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400-4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400-420(第24/26页)


    额,她的地位真说起来那是绝对不低的对吧。怎么说她都是大汉的公主,长公主呢,怎么可能位置低。大抵虽然在大汉朝活了十几年,刘挽依然受上辈子的影响,认为她其实不过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应该尽所能的做一番成就,帮到更多的人。

    刘挽不禁动了动小身板,终是道:“便取一个顺字吧。顺者,理也。顺应时势,顺乎人心,也愿你此生事事顺遂。”

    顺这个字既有教导之意,也有美好的祝愿。馆陶大长公主第一个认同无比的道:“上佳。”

    刘彻亦在一旁颔首,很是以为这个名字取得非常的好。

    陈四娘,不,陈顺立刻伏身道:“谢长公主。”

    “既然取了大名,还有字呢。”馆陶大长公主觉得一事不烦二主,请刘挽顺便把陈顺的字也给取了吧。

    刘挽张口道:“便取字子节吧。节者,气节也。顺时顺势,亦不可失了气节。”

    “好。”刘彻赞许一声,在一旁补充的道:“但凡你若能人如其字,此生必能成为一个不逊于大汉公主的存在。”

    此话谁人听得心下不是一惊。好在,馆陶大长公主很快缓过来,面带笑容的道:“能为陛下效犬马之力,甚幸也。她往后要学的地方多着。”

    刘彻何许人也,用不着馆陶大长公主说得更仔细,他知晓馆陶大长公主的打算。但这点面子刘彻是十分愿意给到馆陶大长公主的。

    “陛下觉得,她参加科举如何?”馆陶大长公主冒出这句话。刘彻???

    是的,刘彻好些年没有失态,但在这一刻,刘彻失态了。

    不是,女子参加科举吗?

    等等,刘彻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他让刘挽主持科举一事,对天下人意味着什么?在他之前关注的种种问题里面,何尝不是还有其他的?

    比如眼下馆陶大长公主问出的问题。是不是在天下人看来,科举考试不仅是男人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女人也可以?

    “陛下想用人,既然能在战场上用,难道不能在朝堂上用?既有女侯,将来出来一个女相,于世人而言,大汉不仅有古往今来的第一个女皇,太后临朝称制,也会有第一个女相,一个能够造福天下,为陛下所用的女相,还有女官。青史之上,世人难道不会赞许陛下的容人之量,用人之魄力?”馆陶大长公主似是完全无所觉的张口,娓娓的道来这样的影响。

    刘挽在一旁瑟瑟发抖,这个,用不着那么干脆的说出来吧。

    而刘彻此时的视线落在刘挽的身上,刘挽立刻摊手解释道:“我那点心思是从来不瞒父皇的。再说了,女侯都有了,只要天下之才为父皇所用,父皇管他们是男是女?”

    管才怪好吧。

    可是,刘彻死死盯紧了刘挽,他这会儿只管刘挽,馆陶大长公主说的话,他不管。

    然而馆陶大长公主却在此时毫不掩饰诧异的问:“陛下是怕底下的人闹翻了天?如今这些人不已经在私底下寻思如何将大汉架空,将陛下架空?”

    嘶!

    陈顺真是觉得自家的祖母相当的勇,敢这样直接的当刘彻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可是,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

    这些年大抵刘彻在刘挽的帮助下,刘彻把那些世族压得死死的,以至于让刘彻忘了,底下的那些世族狠起来是完全不管大汉死活。天下大乱,正合他们的意呢,能让他们混水摸鱼得到更多。

    刘彻眼下所做的一切,初衷为何,总不会刘彻忘得一干二净了吧?

    馆陶大长公主扎心的问起,目的也很明确,一定让刘彻接受科举会有女子参加的事实。

    得到刘彻的支持,某些事才能操办起来。

    刘彻的视线依然落在刘挽身上,刘挽必须得道:“有些事我只开头,以后怎么发展,父皇不能全赖我头上。我也承认,我觉得世间的女子从来不比男儿差,给女子机会,就像父皇给我机会一样,她们一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能说刘挽说得不在理吗?

    当年的刘彻对刘挽是怎么样的一种心理?既是欣慰于刘挽的聪明,更因为他想向世人证明,他可以教养出更多的人才,每一个都能为大汉所用。

    男人,女人,刘彻当真的在意吗?

    其实真不是太在意。

    只是突然被馆陶大长公主提醒,让刘彻在一瞬间意识到,不对呢,他把这件极其重要的事忘记了。刘挽嘛,她是没有专门挑起这个事,但女侯的出现,不得不说,在一定的程度上何尝不是影响天下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世间的女子。

    科举,科举。他是破世族垄断而听从刘挽建议特意创新的选才之法,能让更多的能人为大汉所用,难道不是一桩好事吗?

    男人和女人相争,女人为了在这世间立足,在朝堂上立足,纵然她们多出自世族,但她们想不被赶出朝廷,唯一能依附的人只有刘彻,难道这样的人会不好用吗?

    一瞬间,刘彻想开了。

    人嘛,好用就好,管他们是男是女,全然不重要。

    “想参加科举可以,须得你们说服人。”刘彻觉得,他作为一个皇帝,不宜过多参诸事,只须坐山观虎斗就好。

    反正,不管怎么样,一定得各方斗得不可开交,才有刘彻平衡的机会。

    馆陶大长公主并不意外刘彻的转变。作为一个皇帝,刘彻永远都会选择对大汉最有利的局面,这样其实挺好,以后,端看女子能不能想方设法为刘彻分忧。

    能,刘彻定会不吝啬于扶持,如对刘挽。

    若是不能,莫怪刘彻将他们舍弃。

    然后,没有然后了。

    要说女子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一事为何而闹出来的呢,考试必须得报名,报名嘛,刚开始没怎么让人在意,直到有女子出现,上报其名要求人记下她的名字,她也要参加科举。

    一瞬间,负责此事的人必须得炸了!

    女子参加科举,谁许女子参加科举的?

    别逗了好吧,女子怎么能参加科举呢?

    大汉哪一条律法,陛下下达的开科举的诏书里,有写了不许女子参加科举吗?

    完全没有!

    既然没有,为何女子不能参加?

    不给登记,莫不是当我家里没有人?

    这样一个时代,能读书识字的女子都是非富即贵,没有谁能想到女子会有心参加科举,各家养出女儿的人家们也断然想不到。

    故而,当这件事一闹出来,有人还看笑话,最后却发现,不好了,想参加科举的小娘子不在少数,甚至有一些都已经出嫁的也生出了这个心,很是以为家中的丈夫不成器,儿子也就那样,果断的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为自己挣一个光明未来很是可行。

    一时间,长安城先炸了。

    天子脚下,集聚的都是大汉朝最有权势地位的人,也恰是这样的一群人里,不乏有见识,有真能耐的女人。然后,各家都分外热闹了。

    怎么个热闹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