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180-190(第19/27页)

,觉得袁术这人再怎么混不吝,总不至于真连家族名誉也彻底不要了。

    可这一封信是连带着送信人被一起逮住的,再没有了让袁绍怀疑个中真假的余地。

    他狠狠地捶了一记桌案,“不能再放任他这么下去了!”

    不解决掉袁术,天知道他还会折腾出什么见鬼的情况来!

    要不是现在北面还有个公孙瓒需要应付,袁绍都想自己亲自领兵直下豫州。

    许攸在旁开口建议道:“曹操刚得到了兖州牧的名号,总该为明公分忧的。”

    袁绍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皱眉回道:“他可以用自己还未掌握兖州全境来说,自己不会仓促出兵。”

    许攸摇头:“不!要的就是他这个理由。他出不了兵无妨,提供些出兵的粮草助力总是没问题的吧?明公是否忘了,当年的成皋虎牢关之战,胡轸和华雄可不只是曹操的部下杀的。”

    兴师讨董的虎牢关之战,对袁绍来说,不能算是什么光辉的历史。

    尤其是在破关抵达洛阳后,他还一度被乔琰指着鼻子痛骂。

    但想想当时的场景,袁绍隐约猜到许攸的意思了,“你是说——刘备?”

    胡轸是死在曹操的部将曹仁手里的,华雄却是死在刘备的部将关羽的手里。

    此等猛将,便是袁绍见之也有种见猎心喜之感,绝不会将其忘掉。

    这也正是为何,他在给曹操这个兖州牧的位置之时,还想到过刘备和张邈二人,觉得他们都是兖州境内的不安定因素。

    只是未曾想到,才过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要试着扶持刘备来对付袁术了。

    不对!

    按照许攸给他的建议,是让曹操在收拢兖州地盘之余,扶持刘备来对抗袁术。

    而声讨袁术的罪名已经摆在眼前了。

    对当今天子不敬,又勾结幽州叛贼公孙瓒,无论是哪一条,都足够让袁术成为被声讨的对象。

    许攸又道:“明公所要付出的可能只是一个诸如荡寇将军之类的名号,却可以立刻获得一支攻伐袁术的队伍,若能胜,可为明公除掉一个心腹大患,若不能胜,也能一面拖住袁术的脚步,一面削弱曹操的物资,何乐而不为呢?”

    “我观刘备此人颇有大志,不似屈居于曹操之下的样子,此消彼长方为正道。”

    袁绍闻之心动不已,却还是又问了一句:“倘若刘备攻下了袁术占据了豫州,与曹操各处一州又当如何?”

    许攸笑了笑,反问道:“明公难道忘记了刘备的出身吗?”

    出身?

    是了!

    刘备自称汉室宗亲,那么如若刘备当真脱离掌控,只需要以天子的名义令其回返邺城便是。

    乔琰可以不认邺城天子,是因为她手中有先帝的清君侧诏书。

    可刘备连那个济南相的位置,都是从邺城天子这里获得的,如若再加上了一个荡寇将军奉命讨贼的名号,他将更加需要按照规则来办事。

    所以他就算击败袁术进驻豫州,以袁绍手中的筹码也能对他做出足够的限制。

    刘备他根本不足为虑!

    想通了这一点,袁绍立刻拍板做出了决定。

    在这一点上便能看出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之间的差距了。

    袁术以袁绍出身作为攻讦之处,虽会给袁绍留下点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黑料,可从本质上来说,这并不会对袁绍造成根本性的打击。

    但袁绍这一出手,却是一连串的重磅行动。

    首先就是去年为袁绍写过痛斥董卓檄文的陈琳,将手中的笔杆子调转指向了袁术。

    比起袁术这种造谣式泼脏水,陈琳这一通疾风骤雨的讨逆说辞,那可真是……要换了曹操在对面,头风病都要给气好了。

    袁术却最多无能狂怒,再痛骂几句袁绍乃是袁氏家奴而已。

    而后便是袁绍按照许攸所建议的那样,以济南相刘备为荡寇将军,负责征讨叛逆之臣袁术,由兖州牧曹操提供军粮军械供给。

    这一出安排……

    哪怕袁术在先后吃了这些教训后,怎么都要收敛起几分自己的张狂脾性,好好启用自己麾下的纪灵、乔蕤等将领,征询阎象、袁涣、张承等人的建议;又哪怕袁术凭借着自己在汝南的根基,必定不会让刘备这样快得手——

    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短时间内袁术是没有这个多余的空闲给袁绍找不自在了——

    而在此时的凉州,乔琰已在送别跟她紧急辞行的刘虞。

    公孙瓒的突然兴兵,何止是让坐拥青州、冀州的袁绍甚为不安,也让收到消息的刘虞心急如焚。

    先前乔琰劝他,未知局势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落入公孙瓒的陷阱,为之擒获,刘虞还能勉强坐得住。

    可等到具体的战况消息经由代郡送入相邻的并州雁门郡,又通过并州送到凉州后,刘虞觉得自己必须折返回去了。

    “烨舒不必劝我!如今公孙瓒看似只手握六郡,可乐浪玄菟二郡孤悬在外,他随时可取,涿郡未下,也只是为了和袁本初之间保留一个缓冲地带,真正还属于大汉的幽州只剩下了上谷郡和代郡,以我儿的本事绝无可能守住。”

    刘虞话说到此,脸上的懊悔之色一闪而过。

    他后悔的并不是前来凉州劝阻乔琰进军。

    他已在此地见到了大汉少见的羌汉和睦景象,这其中或许也能给他算上一份功劳,对他而言已属无憾。

    他后悔的是自己没能因为对公孙瓒存有足够的戒心,而太晚回返幽州。

    若他早回去一些,公孙瓒是不是就没有兴风作浪的机会了?

    “我不是要劝刘幽州避让危险,我只是在想,是否要派人协助于您。”乔琰说道:“您应当知道,代郡太守王季道乃是我麾下护匈奴中郎将王叔优的胞弟,幽州的护乌桓校尉乃是我上郡从事令狐孔叔之父,幽州与并州既同为边陲之地,本当守望相助才是。”

    所以,刘虞要走无妨,她得再搭一把手。

    刘虞知道,现在也不是跟乔琰客套的时候。

    别看袁绍现在因为公孙瓒的势力骤然扩张而对他起兵相迎,但幽州环绕渤海的特殊地形,已经注定了袁绍不会深入追击,顶多是要保证冀州边境的安定而已。

    若要从公孙瓒手里收复幽州,还得靠刘虞自己。

    可刘虞与公孙瓒共事多年,清楚对方用兵的本事。

    光是靠着他仅剩下两郡的地盘,以及刘和手下那些被公孙瓒撵着跑的部从,绝无可能做到击败公孙瓒。

    他还真得依靠并州军的援助。

    不过他也忍不住小声问道:“烨舒发兵相助,当真不会有碍于并州民生?”

    乔琰无奈地笑了笑:“有压力自然是有的,可比起幽州落入贼子之手,吃力些也无妨。”

    “我部将中本有一位是玄菟郡人,可惜他因是董卓部将,被我派去重走丝绸之路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