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70-80(第8/14页)

的话。

    谢砚行即便是心有预料, 也是惊讶一瞬, 紧而皱眉, “此时回京, 不知是福是祸。”

    江无眠任知县三年,仅过两年而已, 任期未满,属于提前召回京中。

    一般而言, 召令官员回京述职,官途无非是平迁或升迁,毕竟这代表皇帝还记得有这个人。

    真不记得,那直接写封公文递上去得了,过十天半个月指不定才能被上头看见,回个“已阅”。

    建元帝此意,无疑露出要重用江无眠的意思。

    “岭南道用过肥料的田地出了结果?”谢砚行很快意识到其中关联,必然是江无眠提出的肥料有大效果,足以撼动官场的规定。

    白楚寒手上茶杯转了两转,放置桌上,“税粮还未入库,陛下先得了消息,正盼税粮转运船进京。”

    他靠得近,南来北往消息知道得也快。

    基本而言,依流程施肥的土地均产翻倍,来年用过肥料的江南道必然不缺粮食,粮价降低是肉眼可见的趋势。

    如今便有米商观望,北上南下方打探价格,得以预见,米价波动不小,直到明年都不会停下。

    谢砚行叹道:“只盼恒阳能留守岭南,深耕三年再做打算。”

    但凡根基再深一些,就能北上与韩党掰腕,如今时间还是太短。

    白楚寒哼笑一声,即便建元帝有心,他也会推动师弟留守南方。

    天高皇帝远,有事能处理及时,桎梏相较而言比较小。

    谢砚行顿了片刻,向白楚寒摆手,“行了,你心中有底,为师不多说了。”他其实还想叮嘱一番,莫要带偏恒阳,但转念一想,多见识见识也无妨,索性放了徒弟自由生长。

    但谁知,不过几月,他这徒弟太过自由,长过头了!

    好在是个念头,尚未付诸行动,有挽回余地。

    修建河堤一事足以让建元帝下定决心,提前召江无眠回京述职。估摸不日圣旨降下,正能撞上海带推广。

    谢砚行斟酌片刻,增增改改,删删减减,给忙碌的小徒弟捎过一封信去。

    江无眠看完,面不改色收起,换一身常服去了官学里。之后的计划离不开官学——准确而言是许成许教谕的协助。

    官学已开多日,摸底考试刚进行完毕。

    许教谕与几位夫子正批阅试卷,满眼欣慰,不时点头,圈点出出色之处。

    “教谕,此张卷上用的切题极巧,与《妙句注解》中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夫子递过一张尚未圈点完的试卷。

    许成看了一眼,连连点头,“然也。笔法虽稚嫩,犹见峥嵘之色。”

    一想到《妙句注解》所花的钱数,许成心下连连摇头,书好,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几百两的银子,卖了官学,也凑不齐这几套书。好在是县衙出钱,他们才能拿来一观。

    平日里,都是凑钱租赁书籍,偶尔借抄书名义看个够。

    至于买书,完全不能。

    能买四书五经与科举指定的注解用书,已经耗尽家财,再无余力。

    想到此,几个夫子心中无不是感激江知县的大方与对官学的大力支持,每日对课程更加用心,课业简直是卡着学生极限布置下去。

    以至于,每逢休沐时,学生唉声叹气,熟练背起书箱回家。

    夫子简直是丧心病狂!

    但也足以证明岭南道的教学略有落后,需补上的课程不是一星半点。

    江无眠踏入门后,听到夫子说的,疑惑问道:“测验如何?似是出现了不得了的好苗子?”

    众人行礼见过,闻此言哭笑不得,哪儿能有好苗子能抵得过眼前的江状元如今的江知县?

    相处两年间,官学中哪里不知江知县的本事?换言之,整个韶远里谁见了江知县不心生敬佩?

    短短两年而已,韶远县由破败小渔村发展成如今模样,一切是江知县带来的,他们是心服口服。

    试卷传阅过来,江无眠缓缓点头,较之上个冬日写的文章,略有进步。

    不过今日他不是点评文章的,而是问许教谕是否接话本写作的。

    许教谕下意识“啊”了一声,大人,您来官学找教谕不是为了科举,而是戏本?

    属实出人意料啊!

    这谁能想到?

    想到了谁敢做?

    ——江无眠想到了,甚至亲身上门来了。

    “时间紧急,辛苦许教谕多为此事忙碌。”江无眠限定了时间,还规定了大致内容,约等于海带版本的田螺姑娘,内容围绕海带的药性,所以这还是个魔改版。

    许教谕从一开始的疑惑到脸色僵硬再到现在听得津津有味,只过了片刻时间。

    听到故事结局,海带姑娘化作晨间清风消散,还真情实感红了眼眶。

    江无眠:“……”

    他只是杂糅了一番后世故事,不至于如此真情实感,仅仅是个故事而已。

    他面无表情道:“麻烦许教谕写一出折子戏,倘若能有信任的班底更好,事成之后,以分成计。”

    “必不负大人所托。”

    许教谕本就不想推辞,又有报酬可拿,自然爆发出强烈的写作热情来。

    不出一月,《三救海船》的折子戏便在醉流霞登场。

    中间的戏台总算能给正儿八经的戏班子用上。

    醉流霞内。

    诸多商队来往,极为热闹,最近又上了新菜与折子戏,更受客人欢迎。

    附近大小商队来的频率高出往常,极大推进本地商业合作进度。

    胡掌柜更是放着自个的酒楼不待,靠胡家商队编外人员的名称,在醉流霞包了固定位子。

    “胡掌柜,又见着了。”同样是做生意的罗领队与胡掌柜在门口相逢。

    两人互相看了看,笑着一同踏入门内,陆郁习以为常,让伙计招呼客人,“见过两位,今儿还是一壶茶,三件老样子?”

    胡掌柜哈哈一笑,“我俩正巧遇上,不若直接凑一桌。罗领队,去我那桌上听,正对戏台,好看又好听。”

    伙计也机灵,见人有意,连忙前头带路引人过去,“两位老爷,里面请了。”

    入座后,伙计忙去备上茶水点心,紧着前头的贵客用。

    台下是折子戏的老看众,场场不落,还爱赏钱,有的头回给了金元宝,金光灿灿,分外迷人眼。

    甭说台上唱戏了愣了一下,就连台下见多识广的领队们都不由看过去,到底哪个人出手如此阔绰。

    江无眠正在楼上盯情况,闻言折扇一展,吩咐道:“去打听这人谁,什么情况,仔细别让人察觉。”

    崖山领队周探风同在桌上,向下探过头去,脸上一丝笑意消影无踪,轻声道:“大人,此人草民认识,打过一两次交道。”

    “北地来的米粮商人。”他指着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