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7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70-280(第15/24页)


    周瑜看着面前这个特殊的灯笼,沉吟许久。

    或许,他需要给笮融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对手,这个对手又最好不是鲁肃或者陈登这种精明之辈。

    他的脑中很快闪现过了一个名字——

    张懿——

    而当周瑜对着这灯笼做出此等决断的时候,在高邮县城不算太远位置的一处村寨里,也有两个人正对着面前的一只灯笼。

    在桌上烛火映照出的微光中,照出了两张同样秀丽的面容。

    当然,因为她们此时身上穿着的都是男装,或许该当叫做俊秀才对。

    这处村寨中的一片房屋是她们以收山货的名头租赁下来的,四周又有下属把守,说话便不必有什么顾忌。

    乔岚朝着从东海郡赶来的乔亭说道:“亏你能想到用这种方法来给笮融经营形象。”

    这飞灯或许还可以有个说法叫做孔明灯,正是在几种改良纸先出现在并州的时候被诸葛亮折腾出来的,但刚一出现就被乔琰给扣了下来。

    毕竟长安新路的展示和那论酒会上需要展示的东西已足够多了,不需要再横空增添出来一项。

    像是孔明灯这种可以用作信号灯的东西,难保就会在什么时候用来给敌方一个惊喜。

    不过乔琰想了想,还是将此物的用法告知了乔岚和乔亭,以便她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发出求援信号。

    现在用在了此处,倒也未尝不是一种门路。

    乔亭回道:“姐姐也不差,在发觉有人追踪明灯降落地点而来后,对他的身份做出了判断,把其中的一盏灯留给了他。”

    这盏灯可以落在笮融自己人的手里,可以落在周瑜或者张懿的人手里,也可以被她们直接收走,却绝不能落到陶谦或者祖郎的人手中,若是如此的话,这就和她们的目标相违背了。

    放孔明灯升空的举动意在往笮融的身上加注筹码,以及将陶谦给诱骗入局,可不能让他们发现这其中的秘密。

    这两姐妹话说完就相视一笑。

    徐州的局势盘根错节,涉身其中的势力不一定很强,却尤其多,然而她们凭借着此举先一步打破了平衡。

    而既然这一步并未走错,就是她们该当进行下一步行动的时候了。

    乔岚还得赶回射阳郡,以确保张懿此人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在这出乱局中。

    反正她先前离开射阳所用的理由是采购山货,现在也正好是采购完成之际。

    乔亭则需要重新返回东海郡,以便更好地盯梢陶谦的举动。

    或许,她还需要再从中推波助澜一笔。

    姐妹两并未多言,就将在附近编织灯笼和糊纸的痕迹给彻底抹去了,而后北上折返,就仿佛此地只是有一个寻常的商贾收了一批货物,现在货收完了,当然没必要留在这里。

    但她们此举对徐州而言,却无疑是在平静的水波中砸出了一道暂时不能平复的波澜。

    也就是在乔亭回返徐州后间隔了一日,那广陵郡浴佛会上所发生的情况,就被送呈到了陶谦的面前。

    有点意思的是,笮融这人还没有蠢钝到家。

    这条消息并不是说,笮融这位佛宗的代言人得到了佛祖的庇佑,出现了神佛显灵的情况,而说的是——

    仰赖于陶谦给佛教在广陵郡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环境,这才出现了神迹现世之说。

    这句话中,笮融这位中间人的作用依然没有消除,却将相当一部分功劳归结给了陶谦。

    笮融能传递佛经教义,将自己的势力发展到这个地步,也能得到陶谦的信任,让他督办运粮,总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他因那意料之外的奇观而膨胀,拉拢麋竺的举动也大胆,却还没敢直接和陶谦叫板。

    何况,他也在这出意外到来的时候,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对他来说何止是进一步收拢人心的机会,更是另外一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此时对着陶谦低头,不过是……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广陵浴佛会……”陶谦看着前来报信的下属,问道:“那明灯千万浮于空中的景象,确实是你亲眼所见?”

    “正是。”下属肯定地回道。

    不能怪他人在广陵的时候眼见这景象一惊一乍,也跟着倒头拜了下去,更不能怪他在回返东海郡跟陶谦报信的时候,还有些没彻底缓过劲来,毕竟此前也从来没有人告诉他,若是将灯罩的上方封口,这个灯又足够轻的话,点火加热所产生的热气可以直接将这盏灯给带到空中去。

    他只觉得那笮融虽然排场大得令人咋舌,却还是真有些本事的,何况对方也没将这个功劳全部大包大揽到自己的身上,似乎还能算是陶谦的忠诚下属。

    他问道:“府君是否要让笮融回东海郡述职?”

    陶谦沉思了须臾,回道:“也好,让他回来一趟。”

    虽说像是张角的太平道这样的东西,早在八年前就已被当场揭穿并没有这么神异,陶谦在启用笮融的时候也并未将佛宗当做一回事,只以为此道不过是驾驭民众的一种手段而已,但真听到这种神异之事发生在自己治下,还是得了人亲眼验证的,总难免要对其生出几分希冀来。

    陶谦如今寸步不动,难道是他真的不想动吗?

    大概不是的。

    要是能让自己回到年轻人这样的体力,又或者是能让他的两个儿子稍微争气一点,陶谦是绝对不会拒绝向着神佛恳求的。

    若那笮融真随着诵读佛经通晓佛理的深入,到了能和佛祖直接沟通的地步,陶谦也不免会生出一点小心思。

    但还没等他让人将这个消息送出,交到笮融的手中,他就在东海的郯县郡治听说了些风言风语。

    广陵浴佛节的佛祖显灵之说传到徐州的其他郡,动了“走捷径”心思的何止是一个陶谦,还有徐州境内的其余百姓。

    眼看再有那么一月便是秋收,有亲自瞻仰佛祖光辉想法的,便个个盘算着尽快往广陵郡走一趟。

    虽说往来一趟要耽误不少时间,因浴佛节已过,很可能也不会再出现佛祖显灵的景象,但求神拜佛这种事情总还是要自己来做的,没有让被人代劳,甚至是等着佛祖上门这样的道理。

    此可谓心诚则灵。

    陶谦:“……”

    虽然说这些黔首不可能会知道,他还真的是这么想的,但这句话听起来实在像是在内涵他。

    他转念又一想,对于笮融能沟通到佛祖这件事情,他眼下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的。

    这样说来,让笮融回返郯县述职,顺便对着景象做出一个解释,可能是简单粗暴了一点,甚至有得罪佛祖的可能。

    ——如果确实有佛祖的话。

    所以这些人的话也不无道理。

    他斟酌着说道:“罢了,还是由我亲自往高邮走一趟吧。”

    他又吩咐道:“多带上一点人。”

    若是笮融那沟通神佛之说是真实存在的,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