状元去了韶远县任职。

    算算时间,这应还是那人任上。

    不仅如此,“肥料也出自此地。”

    时二补充道。

    其实还有其他物品,同样来自韶远县,比如说水田犁。

    不过事情太远了,三人仅是有个印象,没记住关键部分,但目前回忆起的事情足以说服杨二。

    毕竟时二做事一向靠谱,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事儿一向有八成为真——时二家中有人任职翰林院,能第一时间听到皇帝身边的事儿,信息来源可靠。

    胡晨跟着哼哼两句小曲,忽然道:“既然咱们知道产地,何不去当地买?”

    之所以老老实实在北地找崖山商队的人买海带,不就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其他购买渠道?

    但他们已猜出产地,为何还要死心眼挂在商队这儿,非得从商队处买海带?

    直奔韶远县才是正解!

    周探风心下不由摇头,此事还真没正解,韶远县里再无海带,仅有崖山商队带出的部分,再寻到韶远也是没了。

    正如他所料,三人遣去的人刚到韶远,好不容易寻摸到幕后情况,便得知海带一事,已无法再换。

    江无眠在送走崖山商队后,便转而考虑起生蚝养殖。

    海带限制性大,生蚝倒是无所谓,它本身生活在温带热带海域,正适合韶远县情况。

    只是此物想运到内地,必须进行再加工,转化成蚝油,不如海带晒干来的方便。

    可以说,优点与限制一眼明了。

    县衙里已无人再置喙江知县的决定——大部分人在认真斟酌水坝情况,江无眠即便想发动人去养殖生蚝,也要等水坝一事结束,不然没人干活。

    衡量一番,江无眠摇头收起生蚝养殖计划,正待出门去水师训练处,便接到消息——崖山商队顺利返航!

    水师训练还有几日结业,不若先去找崖山商队问问京中现在情况。

    江无眠到时,码头上往来船只众多,崖山商队如今不过是毫不起眼的一支。

    不少水手的家人正在码头翘首以盼,见到船只停泊便问身边人,到底是哪支商队,是不是自家孩子所在的船只。

    若是碰上了,便激动万分等待人上码头回家来;若不是自家人,唉声叹气过后再继续等候或是直接转身离开。

    韶远县最近活多,谁都耽误不起时间,能抽出身来等人的,大部分是首次出海的人的家人,挂念家人安危,放不下心。

    崖山商队停泊靠岸,江无眠在码头处寻了一小伙计,“那艘船的人出来,告知领队,我在码头酒楼处等着。”

    码头上需要干活的人不少,谁都能找到能做到活计。

    正如江无眠身前的半大孩童,在私塾里识过字会算数,能在码头当跑腿,给人带话、带人找酒楼食铺客栈、给人送饭……只要给钱,都能干,不失为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

    拿了赏钱,小伙计喜笑颜开承诺,“您放心,小的一定带到!”

    ·

    码头酒楼处。

    江无眠等到满头大汗的周探风,“周领队可还好?商队一切顺利?”

    周探风入座后顾不得回话,猛灌几盏茶才道:“有劳大人惦念,一切安好。”

    缓过初时的不适应,只见周探风兴奋道:“大人,您有所不知,此番北上,商队带的海带卖得有多快!”

    从于成文请戏班子北上说到折子戏在京中的发展,又道来海带是如何被人抢干净的,即便是后续价格提了不少,仍是挡不住买家的兴奋。

    他心有余悸地道:“钱不是钱,好似仅是几个数!”

    往常周探风也见过不少,但海带的贩卖情况的确超出想象,将一口吃的东西卖出玉石香料的疯狂来,着实惊人。

    江无眠心知肚明,此刻的疯狂不过是初时货少加之宣传到位的功劳而已,后续变常态后,价格回落,但也不会回到正常价位上。

    毕竟海带养殖投入成本略高,还是冬季限时生长,夏季限定出售,这便形成饥饿营销状况,价格低不到哪儿去。

    未来蚝油销售将会类似,做季节限定产品,方才体现出物品本身的稀少与珍贵,价格才能上去。

    说到价格,江无眠不得不问一件事,“京中是否有水纹纸出售?价钱几何?”

    之前南康府纸张价格有异况,江无眠念及恩师是知府,便没有过多插手,如今也没问过情况,正好商队去过京中,问问其他地区是否有异。

    若是京中价格波动太高,不排除背后有人操纵价格的可能。

    周探风在京中停留时日不断,收集了不少物价整理成售价表,还对每家铺子做过进价表预测,当即回忆相关价目。

    “东西市里卖价不一,品质有所区别,类似县中书籍用水纹纸,一刀二两上下,波动不超一钱银子。”

    京中价格还算正常。

    普遍情况下,定价中应包含一成成本、三成运费、六成利润,也即进货价二钱、运费六钱、赚得一两二钱银子。

    京中与岭南距离颇远,运费略高,算下来是正常价格。

    那便是南康府与韶远县有问题?

    第079章 擢升

    初步了解情况, 江无眠放人归整商队,留一日歇息,整理情报。

    次日一早, 醉流霞摆开宴席, 整理好商队情形的周探风前去赴宴。

    江无眠携林师爷与蒋秋二人自后门入内,直抵小院之中。

    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