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10-120(第12/21页)
如洗过一般清明, 午间燥热一扫而空, 空气湿润,甚至还有一丝丝凉意。
房中的同僚感慨, 这风雨来得?有点急,也来得?巧, 正在三伏最后一日。也算是酷暑过去的一个征兆。
院中的积水不消多会儿便排空,露出?青砖地面。
“这场雨下?在信州、奉州之地便好了!”
听到一声感叹,俞慎思回头, 见刘曙双目望着院子,满面惆怅。
这一个多月相处,刘曙正如给他初印象一样,冷清刚正,却又常常长吁短叹, 一副忧国忧民又无?能为力的惆怅。
陈璞附和:“是啊!”然后问俞慎思夏薯之事。
依照信州如今的土壤气候, 夏薯勉强是能够存活的,只是收成肯定缩减,至少不用一季田地赤空。
朝廷已经调拨赈灾粮, 希望能够渡过难关。
“昨日地方上报的折子中,提到信州等地灾荒, 当地涌现不少官绅商贾施粥放
粮,还有从外地运粮前去救助的义?商。”刘曙又感叹一番。
这种灾年大户人家布施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自?愿,有的是官府相迫,大多数是略尽一点心力,博个好声誉而已。但这次信州、奉州却有点反常,无?论是当地官绅商人还是外地义?商,布施的数量大。
据折子上所报,几个州加起来,民间救助粮粗略统计近二?十万石,其中从外地运往约十万石。
要知道,朝廷拨给这几个州第一批赈灾粮也才?二?十万石。
这批民间救助,缓解了朝廷的压力。
“信奉之地多义?士?”旁边听到他们谈话的另一位同僚凑上来道。
可没听有这么个说法。
此地也不是第一次遇到灾年,以往没这么多仁义?之士。
事出?反常必有妖,陛下?昨日下?旨让人去查,要对这些?慷慨之士褒奖-
月初,史馆那边将编修好的西北各部史呈给皇帝,几箱子的书,皇帝粗略翻了几卷,褒奖一番。随后书籍存于文渊阁,西北各部史史馆散馆。为了有个好去处,年初就有官员开始走动关系,有的则干等着,听安排。
俞慎言的官凭文书上个月便批了,因为史书没有修完,所以挂着翰林院修撰的衔,还是在史馆内继续修书,如今散馆也就正式任职。
同僚们纷纷羡慕,那是到陛下?跟前当差,当好了可就一步登天了。
回想这些?年,俞修撰一日未有懈怠,不知寻到了多少难寻的史料。整部史书他的功劳最大,也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这么丰富充实资料的西北各部史,他应该升迁,无?可厚非。献安西北之策,又得?陛下?青眼,将来前途可见啊。
黄典籍还如平常一般,慢悠悠品着茶。
他似乎对自?己接下?来要调去哪里一点不着急,随遇而安。只要能够这么悠闲地当着个官儿,拿着俸禄,不用操心,顶着翰林院官员的名声,便已经足够了。
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
“俞大人,来来来,尝尝我刚煮的茶。”黄典籍笑呵呵地招手,给他倒了一杯。
俞慎言走过去落座,笑道:“今日吏部的文书要下?来了,黄大人一点不急?”
“急有何用,该去哪儿还去哪儿,不如喝茶。”
品着茶闲聊几句,便不得?不提如今朝中推行新?策之事,试行的两省没少闹腾,州县推行受到多方阻挠。
“不可避免的。”俞慎言道,没有表明支持或反对的态度。
黄典籍呷了口?茶,叹着气道:“高?侍郎折腾这一出?,落个什么好。”朝野上下?背地里谁不骂他几句,啐他几口?。
俞慎言笑笑,没有回应。
黄典籍也瞧出?来在他面前说这些?,除了发?发?牢骚没什么用。
现在陛下?支持推行新?策,刚开始实行,哪有这么快放弃的。
一壶茶喝完,有两位同事从外面回来,他们四处奔走托关系,虽然官凭文书没下?来,大概也知晓自?己的去处。像黄典籍这般,史馆也算独一份。
没多会儿,官凭文书就送来了,黄典籍调任鸿胪寺任主簿。
黄典籍无?悲无?喜,只感慨一句:“马上诸国使臣进京朝贡,我是不能如在史馆内清闲了。”-
新?策推行,俞慎思不用再去户部,却还是在当值的时候见到高明进,或者偶尔被安排个差事,还要朝户部跑一趟。
不仅他,俞慎言自?从升迁为修撰后,在御前当差也常见到高明进。
所幸他不用搭理此人。
夏去秋来,今科进士们的长假也结束了,该回京的回京,该去地方就任的去地方,该等吏部任派的继续等着。
榜眼郑槐、探花温巽,直接授官入翰林院。朝考后程宣亦进翰林院,黄朔因其在算学和对户口?、田赋方面偏好,恰逢新?策提出?之际,考入户部。汤获、萧臻、夏寸守留京,去了六科和行人司。夏寸守任户科给事中。
论起夏寸守这个户科给事中,还有一段缘由。朝考后太子偶然见到他的名字,想到去年在南原省时自?己身边的六郎被他怒怼哑口?无?言,后来几日相处,认为此人性情耿直中正,这个位置适合他。
户科给事中是个“位卑权重?”的位子,掌稽核财赋,规谏、补阙、拾遗,注销户部文卷等事-
夏寸守此次回乡成了亲,还将母亲从舅舅家接出?来,如今带着母亲和妻子一同入京。
一家人入京不便再住俞家,入京前托俞慎思给他寻个小院子。
京中寸土寸金,夏寸守又素来节俭,家中没有营生,适合的小院子不好找,最后又转托李帧帮忙。在俞宅隔壁的坊寻了一个小院子。本来是一个大院子,房主将其辟成两个小院子,自?家住一处,隔壁租给旁人。
院子虽小,却干净整洁,三口?人住着还算宽敞。
夏寸守成婚,俞慎思几位要好的同窗没有喝上喜酒,回京后闹着让他补他们一顿酒-
不仅夏寸守,这次金榜题名的年轻进士,好几位成亲或者定亲。
这日休沐,俞慎思去妙悟书肆“讨债”。
几个月前她?将念念的儿童小故事书交给书肆刊印上架售卖,因为宣传到位,供不应求,后来又加印几次,销售一空,甚至还推到了附近的州县。
如今也该算钱了。
掌柜将账册拿给他瞧,“三少爷,此书单独列了个账册,你瞧瞧可有出?入。”
去掉各种成本,最后盈利千余两。
李帧从外面回来,见到账册,笑道:“三少爷准备利润全拿走?”
俞慎思放下?账册,笑问:“李老?板准备拿多少?”
“五五分账。”
“你怎么不抢?二?八,你二?我八。”
李帧冷笑,“你才?是抢!我让一步,四六。”吩咐掌柜去取钱。
俞慎思立即喊住掌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