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被休,但成为女帝》 100-120(第20/32页)
阿回,伯父无能,做不到这些,只能盼着你放手一试,去寻一个更好的明天。”
郗归就这样正式接手了徐州的政务。
因着北府军的存在和减税等惠政的缘故,徐州上下对此均无异议。
或者说,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要能够吃饱穿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不会在乎谁是幕后的府君的。
而对于那些官吏来说,上升的机会、光明的前途,远比主上是男是女要重要得多。
对于徐州的政务,郗归并不陌生。
无论是减租减税还是精耕细作,抑或是拆除多余陂堨、成立缫丝作坊等事,其实都是由她首倡。
不过,在此之前,她往往只是提出宏观的计划,至于那些繁琐细碎的细节,都由在徐州颇有令名的刺史郗声来落实。
郗归深刻地明白,百姓们的支持、爱戴和拥护,固然是为官作宰的根本,可若要长久地维持这些,就一定得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才行。
这一年多以来,她提出的种种关于政务的建议,本就是为了让平民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如今也不会例外。
至于那些为了一己私利,罔顾州府政令与百姓利益的官吏和大户,郗归并不多做纠缠,而是直接让带刀部曲出手,一力降十会地解决问题。
政务的进展总体顺利,也正因此,除了郗归主动请教外,郗声一直没有插手过州务,也很少再去府衙前院。
今日之所以过来,一是因为好奇三吴分田入籍的成效,二是由于郗归此前说过,想趁着三吴分田的时机,在徐州同步展开类似的工作。
郗声端坐案前,一页页翻动着郗归递给他的名册,喜忧参半之下,不觉叹了口气。
郗归坐在一旁,带着郗如一道,翻看吴郡新造的田册。
听到郗声的叹声后,她故作不解,开口问道:“吴郡的农田已经基本完成了插秧,会稽、吴兴二郡也会加紧脚步。这场动乱并未过多耽误今年的农时,如此这般的好消息,伯父应该开心才是,怎么反倒叹起气来?”
“我知道这是好事。”郗声的神情很是复杂,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担忧,“我知道在吴郡分田的举措,无论是对于平息动乱,还是对于子胤和高权的作战而言,都很有用处。可是阿回,你若要在徐州也如此行事,便是将分田之事,由战乱时的权宜之计,变成了可以在太平之地施行的成规。”
“如此以来,不仅是动了那些根深蒂固的三吴世族的利益,更会在整个江左都引发轩然大波。”
“几十年来,侨姓世族在江左占据了无数的土地,他们是不会同意你这样做的。你又何必如此,同时对上侨姓、吴姓这两股大势力呢?”
郗归不是不明白郗声的担忧,对于世家大族的贪婪和霸道,她早已心知肚明,也知道他们会竭尽所能地去捍卫其并兼所得的利益。
可是,铁一般的事实就在眼前,她必须壮大力量,以免再因力有不逮的缘故,眼睁睁地看着类似孙志之乱的动荡在别处发生。
郗声太保守了,可她要做的事情,却永远都不会绝对安全。
她绝不能再等下去,到了这样箭在弦上的地步,无论是她还是北府军,都早已没有了徐徐图之的机会。
她必须行动。
第113章 错位
郗归将田册交给郗如, 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自己则转过身去,郑重地看向郗声。
“可是伯父,我迟早都会对上他们的。无论是侨姓世家, 还是吴姓世族, 都占据了江左太多太多的土地, 逼得千千万万的百姓无处求生,逼得江北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连粮米都要受制于人!”
“百姓们若想存活, 将士们若想长久地在江北作战, 就必须有足够的土地和粮食。世家大族占据了江左三分有二的广袤土地,我必须从他们手中抢来这些田地。”
“我必须这样做。可是,单凭我自己的力量, 是根本没有办法做到这点的。”郗归微微摇头, 坦率地承认了这个事实, “纵使北府军如今已有三万余名将士,我也不可能办到这一点。因为这广阔的土地, 绝对不可能属于一家一姓!”
郗归并不因为这一事实而感到沮丧, 相反, 她为此而感到振奋,感到骄傲。
甚至于感到自己心中仿佛住着一只压抑已久的苍鹰,在长久的沉寂和约束之后,它终于能够拍打翅膀,引吭高歌, 飞出一段“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传奇。
这让她想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新世界。
郗如清楚地听到郗归的声音抬高了几分,她的心神被吸引过去, 握住田册的小手,无意识地松动了些。
她听到郗归说:“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这一寸又一寸的土地,本就应该属于每一个劳动者。您总以为我是为了对付世家大族,才不得不对这些平民百姓让步,不得不将自己吞不下的土地分给他们。”
“可是伯父,不是这样的。”她回头看了一眼郗如,短暂的对视后,坚定地开口说道,“我原本不必解释这些,也不怕人误会我为了一己私利而对付世家,可今日阿如既在这里,那我便要说个明明白白。”
“那些终年劳作的百姓,才是锦绣膏粱真正的创造者,是他们织出了巧夺天工的绫罗绸缎,是他们种出了供养一国的稷黍嘉谷,他们活得堂堂正正,从不亏欠我们这些人什么。相反,是我们亏欠了他们。‘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1是我们一直在压迫他们,靠着先世的积累,靠着兼并的土地,以田租或是生意的形式,掠夺他们以血汗换取的粮米和金钱,让他们不得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那种‘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2的艰难生活。”
“可我们的田地也不是白白得来的啊,凭什么说我们是压迫平民的坏人?”郗声沉默不语,郗如却尖锐地指出了她眼中的事实,“永嘉南渡,多少世族沦为平民,多少百姓失去生计,曾祖父血战沙场,苦心经营,才在京口营造出了一个和乐之地,我高平郗氏在此坐拥田产,难道不是理所应当?”
她的双手紧紧握成拳状:“陈郡谢氏几代经营,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了如今的庄园和田产。世家之间的斗争是如此残酷,放眼建康,没有一个大族是白白获得其田产的,更没有一个世家能够无所作为地守住世代相传的土地。”
“所有人都在努力,可那些百姓呢?曾祖父征战的时候,他们在哪里?王丞相稳定朝堂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3自古以来便是这样的道理。他们自己没有本事,又如何能怨得了旁人?如何能仅仅因为如此这般的不甘不忿,便去残忍地杀害那些比他们过得好的人?他们如此行径,又与强盗何异?简直是无耻之尤!”
郗如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只感觉自己有满腔的豪言壮语,要一口气说个痛快。
直到郗归将手中的茶盏放到案上,发出了一声不重不轻的声响,她才不情不愿地住了口。
“好一个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郗归看了郗如一眼,吐出了一口浊气,“伯父,您来说说,阿如说得对吗?”
郗声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