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20-130(第14/15页)

初三杰”在史书上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在历史书上连名字都没有。

    因为不知道真相如何,所以大家容易将剧中的情节当成史实。

    刘娥没有生过孩子,过继李宸妃的孩子是宋真宗允许的,并没有用狸猫换太子。】

    秦始皇嬴政还是那句话,写出“狸猫换太子”的人完全不考虑逻辑,把皇帝和朝臣都当成傻子,强行降智。

    张·连名字都没有·良:“……”

    扶苏看到张良的表情,应该是很想名传后世的,想到历史上的张良辅佐刘邦夺取天下之后就不再立足于朝堂,深藏功与名,难怪在后世学生的历史书上没能留下姓名。

    现在不一样了,他要让老师一直活跃在朝堂上,为大秦做出突出贡献。

    若是张良会写诗,且流传后世,更省事,肯定为后世学生所熟知,而不是除了小众的历史爱好者,根本不知道张良这个人。

    他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五千年历史的史书太长,不可能像古人那样学史,所以对历史只能知道个大概。现代学生除了历史,还要学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多种科目。

    作者菌高中毕业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而找工作的时候所学的知识没有半点作用,还得是大学的知识能派上点用场。】

    天幕上出现了现代学生的课本封面。

    天幕下的众人终于知道了后世的学生都学些什么,一点都不比他们学的少啊。

    明朝的宋应星,也就是《天工开物》的作者,在看到物理和化学课本封面上的图时,明白那都是十分科学的东西,学了怎么会没有用呢?

    历朝历代的君臣们倒是觉得,让学生学这些不是为了在工作上派上用场,而是朝廷花大价钱在开民智,大手笔啊。

    魏明帝曹叡眼红后世人人都能读书,现在他首要做的就是利用后世的科技,改进造纸术,印刷术,将纸张和书本的价格降下来,使得百姓读书的成本降低,让大家都能读的起书,民间人才多了,才能推行科举制。

    现在推行科举,无非是世家大族之间的游戏罢了。

    想到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在东晋变了味,变得臭名昭著,他就十分的心塞,得想个办法破局。

    东晋的世家大族很不理解。

    当朝的官员升迁任免大都被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把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世家大族才读的起书,采用的是愚民政策。让百姓都读书可不是什么好事,不好管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他们很好奇后世是如何管理能够识文断字,不好糊弄的百姓的?

    【咳咳,言归正传。刘娥能够上榜,不是因为“狸猫换太子”在后世广为流传,有很高的知名度。而是因为她的才气和治国才能不输于先前盘点的几位太后、皇后。

    她是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期待,重点来了。

    第130章

    汉武帝刘彻看到刘娥临朝称制,觉得宋真宗不但应该杀了李宸妃,还应该将刘皇后也一起杀了。

    他不允许有女人独揽大权的事情发生。

    不过,这是宋朝的事情,他管不着,只能够扼腕叹息了。不过,钩弋夫人的父亲曾因为犯法获罪,钩弋夫人本身也没什么文化,掌握大权之后想要政治清明是不可能了,而榜上这些临朝称制的女性,大多都富有学识,也算是欣慰了。

    大概天幕盘点的这些太后、皇后中,就数吕雉学识最低。

    【刘娥是官宦人家,父亲是刺史,可惜刚出生不久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家境自然也就一落千丈,但是肯学习,爱读书。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不像普通平民那样读不起书,不爱读书,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如果不是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进行全国扫盲,肯定很多农村家庭都不会让女儿去读书。

    哪怕是现在,也有九漏鱼的存在,不是讽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适龄少年儿童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为父母愚昧,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孩子不想读书就不读了,早点帮家里干活,去外面打工谋生活补贴家用。

    这样的家庭太多了。

    作者菌如果不是初三下学期的时候年纪太小不满十四周岁,当时直接就辍学去打工了。毕竟作者菌的父亲也是十四周岁的时候辍学,虚报两岁去挖煤的。

    寒门难出贵子,在于贫民目光短浅,没有觉醒读书很重要的意识,这一步入门级的就很难了,筛除大部分人。好不容易靠一代人觉醒了这个意识,再靠一代甚至几代人积累资源,为后代铺路,更是难上加难。

    寒门,现在是指贫民,古代是指落魄的贵族。】

    汉武帝刘彻点头,他猜对了,刘娥果然是个有学识的人。若是钩弋夫人的出身好点,学识高点,政治眼光独到,他恐怕不会杀了钩弋夫人。

    他怕的只是钩弋夫人祸国殃民。

    元朝诗人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本以为造出神迹的作者菌非富即贵,原来也是贫民出身吗?

    这样看来后世打破了朝代兴亡更替百姓都受苦的魔咒,后世百姓的生活是真的幸福。

    不说别的,至少朝廷肯普及教育。

    也有可能是富的更富,而穷的落后上千年,毕竟天幕曾展示了后世的贫民窟,那居住环境和他所在的朝代也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是住着茅草屋。

    只不过在他所处的朝代,能住得起茅草屋的是一般人家,甚至家境还算殷实,而在后世是极度贫困的贫民。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看天幕异象展示,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抽水马桶,而他身在千年之后的元朝,都没有见过抽水马桶。再过几百上千年,抽水马桶才算是普及到了平民。

    难以想象后世的富贵人家能够享用什么样的高科技?比普通人家领先多少年?

    【《宋史》中记载,刘娥“善播鼗”。也就是擅长演奏小鼓这一乐器,在后世人们的眼中就成了擅长摇拨浪鼓的歌女。不管是乐器还是身份,档次一下子就下去了。

    刘娥再怎么样也是刺史的女儿,身份不低。

    《宋史》中记载,以锻银为业的龚美“摧之入京师,后年十五入襄邸。”“摧”是折断、毁坏的意思,不知道在古代是个什么意思,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带人入京。在司马光的笔下,刘娥直接就成了龚美的妻子,怎么看都很牵强。

    刘娥到了京城,等到十五岁才进入襄王府邸,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的府邸。

    虚岁十五,周岁十四,也就是说,刘娥进京时,周岁只有十二三岁。

    这年龄即使是在古代,嫁做人妇也太早了些。】

    天幕下的众人:“……”十五岁以前嫁作人妇正当时,不早,一点都不早。毕竟女子到了豆蔻年华,天癸差不多都来了,都能生孩子了,嫁人哪里早了?

    众人想到女人能生孩子和能够顺利生下孩子是两回事,又觉得十五岁以前成婚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