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230-240(第30/32页)

底并入大宋版图的就是木征的地盘。

    可能大宋的动作太明显,青唐吐蕃那边终于稳不住了。

    不等王韶派兵去接收武胜军,木征派兵打了过来。

    在木征派兵攻打武胜军的同时,唃厮啰正儿八经的继承人董毡也动了。

    结吴叱腊归附大宋,他扶持的傀儡首领自然也跟着归附大宋,董容和西夏的联姻中断,董毡却趁这个时候让他儿子娶了西夏梁太後的女儿和西夏结盟。

    武胜军是西夏入洮河要路,之前在吐蕃手上党项能忍,落到宋人手上就是断了他们通往熙河的交通。

    一军之失,後患无穷。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虽然董毡前不久才率兵攻入西夏境内劫掠部落焚毁城池差点打到兴庆府,但是不耽误他们发现共同敌人後立刻握手言和共同对敌。

    西夏想要武胜军,董毡也想要武胜军,他还不想让木征太出风头,于是两边一拍即合决定都对武胜军出兵。

    整个武胜军乱成了一锅粥。

    王韶:???

    要不你们先打一架?

    王子纯是个文臣,虽然在西北待了好几年,也参与了不少军务,但是依旧是个没带过兵的纯文臣。

    他“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的策略至今依旧有很多人不支持,即便有官家当後盾将不支持他计划的李师中换了,西北各州的主官也都在冷眼旁观。

    他能将武胜军拿到手可以证明官家没有信错人,若是让西夏或者吐蕃其他部族占据武胜军,接下来等着他的就是数不清的弹劾。

    第一次带兵打仗说不紧张是假的,还一下子对上三拨兵马,虽然对面三拨兵马看着不太对付,但是保不准就能联合起来对付他。

    再然後,那三拨就先打了起来。

    理由:说好的共同出兵,西夏军队不守信用先一步进入武胜军地界儿。

    王韶:???

    你们还真先打一架啊?

    既然如此,那他就不客气啦。

    敌军自乱阵脚这种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事情可遇不可求,这要是再没法占上风,那他就真的可以收拾收拾回家种田了。

    ……

    如今已经是大宋殿直蕃巡检并改名包顺的俞龙珂对如今的待遇非常满意,他的选择没有错,跟着汉人混比跟着党项人混有前途多了。

    至于青唐吐蕃如今的赞普董毡……

    切,狗都不跟他干。

    王韶是通远军知军,俞龙珂、现在应该叫他包顺、包顺身为通远军的原住民正好归他管。

    身为大宋的殿直蕃巡检,包顺初来乍到正是拿军功表忠心的时候,就算对面是亲兄弟也别想让他手下留情。

    没错,木征派来攻打攻打武胜军的瞎药是他亲弟弟。

    汉人打仗的规矩他懂,王大人负责指挥他负责打。

    经过小半年的相处,包顺非常确定王大人是个靠谱的上司,不用动脑子还能拿军功,世上再没有比这更轻松的活儿了。

    ——弟,要一起来吗?

    包顺家里兄弟几个不亲近但也没多大仇,有待遇好的地方可去不介意拉兄弟一把。

    当然,招降之前得先挨顿打。

    甭管是挨谁的打,总之得挨上一顿才能讲道理。

    或者两顿。

    对面是他弟听他的没错,要麽他们上去揍一顿要麽等那边被党项人揍一顿他们再去揍一顿,揍完之後再过去说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去讲道理的话他有九成的把握将人拿下。

    包顺很自信,不过王韶对他没有那麽多信心,虽然包顺和对面的瞎药是亲兄弟,但是他怕包顺一开口就会把人推到西夏那边去。

    不是他不放心,好吧,他就是不放心。

    武胜军这边打了不到两个月,其中一个半月都是吐蕃军队和党项军队互殴汉人军队在旁边看热闹。

    三方势力凑到一起总得有两个仇没那麽深的能联合到一起,武胜军这边也是这样。

    给大部分吐蕃人面前放一个汉人和一个党项人,十个有八个都会选择联合汉人揍党项人。

    武胜军是结吴叱腊的地盘,他愿意率部归附宋室不代表要放弃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地盘。

    老和尚本就不服董毡,没有降宋的时候能扶持出董容和董毡打擂台,现在董毡给党项人带路打他的地盘能忍才怪。

    吐蕃人和党项人打了一个多月,结吴叱腊看时机差不多立刻请命去收回那些原属于他的地盘,几年不打仗真以为他打不动了咋滴,正好拿这次的战功来找汉人朝廷要官职。

    包顺也不甘落後,老和尚去打党项人他去打他弟,两边同时出兵,肯定能把对面两拨兵马都打的抱头鼠窜,王大人留在後方准备劝降就行。

    王韶第一次带兵,那麽多将士的身家性命掌握在他的手里,和之前单枪匹马去招降还不一样。

    招降失败死他一个,打仗时指挥失败他死不了,战场上的将士们却要代他丢掉性命,指挥的时候万万马虎不得。

    没想到包顺和结吴叱腊打起来太猛,他麾下的汉军将士都没怎麽上场,党项军和董毡、木征的吐蕃军就被包顺和结吴叱腊率领的吐蕃军打的抱头鼠窜。

    倒不是说他们这边的兵力比对面多,实在是三夥面和心不和的联军凑在一起破绽太多,想装作看不见都不行。

    哦,木征和董毡是面不和心也不和。

    由此可见,联合青唐吐蕃灭夏的策略根本不可行,非得把河湟控制在自己手上才能保证西路军完全听指挥。

    第240章

    *

    天气渐热,从入夏到盛夏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武胜军开战後狄青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战场上,虽然他觉得以王韶的本事不至于在优势尽显的情况下打败仗,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文人干出什麽离谱的事情都不奇怪,所以依旧得防备不知道什麽时候就会出现的意外。

    王韶看上去再像武将也改不了他的出身,没人能保证熟读四书五经进士出身的读书人会不会忽然脑子一抽决定放弃武力转为德化四方。

    他承认以德服人很有成就感,但是前提是拳头足够硬,以德服不了还能哐哐砸两拳。

    游牧部落不好管,嘴皮子劝降的忠诚度和打到服的忠诚度根本没法比。

    狄将军不放心,他得亲自盯着。

    将士们奔赴战场,後勤也要跟上,冯京终于不再沉迷于监工,转运司的官员看到他们顶头上司终于能坐下来亲自处理清点粮草、分配运粮部队、补充消耗下去的粮仓等琐事时感动的眼泪都要落下来。

    惊!冯大人竟然真的会干活!

    冯京:……

    虽然他不喜欢干活,但是他真的会干活。

    动动脑袋瓜,不会干活的人升官速度能像他这麽快吗?

    一个个的还有心思胡说八道,看来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