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280-300(第28/29页)

“你就这样放弃了?”

    “不然呢?”李礽正在收拾自己桌上的折子,这都是康熙布置的任务,还有没有看完呢,他嘟囔道,“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情,我可做不出来,既然汗阿玛说行不通,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又何必冥顽不明呢。”

    这话句句说得都是康熙所想,但是康熙还是听出了点小幽怨。

    李礽又道:“我不过是听到永绶堂哥惋惜没有办法多听到张勇的经验之谈,所以才想到这个法子,既然不成,对我也没有什么损失啊。”

    康熙听得都快笑出声,瞅瞅这漫不经心的小模样,好似正如他所言,一点点都不在乎这件事的,“朕记得最近胤褆不是常往张勇府上跑吗?”

    李礽一点都不奇怪康熙知道胤褆的动向,他道:“大哥大多数都是听个爽快,真正理解的人还是堂哥啊,堂哥之前就对兵法一块颇有见解,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有张勇的实践经验相印证,肯定不一样呀。”

    他这话可不是作假,之前给胤褆找哈哈珠子的时候,之所以能相中永绶,正是看中了他对兵法那一块独特的见解。

    虽然他这身板上前线是没啥希望了,但是人家的知识储备可是随随便便来个人能比得上的。

    纸上谈兵,固然是贬义,但是古时的军事人才也不是个个都上战场真刀真枪地对阵,也不妨碍人家一个算计就能干倒对方一片。

    作用不同,效果也不同。

    虽然常见到永绶,在康熙的印象里不过是腼腆沉默的少年,根本想不起来还有这个技能,倒是在选哈哈珠子的时候曾让他耳目一新,也算得上经惊艳了。

    “哦?”康熙问道,“他忙着这个吗?”

    “对啊,汗阿玛,您都不关心人家呢。”李礽嘟囔道。

    康熙笑了,“朕关心自己儿子不够,还要去关心别人家的儿子?”

    这也管得太宽了吧?

    被小小的怼了一下,李礽也不以为意,继续道:“他一直都很喜欢这个啊,我在文华殿看到有相关的书也会给他捎去呢,不过您也知道,好多书都年代久远,又语焉不详,实际作用有限,好不容易碰到张勇这么一个经验丰富的大活人,又有大哥牵线,他能了解到很多呢,可惜听说您还要将人外调,那他去哪里找这么合适的人呢。”

    “康亲王不行吗?”康熙问道,除了康亲王,还有简亲王,怎么听着就只剩下张勇一个人呢。

    “汗阿玛……那也要能碰得到啊。”李礽说道。

    提到这个问题,康熙也有点无语,康亲王人是回京了,心还在外面野着,动不动就住到庄子上,喝喝酒、打打猎,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永绶要找人,还真是有点难度。

    简亲王深居简出,说不定会直接拒之门外,还真是不好找人。

    说来说去,还真是没有太多的人选,能抓住张勇,还是因为张勇的大孙子张宗仁,大有挟孙子以令将侯之意。

    连康熙自己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李礽瞧着康熙的模样,加了把火,继续道:“堂哥还以为您同意张勇乞休之后,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讨教呢,谁知道没几天您又要将人外派出去呢,为此张宗仁最近还有点难过,毕竟他自出生起,也没有怎么见过张勇呢。”

    如何戳肺管子?这就是了。

    康熙小时候未尝承欢于父母的膝下,这是一种遗憾,但是对于张宗仁来说,没有享受过爷孙之乐,也是一种遗憾。

    更重要的是,张勇这些年南征北战,实实在在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人家都已经退休了,天伦之乐才刚刚品尝到了点甜头,还要把人派出去,这有点过分了吧。

    康熙陷入了沉思,手指在案桌上一点一点的。

    李礽也跟着不再说话,开始写夫子今天交代的功课。

    康熙在脑子里面过了一遍保成刚刚说的话,他转头看向梁九功,“你说朕是不是不该派张勇去甘州?”

    这是一道送命题——太监不得干政。

    但梁九功又不能不答,他道:“奴才觉得皇上派张将军前往甘州,定是因其有过人之处。”

    “那自然是的,张勇对陕甘一带极其熟悉。”康熙说道。

    张勇原本是明朝副将,后投降了阿济格,驻守西安,而后在兰州、临洮、岷州、肃州等地大败敌军,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

    之后被洪承畴举荐,加封右都尉,转战西南,也是屡战告捷。

    但因其在西北之地震慑番邦,所以调任甘肃提督,又在三藩之乱之中,顶住了吴三桂的招降,提醒朝廷防备王辅臣,又大败叛军,被封为靖逆侯。

    前几年,还打退了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的入侵,可以说,整个西北之地都是张勇打下来的,他的侯位也是他真刀真枪的打出来。

    不过前两年回京朝见,他便以老病为由辞官,留在京城。

    要知道,所有降将的家属基本上都会被留在京城,这其中的缘故无需多言,张勇自打二十几岁投降了清朝,基本上就在战争里度过,老来岁月倦怠,想要享受静好生活也实属正常。

    而且,连年征战,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势也不容忽略,如今已过花甲之年,身子骨早就不如之前。

    为此,康熙还赏赐了大量的补品,每隔段时间就派太医去把把脉。

    说到这次派张勇前去甘州,也是因他离开甘肃已久,周边的小部落蠢蠢欲动,诚然,如同张勇般能征善战之人也有,但同他一般有威慑力的人可就不多了。

    旁的不说,甘肃只要有张勇的名号摆在那儿,安定十年不成问题。

    但是提到张宗仁那个小孩,康熙难免有几分感同身受,张勇此去,十有八九便是一去不回,作为君王,这样的安排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人,他确是心有不忍。

    “皇上的决定从大局出发,自然是英明无比。”梁九功说道,“但是张将军对家人有所亏欠,这也是难免的,古时还有说忠孝不能两全呢,放到如今也是一样呢。”

    虽然李礽手中的笔未停,但是他那小耳朵可是竖得高高的,哼,梁公公,你到底是哪边的呢???

    “你说得是。”康熙点点头,随即感慨道,“这甘肃只有张勇能镇得住。”

    “皇上说的是,不过……”梁九功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前些时候,太医说张将军的身子骨隐疾较多,天寒天热都不好受……这万一……甘肃该怎么办呢?”

    张勇再怎么厉害,那也是个凡人,凡人终有一死,谁也逃不过,等到张勇去了之后,谁能震慑住甘肃那些番邦之人呢?

    康熙当然想过这个问题,但诚如保成而言,青黄不接,想要再出一个张勇这样的将才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保成刚刚提到军事学院却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张勇这个人独一无二,但是他的经验却是可以代代流传,只要将他的兵法记录下来,再加以提炼,未必不能再培养出一个良将。

    不说如同张勇一模一样,但有个七八分的样子就已经满足了。

    但如此便存在一个问题,甘肃之事派谁去处理呢?

    康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