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90-100(第15/17页)

甲小将:“二郎,你认为呢?”

    一席战功赫赫的元老在前,郭旰自知那点资历不足一提,被自己的父亲点到,才松下拧起的眉头,说出自己的看法:“凤翔乃新都,决计不能败落。现在回防已经不及,而今之计,只有一招。”

    在各位前辈的注视下,他慢慢吐出四字:“围魏救赵。”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神情皆微妙地变化了一瞬。

    围魏救赵,这是兵法的老招数,在场诸位无人不通晓。

    只是此刻能围向何处,才救得了凤翔之困?

    不待郭子仪再次询问,郭旰已起身出列,半跪在营帐中央。

    他挥开甲衣,双手禀拳,语气肃然坚定:“属下愿向元帅请命,领三万兵马,拿下潼关。”

    仍取潼关,这就是他的答案。

    你安守忠还敢往西攻打凤翔,我就敢往东取你洛阳!

    赌上各自的都城,看看谁的马更快,谁的刀更利。

    外头雷声一震,急电划开雨夜。

    年轻的小将一身银甲,冷光掠过眉宇,晦暗如许的夜雨,亦不掩其一身锐利。

    王祚不由抚掌称赞:“果真虎父无犬子。”

    其余诸人,也徐徐露出思索中的神情。

    郭旰提出的战术,看似冒失而危险,却不失为救急良方。

    面对安守忠这样不顾命的打法,唯有扼住其咽喉,才能让他松了爪牙。

    “三万?”正当沉默慢慢化开时,旁边却横来一句冷嗤。

    诸人下意识循声看去,见刚刚还生着闷气的仆固怀恩径直起身,目光自背后那张年轻气盛的面孔上一扫而过,随即昂首转向案前的元帅:“我只要两万兵马,日夜便可取下潼关,还请郭公允准。”

    说话间,他从腰间取出一枚羽箭,粗粝的手掌横握在上。

    只听啪的清脆一声,那箭身在他手中一折为二,颤颤露出白生生的茬。

    “如有违誓,譬如此箭!”

    本被战报打击得消沉低压的众人,见他气势十足地立下军状,不觉受其振奋,也纷纷站起身来。

    一道道慨然笔直的身影立在眼前,沉寂的空气中隐然沸着热血。

    ——不过是一场败仗。

    此刻能站在这里的,谁不是在重重危难里拼杀出来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不就是这么一群西北蛮子吗!

    郭子仪亦亲自起身,视线从这些熟悉的面孔上一一划过,郑重落在那深邃、坚毅的眼眸上。

    他终于肃然开口。

    “老夫许你两万兵马,即刻出兵,拿下潼关。”

    雨声哗地响彻天地,后勤营中的众人,在辗转难眠的夜里很快听到急切响起的军鼓。

    武功失利的惊骇战报传达下来的同时,朔方军下一步的部署也同时发出。

    郭子仪任仆固怀恩为主将,李韶光为兵马使,王祚等将领随军,以两万兵马先行,即刻顺河而下,抢攻潼关。

    出乎李明夷意料的是,郭旰的名字竟然也夹在一众老将中,参与此次危险的行军。

    战局突变,原本的双锤战术已经失效,现在出兵潼关的目的无疑只有一个。

    以身诱敌。

    不惜一切代价,保全岌岌可危的国都凤翔。

    军事经验丰富的郭子仪不可能不知道此行的凶险。

    “李郎。”赵良行的呼唤将他的思绪召回现实。

    接到军令的军医处,也很快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河东作为朔方军大营,仍留下一半兵马防守,由郭子仪亲自坐镇。身为军医长的赵良行很快将人手分为两拨,各自跟从攻守队伍。

    他将目光落在眼前的年轻医官身上:“你擅长外科,此次出军潼关,可愿随军?”

    赵良行问得客气,却并无太多商量的余地。

    和昔日潼关一战不同,如今李明夷的身份已不是普通百姓。郭子仪百忙之中抽调人手将他插来河东,当然不是为了处理湿疹这种小毛小病。

    对方不经犹豫,一口应允:“我也正想和赵公请命。”

    赵良行欣慰地颔首:“郭公果然没有看错人。”

    人员定下,他却没有露出轻松之态,反而有些欲言又止。

    狂风嘶号,大雨滂沱,帐门外不停有匆忙的身影掠过。

    赵良行踯躅了片刻,终是压低了声音道:“此路艰辛,若真有不测,还请郎君务必保住小将军性命。”

    李明夷忖度着上级有些突兀的吩咐,随即了然。

    人无完人,孰能无私?

    身为元帅,郭子仪不能表现出任何偏颇,甚至主动将亲生儿子安插在最危险的前线;可作为父亲,他也无法免去凡俗之心。

    “我尽力。”李明夷唯有给出这个回答,“对任何人都是。”

    “赵——公——!”

    两人刚浅浅交谈几句,便听见一声掩不住的兴奋的呼喊远远传来。刚刚被调任到军医处的青年,一得悉出兵潼关的消息,马上扛着陌刀奔跑过来。

    见两人齐齐看着自己,年轻的士兵压低脖颈,谄媚地仰着脸:“军机紧要,您就放我跟回小将军吧?”

    说完,又朝旁边深深行了一揖,万般卑微道:“此前是我误会郎君,李郎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我吧。”

    这回的道歉听着可真诚多了。

    李明夷正有趣地打量那比川剧变得还快的讨好脸色,却听一旁的赵良行严肃了语气斥道:“人员调动岂可儿戏?现在可不是玩闹的时候。”

    青年急道:“正是因为现在……”

    “现在没有将军调任,一兵一卒都得安守其位。”

    赵良行罕见地露出严厉神情,郑重其事道:“老夫不管你心服还是面服,既然入了军营,便得牢牢记住军规。将军将你调来军医处,你就须听老夫调度,若不服气,即刻滚出大营。”

    令出必行,就是朔方军军规。

    雷鸣与电闪交接,站在雨幕前的瘦削身影,在这一刻无比挺直。

    被劈头盖脸痛斥一番的青年,面对这位处变不惊的军医长,肃然有了一分敬佩,眼神也诚恳许多:“我听您老调遣。”

    赵良行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严肃了神色,视线掠过一周相处不久的年轻下属。

    “我命你随军出发,保护军医众人,不得有任何闪失。”

    凌策亦随之转动目光,一张张记住那些曾为他不屑的面孔。

    直至对上那张冷峻锋利的面庞,他唇角抿起,眼神却掠过一抹坚毅的光。

    “属下必不辱使命。”

    *

    至德二载二月二十二日,朔方军副帅仆固怀恩率领两万兵马南下黄河,连夜奔袭潼关。

    这在历史上轻轻带过的一笔,却是一场动员了数万人的战役,也是李明夷第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