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110-120(第21/27页)

”耿致晔把菜放橱柜里备用。

    叶烦不见小姑子,又问:“小勤呢?”

    “买豆腐脑油条去了。”

    叶烦愣了一下,看着冒烟的锅很是诧异:“你没做早餐?”

    “做了。包子和鸡蛋。”耿致晔把热馒头蒸鸡蛋的炒菜锅端下来, 用钢筋锅煮绿豆汤。

    叶烦糟多无口。

    市区有一家包子铺,这两年自己干的个体户, 每天早上找于家村的人买菜买肉现包现蒸。天热起来,叶烦怕中暑, 也担心她婆婆中暑, 听于小舅说那家馒头实在, 包子比自家做的味道好, 她有空就去买两包塞冰箱冷冻层。

    大宝和二宝的雪糕冰棒被挤到一角就抱怨妈妈懒。叶烦回道:“你俩不懒你俩和面, 一个揉馒头一个包包子。”

    俩崽子偃旗息鼓。

    现成的包子和鸡蛋放箅子蒸熟便可, 耿致晔也好意思说他做饭。

    大汗淋漓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搞一桌满汉全席。

    叶烦无语地摇摇头去公厕。回到家刚洗脸,耿致勤端着竹筐和小锅进来,叶烦喊耿致晔, 耿致晔出来接过去就送到正房。

    叶烦到正房看到锅里半锅加了豆腐脑的胡辣汤,不由得睁大眼睛:“可以这样吃?”

    耿致勤不确定地说:“可以吧。我看很多去上班的人过去吃。对了, 就在咱家胡同口。听李大妈说卖饭的男人是首都人, 女人是外省的。男人跟你年龄相仿,感觉像下乡到农村, 家里兄弟姐妹多回来没工作没房干脆在农村结婚。”

    留在农村这种事太常见,叶烦闻言不意外:“胡同口还有店面?”

    “在胡同口旁边挨着人家墙根支个摊子。说之前征求过大家意见,要每月给咱们几块钱。李大妈说分到每家每户只有几毛钱,咱们不差这点钱就算了。前提走的时候把垃圾收拾干净。”耿致勤之前也不知道这事,“肯定我妈觉着不是什么大事就没告诉咱们。”

    叶烦随口问:“除了大爷大妈其他人也没意见?”

    耿致勤摇头:“这条胡同除了咱家每家都有一两个下乡的,大家能理解那对夫妻吧。对了,房子租在张小明家隔壁。李大妈说几家租一处房子,其他人也是卖早餐。”

    “自食其力,挺好。”叶烦拿根油条咬一口,外酥里嫩,不像之前吃的要么炸透了,要么软趴趴的,她不禁说:“手艺不错啊。”

    耿致勤:“胡辣汤也好喝。跟在饭店吃的差不多。不过比饭店便宜。嫂子,这么便宜赚谁的钱啊?”

    叶烦:“胡辣汤不赚钱,豆腐脑赚钱。这两样都不赚钱,可能油条赚钱。也许他们要求不高,进厂当临时工俩人每月五十块钱,他们赚六十就行。”

    耿致勤:“去掉房租和其他费用每天赚两块吗?那应该不难。”

    叶烦:“你说吃的人多,生意好的话单单油条也不止赚两块钱。就是太辛苦,每天三四点起,五点多出来摆摊,忙到九点左右,等于进厂工作一天,还不能偷懒。”

    耿致晔剥个鸡蛋放叶烦碗里:“先吃饭。”

    饭后,叶烦要去公司,问耿致晔怎么安排。

    这年头计算机系男多女少,为数不多几个女同学不敢跟叶烦折腾,以至于叶烦公司八名员工都是男性。

    耿致晔想见见那些男同志。

    到路口看到忙着收摊的夫妻,叶烦停顿一下就和耿致晔走着去公司。耿致晔见状很是好奇。走过两条胡同,耿致晔依然没忍住问:“那俩人你认识?”

    叶烦:“看男同志侧脸有点眼熟。”

    “你中学同学?”

    叶烦不禁问:“为什么是同学不是别人?”

    “我岳父家亲戚邻居我都认识。你跟我订婚后认识的同事我也见过。如果是他们当中一个,我不可能没印象。”

    叶烦:“那也不可能是我同学。我又没在这边上过学。”

    耿致晔一时无语,随即忍不住想笑,笑她傻:“叶烦烦,他是附近居民还用租房?”

    “对啊。”叶烦恍然大悟。

    耿致晔忽然有种不好的感觉:“不是你初恋吧?”

    叶烦愣了一下,朝他脚上踩一下:“胡说什么。我就没谈过对象!”

    耿致晔不信,没谈怎么传到程振华耳朵里。即便真没谈,也一定有个类似秦舒怡的男同学追求过她。

    耿致晔点头:“你说没有就没有吧。”

    “我怎么听着你不信?”

    耿致晔:“我哪敢。”

    叶烦白了他一眼,急走几步离他远点。

    耿致晔大步追上去,转移话题:“汉卡生意怎么样?”

    “还行。”

    耿致晔:“没有达到预期?”

    “不是不满意销售情况。”叶烦和京大合作的汉卡在她看来非常难用。叶烦亲自试过就让技术员和校友改进,同时也叫销售员告诉客户,现在买她的汉卡,日后可以以旧换新。

    常光荣担心有人恶意囤货,叶烦叫常光荣问公司技术员。公司技术员回答常光荣没法恶意囤货。即便市场上有假冒品也不怕,公司有出售记录和收货凭证。

    客户拿不出凭证,公司查不到出售记录,他的汉卡跟公司卖的一模一样也甭想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很吸引人,所以叶烦的生意很好,代加工单位都忍不住问叶烦哪来这么多客户。

    叶烦回答,早年积累。

    对叶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她经常南下,认识的企业领导可能比他们见过的多,这事没法羡慕,也没人给她添堵,而是给叶烦一沓名片,请叶烦的销售人员南下送货时发出去。

    举手之劳的事叶烦自然不会拒绝。

    话说回来,耿致晔闻言便问:“还是你之前说的那个问题——用起来很不方便?我感觉挺方便啊。”

    “你打一个字研究半天键盘,你是不嫌麻烦啊。”

    耿致晔噎了一下:“再这样说话你自己去。”

    说得好像我叫你去似的。叶烦担心把小心眼气走把话咽回去,拉着他的手:“开不起玩笑啊。”

    “你——”耿致晔咬咬牙,“好男不跟女斗!”

    叶烦轻笑一声。

    从公司回来,看到胡同口墙根下早餐摊留下的痕迹,耿致晔眼珠转了转,有了主意。

    翌日清晨,耿致晔醒来就叫醒叶烦,名曰“一天之计在于晨”,不该把大好时光拿来睡懒觉。

    叶烦睁开眼就想捶他:“你想干嘛?”

    “打羽毛球!”耿致晔道,“突然不锻炼有点不习惯。”

    叶烦:“那你就跑到老宅再跑回来,顺便看看老宅房子漏不漏水。”

    “你不陪我去没意思。”

    查看房子要什么意思?叶烦一脸无语地冲他招招手。

    耿致晔怀疑叶烦要打他,小心翼翼靠近,叶烦张嘴就咬,耿致晔后退,心有余悸地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