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少爷被山匪掳走后: 23-33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娇少爷被山匪掳走后》 23-33(第39/39页)

,所以她们只能撒泼剽悍了。”

    小少爷,看起来天真懵懂,但确实好像什么都懂。

    时府是怎么养的,怎么能养这么乖巧又懂事。

    霍刃心想,小少爷是他养过的最乖的小猫咪。

    最乖的小猫咪时有凤,因为羞急了脸,埋头走路,一冲冲到了……他抬头一望,四周树木葱郁,完全不知道在哪儿。

    但好在秀华跟着他。

    一回头,其实就在洞门口旁边的小路上。

    毕竟,也就洞门口有铺垫的木棍路。一是防滑,尤其洞里有老人,会时不时出洞口看天气。二是,方便冒雨捕猎的男人把脚底的厚厚泥土在上面擦干净。

    不然山洞里不注意卫生,雨还没停,每家每户讲究不同就要打起来了。

    就时有凤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气脚,能走到哪里去。

    “小少爷,后面路就别去了吧。”华秀婶子笑着道。

    时有凤被笑的脸又隐隐发热,双手捂着脸,站在原地没动。

    霍大哥怎么这样呀,当着这么多外人面摸他脑袋。

    可是,他又一下子就走了。

    旁人会不会笑话霍大哥呀。

    时有凤脸越想越红,先不想霍大哥了,秀华婶子怎么还在笑。

    时有凤扭头,望山望树望地上,目之所及的湿润翠绿都遮不住他一副欲遮还羞的情态。

    忽的,时有凤漫无目的的眼睛一定——不远处的合抱树木下小坍塌了一块,上面冒出一个拇指大小的……菌菇?

    时有凤只在书中见过插画。

    都是他爹爹偷偷塞给他的。

    青头菌吧。

    时有凤伸手去摘,想把这个作为回礼送给霍刃。

    不过,他俯身凑近,发现树下冒出了一块石碑。

    石碑约莫长半丈,宽三尺半,雨水冲刷了泥土,露出了密密麻麻模糊不清的字迹,看着历史悠久斑驳老旧,

    秀华婶子也瞧了眼,开口道,“可能是老祖宗的墓碑。”

    秀华婶子要是早说片刻,时有凤铁定绕道走。

    就和大多数路过的村民一样,看一眼也不会看在眼里,还有点抵触。

    但时有凤一眼扫去,眼里跳进了几行小篆字。

    ——康景三十二年,我等人来此地已有三年,三年间开荒拓土田地千余亩,荒野深山初见阡陌纵横鸡犬相闻。带来的存粮告罄,但这个秋天定会有所收获。

    ——康景三十五年,村子迎来第一次大丰收,牛家兄弟家里添了双生子,几百兄弟们带着内眷一起酿酒,埋下女儿红,想必若干年后卧龙岗必定男耕女织欣欣向荣。

    此后几条都是些今年收获成果,来年期盼风调雨顺的句子。

    康景……这不是两百年前,前朝盛世的年号吗。

    时有凤面色疑惑,很快就看到下面一条。

    大概写的是,康景六十年,听闻康景帝驾崩消息,全村守国丧一年,哀悼先帝贤明,言辞悲切字字表忠心。

    一般国丧,普通人守一个月就行了。

    这个村子竟然守丧一年,可见和康景帝关系密切。

    但是后面又无一字记载关系。

    后面石碑上雕刻的字迹好像换了人,大概前面那个人垂垂老矣没了力气,换了有力的后辈继续记载。

    内容也是差不多写今年收成、灾害情况,以及村子里重大变化。

    看得出来日子过的还不错,有学堂,有武馆,有大夫,甚至连染坊都开了起来。到了三月三还会举办相看的朝花节,九月九会登高望远朝故土遥拜。

    但后续一百年间,洪灾和瘴气肆意,村子存粮吃光了,欢乐祥和的好日子一去不返,后面记载的文字都冷冰冰的。

    ——文启四年,旱涝交加,树皮都啃光了。我们快支撑不下去了。村中后辈说要出山谋求生路,被亲爹牛天罡牛族长驳回。

    ——文启十年,牛天罡族长逝世。临终遗言有三:一是继续守山叮嘱后辈不能忘记使命,二是杀了要下山的人,包括他的儿子。三是我朝定会国祚绵延。

    时有凤看到这里,内心震惊。

    什么使命不能出山,连自己的亲子都要杀。

    这不是愚忠了吗?

    饭都吃不饱还怎么守山守住使命呢。

    不止时有凤这般想,后续记载也是这样的。

    是一份告先人罪责的自述。

    简单来说就是:活不下去了要出山,守山的秘密传承就此中断反而更利于守山。

    石碑记载到此便结束了。

    时有凤看了下是年份,是距今八十年前。

    那会儿正好是新旧王朝更替。

    新朝皇帝得位不正,原本是首辅大臣趁前朝天子年幼,逼小天子写禅让书。

    所以卧龙岗到底守的什么秘密?

    难道真像村里流传的,是前朝金库?

    如果真是金库,那因果关系又不成立。

    村子里人饿的要死了,树皮都啃光了,按照这群土匪作风,难道不会取来用了?

    时有凤想到这里,突然一怔。

    这些先人之前可不是土匪,他们是忠孝之辈,宁愿饿死也要守住使命。

    只是一代代下来,天灾不断靠天吃饭难活命,村子里人心渐渐变了。

    最后到了老当家一代,他鼓动了村民迈进了匪道。

    饶是如此,村里的人还是没动过金库。

    宁愿断了守山传承,也要守住让国祚绵延的本金。

    时有凤心情有些复杂。

    先辈们想看男耕女织欣欣向荣,要是知道后人变成了土匪窝,会不会自己掏刀剿匪。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