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穿大秦: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带着超市穿大秦》 120-130(第12/27页)

去讨伐他们,俘虏韩王,这才止住兵戈。”

    “赵王曾经派出相国李牧来秦国商定盟约,表示诚心,想要和秦国结以为好,秦国这才归还在秦当质子的赵太子,但不久后他们同样背弃盟约,在太原之地进行反叛,所以寡人派兵去诛暴乱,俘虏赵王。赵公子嘉依旧贼心不死,试图北上代地自立为王,幸亏内史姜珂料事如神,及时带兵捉回赵公子嘉,故寡人举兵而灭赵地。”

    “再说那魏国……”

    “楚王……”

    “燕国更是过分,燕王昏乱,一边派燕太子丹入秦示好,另一边却包藏祸心,阳奉阴违,屡次派兵同其它五国合纵,试图反秦,因此寡人才兴兵讨伐,灭其国。”

    “齐王用后胜计……”

    按照嬴政的说法,六国明明已经约定好了要归顺秦国,却还出尔反尔反叛秦国。是六国先动手的,他们是咎由自取,秦国出兵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诸位大臣皆是人精,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纷纷开口赞扬嬴政的功绩,一时之间殿中充满此起彼伏的夸赞声,就连平日里那些最会倒人胃口的博士仆射们也都纷纷一起跟着歌颂嬴政的功德。

    历史上卫国的国君卫出公准备聘用孔子回卫国做官,子路知道这件事后便去询问孔子:“卫君招揽先生您回卫国为政,你当官后准备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孔子斩钉截铁道:“必也正名乎!”

    孔子认为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这句道理是否有用世上众人各说纷纭。

    但嬴政却认为以他如今的功绩,大王这个名号已经配不上他了。燕喜是王,赵偃是王,韩安也是王,他不屑与这些平庸无能之辈混为一谈,他要拥有一个能和自己功业相匹配的称号。

    “诸位爱卿,”嬴政开口,恭维声瞬间全部都停止,殿内鸦雀无声,嬴政看向诸位大臣,缓缓开口,说道:“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议帝号,相当于是嬴政给诸位大臣们留的家庭作业。

    所以散了朝会,嬴政离开后,诸位大臣才刚走出殿外不远,便都迫不及待地议论起这件事来,尤其是以淳于越,周青臣等人为首的那些博士们,虽然他们在某些事情上很迂腐,但学问的确渊博,典章诸事,皆有来源。

    姜珂:学校现在在进行一场很重要的考试,但是我……我有标准答案。

    于是姜珂今天下朝回家后没写家庭作业,准备明天抄答案。

    到了第二日朝会时,各种说法众说纷纭,什么都有。

    其中尤其以王绾,李斯等人口中的“泰皇”之称呼声最高。

    众人皆言道:“当年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等五帝所统治的地方不过千里,千里之外的地方称作候服或者夷服,五帝虽名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却不完全被天子所掌控,如今大王您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一统,皆为郡县,自上古而为未有之,实乃五帝所不能及也。”

    李斯和众多博士仆射们讨论了半宿,经过漫长的铺垫,最终说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古代有天皇,帝皇,泰皇三皇,其中泰皇是最为尊贵的,所以冒死进谏希望嬴政能以“泰皇”作为尊号。

    除此之外,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嬴政听了,不以为意,“泰皇”一名听着好听,但说白了实际上就是上古时期一个部落的首领,统治的疆土领域都还没有三晋之地大,如何能与他比肩?

    讨论了一晚的答案被驳回,李斯有些讪讪,退回队列之后,捋了捋自己并无碎发掉落的鬓角,假装自己有事可干。

    这个时代,众人所知历史尚少,嬴政又是第一个统一的君王,在这之前什么参考都没有,没有石头让他们摸着过河,诸位大臣所能想到的最尊贵的人便是三皇五帝和神话人物了。

    接下来有说东帝的,这是神话中东皇太一和黄帝的称号的结合,代表既是人间之王,又是神话中地位最高的神,意味着无论天上或地上,嬴政都是最尊贵的。

    姜珂:那为什么不叫东泰?

    然后这位博士就喜提停职,罚俸,关监狱小套餐了。

    他太沉浸于引经据典,似乎忘了五十年前齐秦两国力强大,不分伯仲。秦昭王与齐愍王同时称帝,因齐处于东,秦处于西,所以又把齐愍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

    齐愍王就是那个五国攻齐时,逃跑后被楚将淖齿所杀的倒霉蛋大王。

    不仅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还听到了个这么晦气的称号,嬴政此时已经很不耐烦了,接下来是一通诸如泰帝,仙皇,神皇之类的称呼。

    嬴政都不满意,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越过去所有的君主,可殿中这些臣子们却依旧要拿他与那些人比肩。

    朝堂之上逐渐安静,他含威如电的锐利目光一一扫过殿中诸臣,将它们的反应都尽收眼底,最后停留在了姜珂的身上。

    果然,姜珂缓缓走到大殿中间,言道:“回大王,臣有一称号,今愿冒死进谏。”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出冒死进谏这四个字,主要刚才提建议的大臣们全都说了“死昧”这个词,她不说就有点太特立独行了。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有时候也要跟风随大流啊!

    先来几句穿秦文必备文章《过秦论》吧。

    “大王您承受了上天的使命,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无论是三皇还是五帝,亦或是神话中的至高之神,这些都是他们未曾达到的功绩。”

    果然,阿珂之言,忠言顺耳,深得寡人之心。

    “大王您身兼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王之功勋也,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当永垂不朽矣,故臣斗胆上尊号王为:皇帝。”

    简直就是一张满分答卷。

    嬴政对此,很是满意,道:“采!”

    三皇五帝各取一字合在一起,号曰皇帝,殿中众臣闻言瞬间醍醐灌顶,也都认为很妙,齐齐赞道“采!”

    其实刚才那些备选尊号中已经有这种拼字的答案了,就比如那位建议用“东帝”当尊号的博士,只可惜他带对公式,但却算错了答案。

    嬴政道:“号曰“皇帝”,他如议。”

    刚刚被驳回提案的李斯内心暗想:既然功盖五帝,德高三皇,那为什么不叫五三?

    除此之外,嬴政又下了一个令在场众人都感到震惊的诏令。

    在太古时期,君王们都是生前有尊号,死后没有谥号的,譬如尧舜禹夏启等。可到了中古时期,君王们生前有尊号,死后又有了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在君王或贵族死后,那些臣子们根据其生前事迹对他的评价,或褒或贬,各有不同。嬴政认为此举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之前那个五国伐齐的齐愍王,愍这个字就不是什么好词,使民折伤曰愍,佐国逢难曰愍。

    嬴政轻视一切,他不喜欢别人议论自己,他要的是独一无二的君王威严,不允许别人对他的王权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