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0-30(第24/32页)

陆绎和刘守有对望一眼,刘守有问道:“殿下,有那么多锦衣卫保护你,你还需要自己学功夫吗?”

    “嗯,”朱翊钧点点头,“需要!”

    刘守有越过朱翊钧,在陆绎肩头捶了一拳:“看来是与成功夫还不够好,不能让殿下放心。”

    “不是!”朱翊钧一向护着陆绎,“与成不在的时候,我要自己保护自己。”

    说话的时候,他小拳头都握紧了。陆绎一手拦腰抱着他,生怕他一个激动,掉太液池里去。

    “你说得对,”陆绎把他从石头上抱下来,“但你现在太小了,还学不了。”

    朱翊钧抬起头:“长大就可以学了吗?”

    “……”

    朱翊钧举起一只小手,努力用大拇指按住小指,竖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脸骄傲:“我马上就要三岁了。”

    朱翊钧拉着陆绎的指尖:“与成,你教我功夫好不好?”

    “……”

    陆绎严肃的绷着脸,既不想说谎,又不舍得让他失望。

    刘守有又给他喂了一瓣橘子:“三岁也是个小娃娃。”

    朱翊钧没吃,用手接着,吃了他就没法说话了:“皇爷爷说,等我三岁,就要给我选老师,教我读书啦。”

    “咦,”朱翊钧的目光落到远处,“老师?”陆绎和刘守有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远处,一名身着青袍的官员从无逸殿走出来。身姿挺拔,仪态非凡。

    这气势,要不是身上那件青色常服,哪里像个六品官,倒像是内阁首辅。

    刘守有问:“谁呀?”

    陆绎道:“国子监祭酒,张居正。”

    刘守有恍然大悟:“徐阁老的学生。”

    这时候,朱翊钧这个小家伙已经跑了出去,正是跑向了那位张大人的方向。

    陆绎和刘守有对望一眼,还以为他们认识。

    朱翊钧跑了一段,就停了下来,他们隔得太远,张居正又是走向相反的方向。他身材修长,昂首阔步,朱翊钧撒开了小短腿也追不上。

    陆绎快走几步,来到他身后,朱翊钧仍旧盯着张居正的背影,眼见他走向远处的西苑门。

    陆绎蹲下来,轻拍他的肩膀:“殿下。”

    朱翊钧嘟嘴:“他不理我。”

    陆绎说:“他没看见你。”

    朱翊钧坚持:“他看见了。”

    “……”

    朱翊钧转过身来,发现手里还捏着一瓣橘子,赶紧塞到嘴里。

    陆绎想要阻止他,已经来不及了。

    橘子是南国进贡来的,很甜。吃完朱翊钧就把张居正抛到了脑后,对陆绎说道:“以后你也要当我的老师,教我功夫。”

    “……”陆绎都不知道要怎么回他,眼里流露出为难。

    朱翊钧问道:“你也不愿意吗?”

    这个“也”字也不知道从何说起。陆绎摸摸他的脑袋:“愿意。”

    愿不愿意是一回事,能不能是另一回事。

    但小家伙想不到那么久远的事情,反正现在陆绎答应了他,他很高兴。

    冬天,天黑得早,气温也降得快。陆绎说道:“时间不早了,殿下回去休息吧。”

    “……”

    太液池的另一边,张居正走上金鳌玉蝀桥,穿过太液池,目光却一直落在远处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娃娃身上。

    一到年底算账的时候,玉熙宫的正殿内,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户部、工部、兵部、内阁、司礼监……一摊子算不清扯不明的烂账。

    最关键的是国库没钱,没钱!兵部和工部都是两头张着血盆大口的吞金兽,每年几百万两白银往里砸,连个回声也听不到。

    这些年各种天灾不断,粮食减产,税已经征到了不知道嘉靖哪一年,且一年不如一年,国库还是入不敷出。

    且皇上还有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今天修个宫殿,明天修个道观,后天搞个斋醮,一个比一个烧钱,钱却不能从天上掉下来。

    隐藏在国库亏空的背后,是各地各级官员。严重的贪腐问题。朝廷拨下去的银两,钱还没到地方,先去了一半。

    最终,这些银子到了哪里,无人知晓。

    倒也不是真的无人知晓。身为帝王,嘉靖只是自私,将自己的利益和享乐建立在整个国家之上,但他并不傻。

    他感觉到了,但他无可奈何,长久以来一个庞大且坚固的利益集团已经形成,他们互相牵制又互相包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铜墙铁壁一般,难以撼动。

    虽然已经对现在的局面有了清醒的认识,但嘉靖无可奈何,因为这个局面,正是他的纵容和无为造成的。

    下面依旧吵得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你指责我花多了,我指责你赚得太少。

    嘉靖坐在他的龙椅上,冷静的看着下面激烈的争吵,内心却茫然的。

    对于愈发失控的局面,他已经无能为力。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但现在他却觉得孤立无援。

    因为宰相胡惟庸造反,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一怒之下,撤掉了宰相一职,大事小情一手包办。八天时间,平均每天看几百封奏章,处理几百件国事。

    八天之后,就连朱元璋这个工作狂也感觉到力不从心,开始组建内阁当他的帮手,协助他处理事务。

    之后,文官势力逐渐强大,内阁权力日渐增大,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相权。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代,为了对抗和牵制相权,皇帝赋予太监批红权,从此,宦权登上政治舞台。

    皇权、相权和宦权相互博弈,又相互依存。一开始,皇帝信任太监,内阁孤立无援。后来皇帝信任内阁,宦权就只是皇权的附属品。

    到了嘉靖这里,他既不信任相权,又不相信宦权,他要把所有权利一把抓,却又没有老祖宗朱元璋的本事,最后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不遵守规则,最终必将被规则反噬。

    现在,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但他是皇帝,还是个叛逆又爱面子的皇帝,他比谁的清楚自己犯下的错,但别人不能指责他。

    谁敢指出他错了,谁就是在找死。所以没人敢站出来。

    嘉靖厌烦了这一切,厌烦了他们永无止境的争吵。吵架又吵不出真金白银。

    嘉靖挥了挥手,让他们都走。

    算不清的账,明日再算。他现在只想一个人待一会儿。时间已经很晚了,黄锦劝他歇着。嘉靖却走到窗户边上,吩咐道:“打开。”

    黄锦有些犹豫:“主子,入夜天冷。”

    “朕让你打开。”

    黄锦只得上前,打开窗户。寒风猛地灌进来,吹得帝王衣袍猎猎作响。

    外面又下起了细细密密的雪花,米粒一般大小,很快就将黄色琉璃瓦覆盖。

    他还记得,朱翊钧出生那年,几月不下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