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20-130(第12/15页)



    【宋高宗赵构在死了儿子后,再也没生出过儿子,于是就想着接一个送子观音来养着,咳,是先收养别人的儿子,等自己生了儿子之后再给送回去。

    这事不是没有先例,宋朝的宗室成员当送子观音都成为产业链了。

    更有甚者,羊毛专挑一只褥。父亲当皇帝的养子,等皇帝有了亲子之后就被遣回了,下一代儿子再去给皇帝当养子。

    宋太宗赵光义这一脉的子孙基本上都被金国请去作客了,宋朝宗室只剩下宋太祖赵匡胤这一脉的子孙。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小小县丞的儿子赵昚也就成了赵构的养子。

    赵昚这个送子观音没给赵构送去儿子。】

    宋太宗赵光义一想到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俩混账就觉得脑壳疼,再忌惮武将,也不能不分清楚场合啊。

    这才好了,他的子孙后代被金国一锅端。

    宋高宗赵构气得不轻,天幕连他没儿子的事都要拎出来说道说道。

    宋孝宗赵·送子观音·昚:“……”

    【宋孝宗赵昚乾道四年,也就是公元1168年,辛弃疾升官了,可依然是文职,为通判,负责筹办钱粮。之后,辛弃疾陆续担任了仓部郎官、江西刑狱、秘阁修撰、转运判官,都是文官。

    没有仗打,不能北伐。

    辛弃疾的军事才能只能用在剿匪和镇压农民起义上面,辗转各地当安抚使平叛。

    辛弃疾同情那些因为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军,上书劝皇帝不要光想着用武力镇压这些农民起义,而是思考农民反叛的根源所在,弭盗安民要用对方法,得到了宋孝宗赵昚的夸奖。】

    【辛弃疾想要强兵,想要收复故土,深知宋朝兵弱的症结所在,于是上疏陈述军政之弊,想要组建一支飞虎军,得到了宋孝宗赵昚的许可。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朝堂上反对北伐的主和派非常多,打压武将的势力非常庞大,多次阻扰辛弃疾筹建飞虎军。

    辛弃疾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建成了飞虎军,成为长江沿岸众多军队中最强盛的一支。他辛苦地操练兵士,严明军纪,费心斡旋筹措军费,期望能像岳家军那样收复故土,可最终只是用作剿匪和平息叛乱。

    这支军队,在离了辛弃疾之后,不再是精锐,变得糜烂,毫无战力。】

    天幕上出现了辛弃疾带着满心欢喜,克服种种困难也要建成飞虎军的场景。

    天幕下的众人想到飞虎军的结局,眼眶泛红,十分心疼这样的辛弃疾。

    南宋朝廷不值得,太不值得了。

    【南宋朝廷无数次让辛弃疾失望,但是辛弃疾并没有打消北伐的念头,心心念念的都是收复故土,想要与金兵一战。

    宋宁宗赵扩嘉泰三年,也就是公元1203年,主战派在博弈中略占上风,起用主战派人士,辛弃疾便是其中之一。年过六旬的辛弃疾期望能够披甲上阵,但是南宋朝廷再度令他失望了。

    头年还是安抚使,掌用兵的特遣专使;次年又成了文职,为一方知府。】

    【辛弃疾想要反金,不应该投奔南宋朝廷。投奔南宋之前,还能和金兵打仗;投奔南宋之后,官位升了,也有了自己的军队,但是没能和金兵打仗,陷入了官场尔虞我诈的洪流当中,郁郁而终。】

    辛弃疾预知后事,在要不要再度投奔大宋的事情上犹豫了。

    在金国境内,他可以跟着反金的义军和金兵交战,甚至是亲自领导军队和金国抗争,一旦去了大宋,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注定是悲剧的道路还要重走一遍吗?

    不过他并没有犹豫多久,还是选择了投奔大宋。天幕预示了未来,应该会对他有所重视,将他放在正确的职位上,而不是一个劲的给他文职?

    看来词写的太好也是种罪过啊。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第129章

    第二天一早,天幕异像在众人翘首以盼的期待中如期而至。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太后、皇后系列》。

    众人纷纷猜测这次上榜的会是谁?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来盘点“六大太后、皇后系列”,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天幕上出现五个大字:狸猫换太子。

    【相信大家看到这五个字,已经猜出了本期视频要盘点的主人公是谁。对,就是开封府包青天狸猫换太子案,里面的那个用狸猫换走太子的太后。】

    天幕上出现了宫人用狸猫换走刚出生的孩子的场景,并不是剧中的形象,而是卡通形象。

    [“娘娘生了!”宫女向管事的禀报。

    管事的问:“生的是皇子还是公主?”

    宫女颤颤巍巍的不敢说。

    “说!”

    “娘娘生下了,生下了一只狸花猫。”宫女说完,彷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皇帝听闻震怒,大骂妖妃。]

    秦始皇嬴政看到不是真人出场,想到这又是戏说,后人编纂的故事。

    当真是胡编乱造。

    莫说是在人多眼杂的皇宫里,就是在平民百姓家,用狸猫换走孩子也不会有人相信。这皇帝莫不是个昏君?这么离谱的事情都信?编故事的人没有半点逻辑啊。

    “开封府?包青天??狸猫换太子???”明朝以前的君臣们没有一个猜出来的。

    猜不出,根本猜不出来。

    宋仁宗赵祯也没能猜出来,当朝倒是有个姓包的,为权知开封府事,是开封府的实际掌权人,但是狸猫换太子案又是什么暗语?

    太后刘娥也猜不出来。

    明朝小说盛行,有看过杂书的当即就想到了宋章献明肃皇后刘氏。

    读过史书的不会把小说当正史。

    但是在他们的印象中,刘氏迟迟不放权,引人诟病,在小说里被编排不得善终,实属大快人心。

    【这位太后姓刘名娥,和李后主李煜的皇后周娥皇名字同了一个字。

    刘娥出生于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三年,也就是公元970年,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任皇后,宋仁宗赵祯时期临朝称制,直到病故。】

    宋朝的君臣们心中忐忑。

    谁有他们能耐啊,出了三个榜上有名的败家皇帝,即便是盘点名将都能把败家皇帝拉出来批判的存在。

    现在就希望天幕不要再说皇帝的不是了。

    宋仁宗赵祯迷糊了,他的后宫嫔妃都还没有怀孕啊,哪来的太子?就算太后要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