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50-60(第45/51页)
则脑子里一回想庄稼是如何种植出来的,那……
沉着脸,憋住自己脑子回想的种田步骤。武帝面色沉沉,开了口:“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怎么,苏敬仪就不知道你们另眼相看,非得一次次的提及三年前吗?他是之前十年去当野人了吗?不懂任何为人处世之道?目不识丁在诸位爱卿眼里,连人都不配当吗?”
百姓们义愤填膺,愤怒的开口:“皇上明鉴,我们也懂礼的!”
苏敬仪闻言飞快做自己陈情的最后收尾工作:“皇上明鉴,我朝律法完备至此,故此小臣斗胆,是需要执行律法的人,宣传律法的人。有道是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今日当着天下百姓面,都可先入为主。我等作为八议勋贵,求个公道尚且如此艰难,那其他百姓呢?”
“孔孟之道府州县皆设有官学,免费教导。小臣私以为,也要选择些民间百姓需要的,与他们日常生活细细相关的律法典籍,让县学的夫子让县学的学生们去民间宣传教导百姓。诸如买田地。这虽有官方机构,有官方契约,但百姓们总得知道自己名字如何写。而不是单纯的按个手印。”
说着,苏敬仪甚至狠起来连自家旧账都翻了翻:“昔年苏家治家不严,家父因此被贬官,从而重新奋斗。但他也以此为鉴,对我进行教导。我等梳理相关罪证,便发现仆从侵占良田,都是选择目不识丁的百姓,直接威压他们按手印,大多契约上无签名!按律这样的合同是不完善的,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真正合同成立要姓名与手印齐全。但大多官吏讲究个民不究官不举,稀里糊涂就应付了事!”
“故此小臣认为应当让百姓们知道些律法规矩,尤其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农田、房屋建造租赁等等相关的律法!”
百姓们听得如此简单易懂的说法,垂首看看自己的手指印,再看看苏敬仪,全都炸了:“按……按指印和名字要一起?”
“这……这什么叫民不究官不举啊?”
迎着一声比一声茫然的质问声,武帝缓缓吁出一口气,不容置喙的开口吩咐道:“传令编写,就苏敬仪你领头,你从百姓中来倒也懂百姓息息相关的律法。就由你领头编写相关律法。日后传令大周让所有拿朝廷粮食俸禄的禀生每月初一十五,在县学外讲授!”
冷不丁领了如此大差事的苏敬仪直接懵了:“皇……皇上……我……我……我才读书认字三年啊。”
“知道粮食什么来,知道一文钱的重要性就足够了。”武帝毫不犹豫且不容置喙的吩咐,“怎么你不敢?”
苏敬仪迎着“你不敢你比你爹还窝囊是个缩头乌龟”鄙夷眼神,深呼吸一口:“回皇上的话,小臣领命!”
小心我拆了“诸法合体”的传统,搞出个刑法民法商法程序法!
闻言原先愤慨不已的百姓们倒是信任的点点头。这……这贵公子可以的,都知道庄稼怎么种出来的!
其他朝臣们见状面色青一阵紫一阵,但谁也不敢说武帝这个认命有问题。毕竟苏敬仪到底也是大周超品荣国侯嫡长子,这乾清宫上本该就有他一席之地!
斜睨似乎还有心思乱琢磨的朝臣,武帝抬眸飞快瞥了眼还在源源不断涌入的被告者们。
扪心而论,这被告数量的确贼多了!
早知道精确一点,比如能够参加五场的考生了!
眼下该怎么合情合理合法呢?
他总不能真让这些小孩子们以后背负泄题的骂名吧?
必须全都理直气壮的,从法理情理上都无人可质疑!
飞速琢磨着,武帝不容置喙的继续开口:“三司也的确有同僚子弟下场,偶尔琢磨人情世故倒是人之常情的。来人,去把司法学院的学生们一个不落的给朕请过来。朕倒是要看看,学生们是不是也染了这些毛病,只唯人情二字,不知道律法森严,不知道公正是什么意思!”
三司吓得一颤,朝臣们闻言也吓得一颤。毕竟这司法学院,除却一半来自全国各地的县尉等人员,剩下的可大多是这律法世家的子弟啊。
所以皇帝是真心想要收拾律法世家?
“还有去把国子监的学生,去把在京备考的举人都给朕叫过来!”被揣测的帝王此刻是在飞速扩展人数,“朕要是要看看,朕的学生们,这未来天子门生们,是不是连律法一词都不懂,都不知道这些规章制度。”
“另外涉事考生的家长,以及三族以内的亲属,师座,在朝的全都给朕另外画个圈子,去站着,你们也给朕避嫌!”
这一声声命令,带着绝对要“广告天下”的架势,所有朝臣们都有些震惊,甚至都有些害怕帝王昔年直接毫不犹豫对外宣传“弑父”之事。若不是当初董阁老用孟子的学说用……
可眼下皇帝是要如何解决?
毕竟泄题这事,的的确确很难用律法来说个清清楚楚啊!
就在不少自觉无关之人还有心思互相暗暗揣测时,武帝还在下令:“等候期间,顺天府尹带队将上榜的一百名考生答卷全都张贴出来。让朕也让天下人看看,是不是除却苏敬仪他们外,其他上榜的九十四人,都是素日有才名的!”
“怎么才名倒是比你们考官还厉害?!”
迎着帝王滔天的怒火,顺天府尹李俊宏倒是手脚麻利的,且也谨慎无比的,立马抬着封存的答卷朝众人展示了一遍,“自打听闻登闻鼓后,下官便下令一直封存箱子。哪怕先前有所指令,但我等唯恐出了错,也没有让封条打开过。”
说罢李俊宏小心翼翼的再一次叩首,恳求道:“皇上,求您开恩,不如像先前查验原告们是否能够适应考棚生火做饭一般,抽取举人们前来验证装试卷的三个箱子是否完好无存。骑缝章、印章、各种文件是否整齐。否则我们也真是有理说不清!唯恐等会张贴后又有质疑,倒不如眼下确保万无一失。”
武帝瞧着如此乖觉的李俊宏,眉头一挑:“许!锦衣卫和三司办案书吏,再抽一批举人。有胆子的,自己拿着名帖报名!”
此话一出,朝臣们神色各异。
但举人们却是毫不犹豫各种积极响应。
三司书吏们颤颤巍巍,有些不敢为主,锦衣卫办案人员毫不客气直接点名。点的都是看起来眉目清正之人,当然从衣服上来区分,是华服和普通青衣儒袍各占据一半。当然介于某些个皇亲太过积极了,也点了一个。
尉迟从军是激动无比,率先站台。听过顺天府尹介绍有关考卷存放规则以及考箱规则后,他弯腰嗅了嗅考箱,点点头:“的确是铁力木,这种材质极重,坚硬强韧,难于加工,唯耐磨、抗腐性强,抗白蚁及其他虫害,不易变形。看款式,还是工部三十年前出的那一批。”
李俊宏看着弯腰猛嗅就差翘起尾巴架势的尉迟从军,“你能分辨木材?”
“我祖父在工部,还是大匠户。我爹又是斥候出身没空管我,所以就把我丢木材里泡着。”尉迟从军笑了笑,解释自己也有些家学渊源的。四书五经不行事,但这种玩木头,他可会了!
其他举人们讶然看着直接开口说自己……自己是匠户、斥候如此“杂流”出身的皇亲。
没错过某些举人一闪而过的鄙夷眼神,武帝面色沉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