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真少爷竟被假少爷逼着科举》 50-60(第47/51页)
…他是真的束手无措了!
幽幽吁口气,董阁老眼角余光瞄了瞄定国公。
就见历经风风雨雨的定国公这一刻是难得喜形于色,甚至直接毫无顾虑的笑出声来。丝毫没有昔年的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谨慎。甚至定国公像是彻彻底底忘记了昔年遭受的打压猜疑忌惮。
定国公虽然早就察觉到有一道目光定定的,跟瞅个望夫石一样瞅着他。可怎么说呢,他就算忍气吞声,他定国公府也忍了大半辈子了!现在好不如容易“高调”一回参加个县试而已,这些文臣还不让他们顺顺遂遂参加。
搞各种小动作,甚至他都隐忍了。
结果倒好反倒助涨了这些宵小气焰,被诬陷泄题!如此精准直接泼脏水!
他要是再忍,要他定国公府从第三代第四代一直隐忍到第七代吗?
倘若如此,在弑一回都又可能了!
因此前尘过往,定国公是完全无视了首辅董阁老的希冀眼神。反正别想着他开口。今日他上台就是为原告争话语权的!
其他破事皇帝自己会处理!
镇国公虽然也注意到了董阁老的眼神,眉头跟着一拧。
虽然他不知道确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董阁老大概就是文人,操心太多!文臣有好有坏很正常,没事要往什么“家丑不可外扬”干什么?
直接捅个干干净净多爽快,捂着才容易爆发问题!像苏家,直接家丑扬干净了,苏从斌也就争口气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自己跟小年轻争功名,还有苏敬仪这性子好得很,有血性,是个好男儿!
发现两位国公都没有“顾全大局”的意识,董阁老怀揣最后的希冀,又看了眼武帝。
武帝这会满目都是直接当众分裂的三司。
瞧着大理寺寺卿还如此机警的以李俊宏贬官升官作为“示好”之例,他没忍住啧啧两声。
像大理寺寺卿这种老油条就该去种田!
腹诽着,武帝是懒得看某个自觉被背叛的左都御史,转眸看向一排顶着个鸡冠就可以去打鸣的原告。
迎着所有人落在他们身上的视线,尤其是落在秦延武身上带着恶意探究的视线,武帝面色沉沉,板着脸开口质问道:“原告,你们对于前后文风截然不同,可最后一场六人文风甚至趋同,这两点可有什么辩解?”
唯恐秦延武年纪小没明白到底指责什么事,武帝是恨不得掰碎了仔仔细细圈画重点。别公鸡打鸣状了,接下来要回答两个问题!
完全不知道帝王此刻心里所想,其他人听得这话,尤其是不少年轻的举人们听得帝王的言语,直接帝王亦也是愤慨至极,也是带着警惕看向原告六人。甚至这一刻偌大的,乌压压的,挤满了快上万人的皇宫广场,倏忽间都安静起来了。
静的落针可闻!
毕竟这声帝王质问以及原告的回答,是切切实实涉及了核心问题——泄题!
因此就连被押进来的被告们,哪怕看不见原告六人神色的被告们也不自禁翘起了脚尖,想要看个清清楚楚,不错过原告神色的变化。
秦延武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注目,紧张的吁口气。而后他便冲苏敬仪一个昂首,示意这个问题他要先回答。
苏敬仪对此自然颔首同意了。吕勉一行人也更没有意见。
于是得到一致通过后,秦延武便迫不及待开口:“回皇上的话,小臣自打报名后就一直在背好词好句。背完之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出口成章,是秦家的小文曲星了!”
如此废话一出,顷刻间广场都活像是油锅,噼里啪响的沸反盈天。武帝瞪眼秦延武示意人好好回答后,一抬手。
当即训练有素的侍卫扬起代表帝王权威的静鞭,朝地上啪啪啪的抽打。
有道是“四声万岁响连天,三下静鞭人寂静。”这静鞭挥舞在地的发出的巨响一出,自然十倍甚至百倍威杀惊堂木,也让哗然声音瞬间戛然而止。
偌大的广场这一刻诡异的,死寂,唯有静鞭的余威回旋半空,还不曾彻底消散。
苏敬仪亲眼目睹封建时代实实在在传说中的“清场”杀后,止住秀祖宗这些寒暄嘚瑟的话语,朝吕勉一行人看了看,又带着些安抚看看秦延武小朋友。
秦延武憋着委屈,点点头。
见状苏敬仪微微吁口气。不是熊孩子,就值得他为曾孙孙鼓掌打call了,以后肯定要把曾孙孙送上高位!
暗暗给自己收个养成股后,苏敬仪领头,侧身看向翰林院所在的方向,“让我们一起感谢翰林院!”
闻言,原告一行人齐齐一鞠躬!
见到这一幕的众人:“……”
武帝吸口气。这可忒送丧的架势了!苏敬仪不愧是流浪小混混长大的,可忒损了!
与此同时冷不丁被点名的翰林院吓得直接一个激灵。本就心里有鬼,本就精神高度集中的翰林院吴院士见状是直接尖锐的喊出了声来:“你们莫要胡乱攀咬!”
因过于讶然甚至到最后还破了音,以致于整句话都显得有些刺耳。让在场的众人齐齐面色一变,神色幽幽的看向吴院士。
“怎么会是胡乱攀咬?我曾祖母,我祖母,我娘诰命!”苏敬仪一脸恭敬状,又朝人缓缓一弯腰,声音虽然相比先前略低哑了些,却也是维持着字正腔圆:“我曾祖母更因为守寡抚养我祖父有功,故此先帝爷另赐嘉奖!这些可都是贵院起草的。《大周职官律》规定的啊!”
说着苏敬仪感觉自己喉咙有些用嗓子过度的沙哑,轻轻咳了两声。
说真的,这没小喇叭小蜜蜂,还不给口水喝,真是限制他发挥了!
见状秦延武积极举手。
苏敬仪看眼年龄为大瞅着最为靠谱的吕勉,见人颔首。当即毫不犹豫请秦延武小曾孙上台解释圣旨。
“民间说法都叫圣旨,可圣旨按着《大周诰》规定其实有诏、制、诰、敕、谕五类!”秦延武迎着哥哥们和苏敬仪信赖的目光,是昂首挺胸,道:“诸位大人,以及前来的百姓们都莫急,听我耐心说完!”
强调一句后,秦延武完全不去看众人什么表情,是抬眸看向了乾清宫,看向了代表至高权利的大殿,忽然间觉得自己有种成熟稳重的苍桑感了。模仿着自家曾祖的口吻,秦延武捋了捋不存在的胡须,一字一字:“诏乃是最为正式的、公开的也是最最最最最具有效力的圣旨。多用于朝廷要务,国家大事。因此流程规定特为详细。一般而言由五个步骤,朝臣商讨,帝王决断颁下口谕;翰林院编修草拟圣旨;阁老批阅草拟的圣旨;经过阁老们认同后请帝王批阅。帝王同意翰林院写正式的圣旨,若不同意者返回重新草拟!”
朝臣们听得这似乎都懂的流程,神色带着不耐。但百姓们尤其是证人区的百姓们却是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目光带着些崇拜看向秦延武。
这武勋家的孩子啊,才八岁就这么厉害,教养的落落大方,气度从容的,真是小文曲星下凡,不,是文武双全郎!
武帝本静静看着自己算看着长大崽嘚瑟的,因此自然也注意到了百姓们看向秦延武,双眸蕴含着希冀与寄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