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70-80(第27/39页)
还有些不满,他正整理着自己的笔记呢,这会儿还在兴头上。
阮星回却一点都不怵他,将自己手里的平板电脑递了过去。
纸质书还在打印,阮星回就拆分了最前面一个单元的电子书,存到了电脑里,先让阮父看看。
接电脑的时候阮父满心疑惑。
等到真的看到了平板里的内容之后,原本还带着点小怨念的表情就消失不见了。
前段时间学校里的交流会他也是去了的,自觉受益匪浅。
又怎么看不出来这些理论,师出同源。
“这是……”系统?
阮父对阮星回比了个嘴型。
阮星回点点头。
“嘿!这个东西能落到你手里,可真是咱们走大运了啊!”
阮父的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阮星回跟他说过,系统选宿主全看谁能够符合系统的绑定前置条件,两百多年也就遇到她这一个。
阮父不敢想,如果是让海对面的人得到了这个系统,未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东西,你打印了没?我还是喜欢用打印出来的书。”
阮父嘴上有些嫌弃手里的平板,拿着平板的手却没有一点点松开的意思。
“正打着呢,在教学楼那边,不过……”阮星回苦笑,“内容太多了,你想看到全本还要等两三天。”
“乖乖!”
阮父眉毛一抖,家乡话都要冒出来了。
“这么多啊!这可真是……”
“等那边都打印出来了,爸你就和我一起整理一下吧,这么厚的书……连装订都做不到。咱爷俩把它分成几册书,就当做是一个科目下的不同教材看。”
说是分成几册书,实际上全部分完的时候,到手足有四十五本。
为了能够将这些书分得更为合理,阮父和阮星回这两个月的时间,几乎什么都没有干,没日没夜地浏览着书里的内容。
书太厚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只是对书籍的大致体系过了遍眼,分册都是按照细分目录来的。
等到从厚厚的书堆里抬起头,时间都已经走到了期末考试之前。
桐山里早就已经飘起了大雪,阮星回偶尔出去一次,都能看到学校主干道两边堆起的足足一人高的雪堆。
就连学校的小树林里,雪层也能埋到成人的大腿高度了。
这段时间父女两一心扑在书上,自然是没有时间和心思去忙别的事情。
家里里里外外的大小事务都是阮母一手打理。
也幸好她的眼睛已经康复了,不然两人也不敢这么投入地去准备这些东西。
被分出来的书虽然有足足45本,看起来数量不少,实际上每本的厚度依旧不可小觑。
因为只是初步拆分,两人只是用相对笼统的方式将书分出来,还有很多地方完全可以更细化一些。
就比如最上面的这本《教育心理学》,里面所涵盖的内容就足足覆盖了学生从启蒙一直到脱离学校进入社会的所有阶段。
按照这个世界的教师评定方法,不同学段的老师只需要研究学习自己所负责的学段就好了。
而这样的问题还不止存在于教育心理学这一本书上,几乎每一本都可以这么分。
虽然这么一样样地分下来,书籍数量还是特别多,但至少已经像是师范学校里学生们本硕七年的教科书的数量了。
只是书确实是分了个大概,怎么和教育局的人说还是一个问题。
他们这边这么全面的资料,一看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整理出来的东西,也不是学校里的这几十个老师能够总结出来的。
阮星回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不过她空闲的时候已经想好了。
所以当初步整理结构出来以后,她就拨通了师友逸的电话。
这两个多月,师友逸每周都要给她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阮星回每次说的都是快了,马上,不远了,但每次都没有一个准信儿。
足足半个学期都过去了,师友逸都忍不住开始怀疑,阮星回不会是在糊弄他吧?
就在他终于忍不住,想要到学校实地考察一下情况的时候,阮星回突然一反常态,给他打了电话。
接到电话的时候师友逸刚刚结束了一场会议,回到办公室后还没有来得及稍作休息。
原本这个时候接到电话他应该是不耐烦的,可是他看见了来电显示。
顿时那一丁点的烦躁也消失不见了。
“阮校长啊!你可算是舍得给我打个电话了!”
电话刚一接通,师友逸半是埋怨半是开心的话就说出了口。
阮星回也知道自己鸽了他那么久,怨气肯定是有一点的。
不过她现在手上有书质,不怕他生气。
“资料整理好了,随时可以办新一次的交流会!”
阮星回这边给师友逸打电话,阮父那边也没有闲着。
他们新整理出来的书里,父女两人一致认为那本《教育心理学》最为重要,也更能惠及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所以在综合判断后,两人决定先将这本书细化拆分,弄出一本《中学教育心理学》来“交差”。
这些书是不可能一次都拿出去的,两个月的时间搞出来一本,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阮星回这边打电话,那边阮父就已经动手开始整理资料,随时准备交差。
果然,阮星回这边刚刚说过资料整理好了,师友逸就在电话另一头拍着桌子。
“好!好!你们等着!我这就过去!”
这话可把阮星回吓了一跳。
现在天都已经黑了,师友逸要过来的话,到学校都要后半夜了,再加上要走雪后的山路。
不行不行,风险太高。
可师友逸半点都不觉得自己这样的操作有风险,执意要来。
阮星回只好祭出“书质”,威胁他,如果他敢今天半夜过来,想看书就等明年,这才勉强劝住了这位任性的领导。
倒不是师友逸大惊小怪,而是星空中学上次的交流会产生的作用,已经在学生们的身上表现出来了。
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参与学习的老师们将自己学到的东西逐渐实践,并且传播给身边的其他老师。
因为师友逸的要求,这些参与活动的学校,最近两个多月的时间,每两周就要考一次试,好观察学生们的具体成绩变化。
高频考试带来的就是对于学生们成绩的直观感受。
每个学校参与了交流会的老师,所负责的班级和科目,成绩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要知道这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参会的90名老师,直属的班级在对应科目上都有这样的进步。
甚至有些兼任了班主任科目的老师,还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