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5.025(三合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5.025(三合一)(第4/5页)

眼见女儿此刻正值身份飞升的要害关头,杨氏又不愿意在此时给她泼冷水。

    “阿娘可还记得去岁我让你留意的事?”

    “啊……”武媚娘一开口,让杨氏连忙收回了思绪,“我记得此事。”

    固安县公崔敦礼那头,她是去走动过两次的,对方显然也从方今朝堂局势里看出,武氏已再不是往日可随意看轻的角色。

    若有明哲保身之法,确实不必强求冒尖,免得落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此事在早前就已被杨夫人告知于媚娘了。以他近来在废王立武事件中做出的缄默不语表现看,他将此道奉行得很是不错。

    那么媚娘所问的便应当是后一件事了。

    “自你父亲被追封为并州都督,登门往来的人确实多了不少,但……大多是些京中小官。”

    武媚娘颔首,并不奇怪这一点。

    那些自恃身价的高官,在反对李治将她册立为皇后的时候,不止一次攻击于她的门第。

    哪怕陛下在去年有意提高了武德功臣的地位,也没能改变这一点。

    便更不必提和杨夫人有所往来了。

    杨夫人也当然不可能住到崇仁坊这样的地方去,那么平日出入所见到的人也就同样有限。

    不过没关系,她现在要的便是小官。

    武媚娘问道:“态度上最为亲近的是哪一位?”

    杨夫人想了想,答道:“是御史中丞袁公瑜。因同住一个里坊的缘故,他的夫人时常上门来与我做个伴。”

    武媚娘道:“那么劳烦母亲替我转达一条消息给他。”

    她随即附耳低语了两句。

    杨夫人面色遽然一惊,迟疑问道:“当真要如此做?”

    武媚娘语态从容,“此事乃是陛下授意,若不然我敢擅做这样的决断吗?”

    她继续解释道:“方今局势,正处此消彼长之时。陛下已先贬柳奭,后禁足皇后与太子,再有过激举动,反而容易令有些人意图拼个鱼死网破,倒不如以点破面,令愿意声援陛下之人再看清楚一次陛下的态度。”

    杨夫人咬了咬牙,“好,我去做此事。”

    或许是因身负重任的缘故,她今日便没这个心情在宫中长留用膳了。

    只在离开前,她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媚娘的三个孩子,低声自语道:“是该拼一把才好……”

    连带着尚不能言语的六郎都被她抱起了一回后,她这才告辞出宫。

    在小半个月后,这长安城中便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长安令裴行俭认为,陛下若要立武昭仪为皇后必是灾祸之始,于此事上多有妄言。

    甚至意图召集几名同样有此想法之人,一并求见褚遂良,为反驳陛下建议的一方多加筹码。

    御史中丞袁公瑜“不知”在有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于朝中主宰意见的情况下,该当如何将谏言传达圣听。

    于是将此事通过夫人的门路潜报给了杨氏。

    杨氏匆匆进宫告知了武昭仪,又由武昭仪将此事汇报给了陛下。

    随后的发展便很合乎常理了。

    按照天子该当有的脾气,李治可以允许众人在朝堂上发表意见,却绝不允许有人在反对于他举措的同时,还在暗地里做出这等举动。

    褚遂良等人高低也是个宰相,尚有对着陛下直言劝谏的底气,可裴行俭便没这等保障了!

    被检举揭发的裴行俭直接被从长安令贬斥为了西州都督府长史。

    西州西州,顾名思义,自然是在边地西疆了。

    “裴行俭是个人才,可惜是个有点认死理的人才,眼下先将他贬官出去,倒能起到一番杀鸡儆猴的作用。”李治看着面前正在教阿菟认地图的武媚娘,问道,“不过为何媚娘建议将他贬往西州?”

    以大唐疆域之广,东南西北无处不可贬。

    他虽隐约猜出了武媚娘的用意,却还是想要亲自听听她的想法。

    “陛下这是要考校于我了。”武媚娘笑了笑。“那我便好好答上一答。”

    “其一,正如陛下所说,裴行俭乃是个人才,既是人才,便应当先放去最缺人的地方。西北边地各族杂居,混乱多时,现如今将领的数量已不在少数了,却缺几个能在此地吃得开的文官。裴行俭明经科出身,又做过长安令,不正是个得用的人才吗?”

    “其二,我听闻贞观年间苏定方苏将军便对裴行俭的军事天赋有所看重,对其多加传授。苏将军正在西域,倒不如再成全这番师徒名分。以妾看来,裴行俭这体格是没本事变成第二个裴行俨了,但若能为陛下培养出个儒将,不失为一件妙事。”

    “至于其三嘛……陛下是要让人看到个态度,又不是真要失了百官之心。现如今这份处置便恰如其分。我想陛下近来,应当能听到好消息了。”

    这三条理由足以看出,媚娘或许早年间没有这个条件接触到朝堂事务,但她洞穿全局的眼力已随着地位的上升越来越出众。

    只是让李治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发表意见呢,坐在媚娘前头的阿菟已是卖力地鼓起了掌。

    李治好气又好笑,“你听得懂你阿娘说了些什么吗?”

    清月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

    她就算听得懂,以她的年纪这会儿也该当说自己听不懂。

    但有一句话,她是可以在现在回复的,“阿娘说的肯定对。”

    李治:“……”

    算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儿说的也不算错。

    西州这地方,确实是裴行俭目前最好的去处。

    正如媚娘所说,若是能让裴行俭因为这趟贬官而有所得,那便是赚了。

    老一辈的将领里,尉迟敬德和李勣已退下战场,程知节年岁渐大总有力不从心之处,苏定方到底也已年过五旬。

    年轻一辈的将领里,李治数了个遍,发觉其中竟有大半都是外族将领,这听起来着实有点不像话。

    不过暂时还能压制得住他们,不到急需解决这问题的时候。

    反倒是在将裴行俭自长安贬官丢出去后,这漩涡之中的下一步变化,对于李治来说才更为重要。

    敌方的势力削了一步,该我方前进了。

    李治揉了揉额角,“媚娘,那你觉得,我们这一方的援助,会在何时登场呢?”

    武媚娘答道:“最迟半个月后吧。”

    反正在此期间,李治也不愁没事情做。

    今年的关中雨季,还是太过漫长了些,让人总有些回到了去年的错觉,又该排查水患了。

    清月望了望窗外,遗憾地叹了口气,她今天也得窝在殿里了。

    ------

    同在长安城之中,李义府也正在望着窗外的雨丝出神。

    去年的雨季,当万年宫中众臣随同陛下一道受困于山中的时候,他主动请缨,和薛仁贵一道下山处理洪灾后续。算是在来济等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