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从鱼》 22-30(第10/13页)

是因为要争那么一口吗?

    光是这种处事态度,他便又不如江从鱼了。

    别看他身边同样聚拢了不少人,实际上这些人大多都有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明面上以他为中心,不过是看在他有个首辅爹的面子上。

    于是他遇到难题的第一想法便是逃避。

    江从鱼却完全不一样,他胆子大得很,有什么想法就迫不及待要去付诸实现。

    仿佛从不害怕遭到拒绝。

    江从鱼说完后正等着秦溯的答复,却见秦溯神色有些惘然,不知正想着什么。

    江从鱼忍不住喊了他一声:“秦兄?”

    秦溯回过神来,朝江从鱼露出一个满含歉意的笑:“你的想法很好,我会好好与他们商量的。”

    江从鱼得了秦溯的应允,只觉这事肯定能成了。他击掌笑道:“到时候我们每斋选一个人出来不参与谈经,只负责参与审题、报题、裁判等等杂事,你觉得如何?”

    秦溯点头。

    江从鱼是说干就干的性格,当即拉着秦溯往沈鹤溪的直舍跑,口中说道:“走走,我们这就去与沈祭酒说一声,若是没有沈祭酒同意,这事儿怕是办不成!”

    这也是江从鱼拉上秦溯一起去的原因,他怕光是自己去的话沈鹤溪又让他滚。

    喊上秦溯就不同了,他俩交好的人加起来约等于一大半新生了。这么多人的意见摆在这里,沈鹤溪总不能不答应吧?

    秦溯向来被家里严格管教,平时走路都跟用尺子量过似的,常年在人前保持着最佳的仪态,何曾像江从鱼这样动不动跑来跑去。

    可这会儿他人被江从鱼拉着,江从鱼又在前头跑了起来,他便只能也迈开脚跟着跑。

    两人一路到了直舍外,都不由得停下来喘了会气。

    尤其是秦溯。

    他平时本就跑得不多,在家中又时常挨家法,身体自然不如江从鱼健朗。

    江从鱼见秦溯形容狼狈,只觉自己罪过大了,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我想着快点过来找沈祭酒,一不小心跑太急了。”

    秦溯好脾气地说道:“没事,我不要紧。”

    两人相携入内,寻到了沈鹤溪。

    沈鹤溪见两人一同进门,心中微微讶异。不过想到江从鱼那对谁都自来熟的性格,又觉得他跟谁凑一起都不意外。

    说不准见到了皇帝,他都能跟对方称兄道弟!

    沈鹤溪面上什么都没表现出来,只问江从鱼两人来做什么。

    江从鱼又把自己的想法绘声绘色讲了一遍,还直接上升到自己为了整个国子监着想。

    要知道一成不变地死读书是最可怕的,等以后出了国子监遇到亟需解决的事,难道还能抱着书找应对之策吗?还是得创造机会让大家把平日里学到的东西都用起来。

    能够学以致用的人才,才是朝廷最需要的人才!

    江从鱼张嘴就是一通叭叭,把自己这个提议讲得无比重要,全程都让旁人没法插嘴半句。

    沈鹤溪耐着性子听完他的话,才转头问秦溯是怎么个想法。

    秦溯既然都跟着过来了,自然只会拣好处说。他才学本就不差,说起话来条理分明,有着江从鱼缺乏的斯文守礼。

    这分明就是长辈们最期望教养出来的谦谦君子。

    沈鹤溪虽与秦首辅没有私交,却也觉得秦首辅把儿子教得很不错。见江从鱼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他不由拿秦溯敲打了这小子几句,叫江从鱼多向秦溯学学。

    江从鱼才不管那么多,听沈鹤溪应下以后便眉开眼笑起来。

    “要不您先给我们出个议题,我们回去好绕着这议题让大家做做准备。”江从鱼积极提议,“万事开头难,头一回要是没办好,往后想再好好办可不容易!”

    沈鹤溪沉吟片刻,给江从鱼两人出了句《论语》里的话:“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江从鱼不到十岁就被逼着把科举必背书目倒背如流,一听这句就知晓出处了。

    古来注解《论语》的人都不少,里头每一句话都被人反复揣摩过,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衍生出许多释义来。

    像这句话中的“周”和“比”就很有说头,各家有各家的说法,辩论起来可就热闹了!

    江从鱼猛夸沈鹤溪给的议题,夸到沈鹤溪瞧着有点不耐烦了,才赶紧招呼秦溯开溜。

    风紧扯呼!

    江从鱼的嘴巴是闲不住的,等出了直舍又忍不住跟秦溯埋怨:“怎么大人都爱把两个人摆在一起比较?你有你的长处,我也有我的长处,哪里能像他们那样比?”

    秦溯听得脚步一顿,接着又迈步跟了上去,面上没有显露分毫异样。

    是啊,哪里能那么比较。

    江从鱼也就随口嘀咕一句,等回到校场后见正好有马空了出来,他便打了个唿哨,勾得那马自己朝他走来。

    他朗笑一声,跃上马背,朝秦溯挥挥手当是作别,径自迎着日光弯弓射靶子去了。

    秦溯抬眸看了眼江从鱼自由自在飘在空中的浅蓝色发带,很快便收回了目光。

    有了沈鹤溪的应允,江从鱼当天就开始挨个斋去与人说起此事,拢共十一个斋愣是被他带着何子言他们走了一遍。

    有遇到秦溯已经动员好的斋,江从鱼也不觉尴尬,笑盈盈地与别人聊了一会才走。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众人见江从鱼这般态度也都生不出恶感来。

    新生们年纪都小,哪有不爱玩的?得知以后每个月都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参加,各斋自然都踊跃地选起了本斋的负责人来。

    那股子热闹劲弄得连老生们都有些鼓噪起来了。

    新生办得,老生怎么办不得?当即也推出几个愿意出面的人去向学官开口。

    这番变化自然瞒不过楼远钧,毕竟这称得上是江从鱼的丰功伟绩:他竟凭着一己之力带得整个国子监都热闹起来了!

    楼远钧现在没让人每天当面汇报江从鱼在做什么,他不久前才说让人不要天天上报,哪里好马上改口。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命人改为用类似起居注的方式把江从鱼每日做的事都记录下来,这样他随时都可以查阅。

    楼远钧没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他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也被起居郎记得清清楚楚吗?

    临近休沐日,楼远钧便把这一旬的记录拿出来翻看,了解一下江从鱼的近况。

    第29章

    有些事情吧, 兴许还是不看的好。

    楼远钧幼时为了尽可能多读书,练就了一目十行的好本事,江从鱼一旬的行程翻下来, 于他而言也不过是用了短短小半炷香。

    可光是这走马观花地一翻, 楼远钧就知晓了江从鱼在国子监的日子过得有多热闹。

    这家伙跟这个好,跟那个也好,连夜里想到有什么话要对人说, 都能跑过去与人家说上半天,根本憋不到第二天才讲。有时说着说着便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