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50-60(第42/51页)
用词尖锐:“说得好!三司,疑罪规定我一时半会我还没理解。你们可以先说说为什么先入为主认定孔睿他们不能当证人?你们三司就这么办案?是督察院、刑部、大理寺部门有问题,还是你们这些当官的有问题?”
把部门拎出来了,我看哪个文臣还敢官官相护,为了所谓的文臣颜面!
定国公就差把这话直接写在脸上了,他起起伏伏多年被锻造出来的一双锐眼,是当众毫无顾忌的从阁老开始横扫过去。
首辅董阁老迎着似鹰隼一般,锐利甚至还明亮的眸子,瞬间觉得自己被灼了眼。他哪怕劝帝王要大局为重循序渐进改革,可眼下定国公率先开了口让三司依旧公正严明了,那他……他也实实在在没脸开口说话啊!
因为他也先入为主了。
因为他甚至也带着些高傲,认为这场登闻鼓是“入阁斗争”一环被无辜牵累的苏敬仪一行人不愿意当靶子,从而进行反击。
所以将这案归咎成政治案件。
如何裁决都由帝王旨意。
是万万没想到苏敬仪还真对得起第八名的成绩,是直接用法,是“规规矩矩”要求按着法律条文来办事!
甚至还如此精通法律,甚至会运用法律!
像个成熟老练的讼棍!
以致于原先所有的万千揣测,原先琢磨出来的官场分寸都在苏敬仪这“愣头青讼棍”的攻击下显得可笑至极!
连首辅阁老都闭嘴不言,一副羞愧无地自容的模样,其他朝臣见状自然也不愿开口出列,替三司多说一句回旋的话语。甚至某些人还恨不得暗中许愿左都御史干脆去撞柱来个以死明鉴得了。毕竟言官谏臣嘛,死谏很正常。
或许只要闹出人命来了,这事或许才有回旋余地呢?
否则三司一个比一个从今后没脸在朝堂开口说话了,公信力威信力荡然无存!
一直警惕文臣的镇国公敏感察觉有些人神态不太对劲。当即他凝神运功,拿出战前对战的全部精力来,边开口扬声道:“定国公,您少说一点了。这大兴县考生一半是文臣家的崽,是三司同僚孩子。大家平日上朝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是情谊。按着他们开口的利害关系人逻辑来看,这三司说起来也得避嫌啊!”
家里孩子参加县试的文臣们听得如此直白,将矛头对准“考生家长”的话语,心中咯噔一声。他们眼下甚至看都不看去看被告区一眼,唯恐看到自家孩子。对于他们而言,唯一庆幸的便是碍于人情,才让自家子弟下场。
简言之,罪魁祸首不是他们。
而是翰林院而是黎阁老为代表的东华书院!
与此同时,武帝似笑非笑的看向三司。
迎着帝王横扫过来的冷戾眼神,就差直说“保三司权威性,是贪官污吏徇私舞弊毁律法公正的”的眼神,大理寺寺卿一个颤栗,拉着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一起跪地。
互保没审查到位这事,他们也的确有错,倒不如痛痛快快认了错。毕竟三司没了权威性,可皇家有了权威性。因此也算变相捍卫律法尊严。
倘若此刻还显摆言语能耐,那恐怕三司今日后都直接没了!
“皇上臣等有罪……”大理寺寺卿结结巴巴开了口:“是……是臣等斗胆以为八议……”
武帝听得“八议”一词,听得自己心中猜测成为现实,当即连脖颈都黑了。
他直接拍了一下龙椅扶手,豁得一下站直了身,真正居高临下的俯瞰着三司,俯瞰着朝臣:“按律主审呢!你们三人作为主神官吏,下跪认错。岂不是在百姓眼里,更是在揣测上意!更是让六人遭受泄题的控诉,从此后再也无法澄清?!是彻底琢磨着泄题成为疑案,跟随他们一辈子,无法盖棺定论?甚至成为后人研究大周律法的一个案例?让后世的百姓都质疑大周吗?”
迎着这一声声明明确确的质问,明明确确带着帝王滔天怒火的质问,大理寺寺卿以及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直接心都跌入深渊中了。
这回他们是真的要死了!
早知道如此,先前知道状告全部考生时,就……就不用琢磨着官场一词。而是严格按着流程来了!
刑部尚书想着,尤为恼恨自己!
他原以为苏敬仪一行人敢状告所有考生,那只是出口气而已,只是帝王出口气敲打朝臣而已。
没想到却是让自己沦落如此境地。
可若是让他一个人顶了个这个罪,他可不信左都御史这个野心勃勃的!此人没准反手将证人数量这事也反手扣在他身上。
不想连累家族子弟死得那么惨,刑部尚书只能连连磕头:“是臣先入为主,为严格按着律法规章办事。”
大理寺寺卿也跪地开口:“求皇上明鉴,我等审判……”
瞧着朝臣们一个个的开口跪地,一副在诉说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架势,百姓们却是怒不可遏着。毕竟他们不傻啊,皇帝的话语就显得他们好像没有脑子一样,任由这些贪官污吏糊弄!
要知道他们可是京城百姓,天子脚下的百姓!
证人区中百姓敢来“凑”热闹的,又敢于作证的,胆气眼见也算有几分。见状第一个站出来作证的张三便直接跪地高呼起来:“皇帝老爷明鉴,草民张三虽然是老百姓,不认字。但我张三自认为不是个傻的。这官老爷不按着规矩办事啊!那苏贵人说什么疑罪我听不太懂。但皇亲侯爷们,能够作证的,结果他一句话直接不能作证。这点我听懂了。”
带着些口音的话语,突兀又有些理所当然的响彻公堂。就连武帝都颇为讶然的看向了开口的百姓。
朝臣们更是惊骇的瞳孔都要瞪出来!好几个心里有鬼的文臣差点刁民骂出口!
这三司和武帝诉请,有各种服软架势。武帝对三司的处理很有可能就关系接下来的“被告”们,因此也算审判关键期!
一个刁民冒出来算什么东西?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武帝却是对此面色和缓了一分,缓缓抬眸看向证人区,“你是叫张三,卖粥做点小本买卖的?”
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还记得他这样的小人物,张三惊喜的连连磕头:“是,草民是叫张三!草民自问真不傻,不会被骗的。这贵公子说得这样义正言辞,让其他人哑口无言的。草民虽然不认字,但草民卖粥做买卖的,还经常去贡院门口卖,也能跟那个孟母三迁一样,有点文化气。”
其他人见状,也有跟着跪地开口的,是亢奋无比的,喊得撕心裂肺:“皇上明鉴,这证人作证有那么多规定,小老儿今日是开眼了。草民虽然没读书,但我王有田也不是个傻的。我也是走街串巷这么多年了,什么花样子都记得住,所以也能记得住规矩!”
怕帝王觉得他们百姓很傻,王有田张口麻利的重复道:“八十岁以上是因为年纪太大,怕人老糊涂了;十岁以下太小的,怕不懂事。这生病的,怕病糊涂没明白情况所以也不能作证。这种法律规定,想想也觉得有道理的。我一发寒也头昏脑涨的,两个平日宝贝不行的孙子吵闹不休,我都分不清楚哪个是哪个,甚至还生气想揍他们一顿。”
诉说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王有田铿锵有力做总结:“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