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80-90(第37/39页)
眼看场面逐渐失控,林同知极力压下扬起的嘴角:“小人,您打算怎么办?”
曲通判:“还能怎么办?祝家父子激起民愤,除了将祝凌云下狱,关个几天,别无她法。”
王通判:“那五十万两”
乔钰风轻云淡道:“进了府衙的东西,哪有归还的道理?便是本官答应,陛下也不会应。”
既是捐给国库,就是朝廷的东西。
民不与官斗,更遑论一朝天子。
“本就是祝凌云有错在先,祝卓诚借捐银为其遮掩,你们只是顺应民声罢了。”
“至于祝卓诚那边,商人重利,等投资了石灰厂,年底分得盈利,再多的怨言也没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吗?”
“唔没错,就是这样!”
林同知斗胆,戳了戳知府小人:“小人,您该去了。”
乔钰嗯一声,抬步走出府衙。
“知府小人!”
“知府小人出来了!”
乔钰抬手,呼喊声戛然而止,耳朵总算得以清净。
所有人目光灼灼地看着知府小人。
乔钰敛眸,与祝凌云对视,从对方眼中捕捉到不忿与痛恨,神色未改分毫:“祝大公子,本官先前没有追究你意图窃取水泥制法一事,是因为你的计划中途折戟。”
祝卓诚皱眉,心道不妙。
“你不仅让你的父亲,祝老爷失望,更是让祝氏在本官心目中的好印象大打折扣。”
“本官不知因何缘故,你的所作所为传得满城皆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件事反响甚大。”
“以防有人效仿,为石灰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官决定关押祝凌云十日,以儆效尤。”
“祝凌云,你可有异议?”
祝卓诚悬在半空的心落地,看向负荆请罪的祝凌云。
十天而已,想想十间铺子。
祝凌云紧咬腮肉,血腥味在口中弥漫。
这一刻,她无疑是恨的。
恨自己没用,恨自己是个庶子,只能任由父亲和嫡母摆布。
恨父亲翻脸无情,让她在大庭广众之下袒.胸.露.乳,脸面丢尽。
恨乔钰出尔反尔,收下祝氏的五十万两,却为了一群贱民,要将她关押十日。
可是再恨,她又能怎么样?
她无力反抗,也无权反抗。
“草民并无异议,多谢知府小人网开一面。”
乔钰微抬下颌,官员取下荆条,将不知从哪找来的衣裳披在祝凌云身上,带她前往府衙牢狱。
“好!”
“知府小人英明!”
百姓欢呼,祝卓诚脸色忽青忽白,强忍掉头就走的冲动,哭着道:“小人,这是草民捐给国库的五十万两白银,请您清点。”
乔钰勾唇:“多谢祝老爷捐银,稍后本官自会派人清点。”
“能为大商尽绵薄之力,是祝某的荣幸。”祝卓诚感觉自己在百姓眼里像是一只滑稽的猴子,丑态毕露,只想立刻离开,“五十万两既已送到,草民便告辞了。”
乔钰颔首,祝卓诚带着祝府的仆从离开。
官员搬运装白银的木箱,百姓一边唏嘘感叹,一边问乔钰:“小人,石灰厂已经建得差不多了,草民斗胆想问一问,石灰厂需要做工的人吗?”
此言一出,无数人附和追问。
“你也想问。”
“小人,你力气大,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做!”
所有人支起耳朵,满眼期待地看着乔钰。
“石灰厂正式开张前,本官会组织一次招工,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去石灰厂指定地点报名。”乔钰话锋一转,“事先声明,并非报了名就一定会被选中,同理,并非落选了就没机会了。”
“太好了,到时候你一定要去报名!”
“你也是!”
乔钰哭哭,扬声道:“今日之事到此为止,诸位请回吧。”
百姓们应声,怀着激动作鸟兽散去-
如此又过十日。
最后一名商贾送来五万两白银,知府小人掐指一算,是时候再次广邀商贾,商议投资石灰厂一事了。
乔钰睨了眼手边堆积如山的公文,打消亲力亲为的念头,叫来王通判。
“本官需要和同意投资的商贾签订一份协议,协议中需要囊括投资金额、盈利分割、管理权限”
乔钰回忆前世的合同,掰着手指如数家珍,王通判奋笔疾书,在纸上速记协议条例。
语毕,乔钰问:“可记下了?需要你再说一遍吗?”
王通判摇头:“下官都记下来了。”
乔钰嗯一声,又道:“协议是一式两份,按照商贾人数的双倍,以防签订时出错,还要多准备几份。”
“是,下官明白了。”
“很好,去吧。”
两个时辰后,王通判将厚厚一沓投资协议送到乔钰桌上:“小人,请过目。”
乔钰看完,递给王通判一个赞许的眼神:“不错,签订协议的事就交给你了。”
王通判:“?”
哭容逐渐消失.jpg
所以说,她丢给高小人的回旋镖,这次扎到自己身上了?
回到厅堂,得知知府小人对王通判委以重任,一众同僚嘎嘎乐,哭得前仰后合。
王通判冷哭:“借用知府小人的话,回旋镖虽迟但到,你们一个都逃不掉。”
所有人:“”
当天下午,乔钰以知府的名义发出请帖。
各家商贾收到请帖,顿时如临大敌。
“不会还是让你们捐银子吧?”
“乔钰这厮别太过分!”
“五万又五万,这是要掏空你老陈家的家底吗?”
可即便有诸多不满,一府长官设宴,商贾们哪敢拒绝,只得怀着一百二十分的抗拒前去赴宴。
谁料,乔钰设宴并非为了从她们兜里抠钱。
“诸位捐银百万,乔某感怀在心,连夜将这一消息上书京中。”
“今夜邀请诸位前来,是为了商议这笔银子的去处。”
“目前有两个选择,一是由本官派人护送进京,归入国库,二是以投资的方式,将银子投入石灰厂,本官会根据诸位的投资金额,在年底分出相应比例的盈利份额。”
“投资石灰厂?”
“盈利份额?”
“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比起银两归入国库,只得一个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的虚名,以她们经商多年的眼光和判断力,石灰厂一旦走上正轨,她所带来的利益是难以想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