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有额娘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清太子有额娘后》 50-60(第5/27页)

颓靡不振、面色枯黄,康熙便怀疑起来。

    河务贪腐之风,已是积年顽疾。

    只靠一个靳辅,对抗整个黄河下游的贪官集团,无异于以卵击石。

    好在,有这么个纤细却勇毅的女子一头撞上来,要为她惨死的哥哥、叔伯,以及河道上数以万计的河工们鸣冤。

    康熙趁势将人大张旗鼓带回了行宫。

    并下口谕:“萧家渡、九里冈、崔家镇、徐升坝、七里沟、黄家嘴、新庄一带,皆为长堤要防,河务繁重,派小黄门亲往这几处,如有民人诉冤,可一一记录发审,将文状带回交予朕过目。”

    帝王下定决心,要以这个带回来的王氏女所诉“侵吞饿殍案”为中心,将这帮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账贪官好好震慑一番。

    赫舍里到勤政殿外,正听到皇上才发的口谕。

    她转瞬就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抬脚进去,瞧见那直着脊背跪在地上的汉女也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虽有一身骨气,却也能窥见微微颤抖的指尖和下颌。

    赫舍里心中叹息,皇上将她放在风口浪尖,岂不是要害死这孩子。

    她上前将人拉起来,仔细瞧了瞧笑道:“都说江南女子温婉动人,臣妾今日总算是见识到了。这般澄心明净的好姑娘,皇上何不给个恩典,也免得再去汉臣家中为大阿哥挑选了。”

    康熙一心扑在河务上,这会儿回神,才顺着赫舍里的话打量汉女。

    倒确实生得秀美。

    他起了怜悯之心,愿意顾及她的死活。

    斟酌片刻,道:“王氏到底只是民籍,大阿哥身为长子,已经因为生母受了连累,头一位格格总该从有头有脸的汉臣中挑选……”

    康熙话没说尽。

    赫舍里便笑了:“是臣妾思虑不周了。那依皇上的主意呢?”

    “也罢。”康熙打定了主意,笑着牵过赫舍里往次间走去,“河道贪腐案王氏功劳不小,便封个——常在,随驾回京吧。”

    身后,传来王氏叩首谢恩的声音,还特意高声谢了“皇后娘娘”。

    赫舍里回眸予她一笑。

    能捡回一条命,入宫也是好的。

    *

    此后大半月,康熙便一直围绕着查案、翻案行事。

    御驾倒也没有一直逗留在宿迁,先后乘船去了镇江府、苏州府、江宁府下辖各县。康熙忙得像个陀螺,一边处置朝务,一边严查河务,一边又要陪着赫舍里他们去往虎丘、惠山、雨花台、江宁教场等地。

    即便这样,他还能有时间,带着明珠前往明太祖陵祭拜。

    胤礽悄悄跟赫舍里咬耳朵:“阿玛太恐怖啦。”

    赫舍里也这么想,笑着点了点儿子的额头:“不许背后妄议你阿玛。”

    她又想,玄烨确实勤政,可他深更半夜不睡觉,却活到了六十九岁。反观她自个儿……算了,不提也罢。

    再过几年,保成参政之后,是不是也该放任他学着玄烨那般?

    胤礽忽然浑身一个激灵,觉着额娘的眼神也变得可怖起来,似乎想甩鞭子拿他当个陀螺抽,连忙寻个由头跑远了。

    赫舍里被逗得直笑。

    罢了,孩子懂得劳逸结合,这才是最好的。

    *

    十一月初四,御舟从江宁凤仪门外回銮。

    河务上的“侵吞饿殍”、“偷换工料”、“百金行贿”数案并案,终于查得水落石出。

    康熙的本意还是震慑为主,不愿干干净净的将整个沿河官系全都清洗一遍,只抓了十几个高位典范,该革职的革职,改流放的流放,又斟酌着砍了几颗脑袋,此事便算是圆满落下帷幕。

    汉女王氏的功劳落定,摇身一变,成了密常在。

    “密”这个封号还是赫舍里替她要来的,取得是满语kimciku里的细心之意。既然位份上不能优待,得个封号,在宫里总是好过一些。

    康熙自然也没忘了大阿哥。

    分别选中了江宁府知府于成龙之女于氏,正白旗包衣那拉氏一同回京入宫,等嬷嬷们教习过宫中的规矩之后,便赐给大阿哥做格格。

    大阿哥对此……还挺满意的。

    二弟没有的他先有了,证明阿玛是在意他的。

    在船上的日子,总是不比陆地上有趣儿。

    几个阿哥还能看看书、练练字打发时间,毕竟康熙时不时要抽查考校,谁也不敢真的放松玩乐;伊哈娜就没有这种困扰了,她手痒的忍不住,成天围着荣妃要登岸骑马去。

    荣妃气笑了:“你登岸骑马开心了,难不成要这一船的人都等着你?额娘可做不了这个主,寻你汗阿玛去。”

    她不过吓唬一句,谁知道,这孩子真跑去找皇上了。

    皇上也是,竟命奴才们在红花铺靠岸,专程牵了匹小马登船来给伊哈娜过过瘾。

    看着女儿志得意满的骄傲劲儿,荣妃无奈扶额,对赫舍里道:“二公主被宠的不成样子了。若日后去了漠南蒙古,臣妾真是担心……”

    赫舍里却不这么想:“伊哈娜只是贪玩,却有分寸。你何曾见过她在大事上行差踏错?不过都是些小事,博皇上一笑也就过去了。”

    更何况,依着乌尔衮对伊哈娜言听计从的模样,皇上只怕还期盼着伊哈娜更放纵些,将巴林部牢牢握在手中呢。

    船上这段日子,康熙终于得了清闲,却不怎么亲近宜妃。

    都是赫舍里这儿宿两三回,荣妃那处宿一回,隔几日才瞧瞧宜妃,青天白日里去,入夜就走了。

    荣妃提起这个就想笑,附耳低声道:“这事儿不怪皇上,是宜妃使了小性子,不愿在这时候怀上,免得九阿哥照顾不周,五阿哥也没空再去探望了。”

    赫舍里讶然:“皇上,被赶出去了?”

    “那倒也没有,只是瞧着憋屈得紧呢。”她终于还是忍不住笑了。

    赫舍里便也掩唇笑。

    自从梁太医说了她不宜再有孕,玄烨再来,最多只是抱着她睡,根本不敢多碰一点。如今宜妃又不愿意,王常在还年幼,便只剩下一个荣妃了……

    赫舍里侧眸看她一眼。

    这也是个歇了心思的,只怕皇上南巡以来,也就几回而已。

    ——倒真是憋屈得紧。

    赫舍里顺着窗向外探看江景:唯见船只往来,雁群高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她心境骤然开阔欢愉起来,笑道:“宜妃这是真的疼爱两个孩子,皇上心知肚明,这才不与她计较。她向来都是拔尖儿求好的张扬性子,倒是难得,还有这般想得开的时候。”

    荣妃赞同:“谁说不是呢。别看这人平日里虽少了根弦,关键时候却从不掉链子。难怪郭络罗贵人总说,这打小就是个有福气的。”

    两人笑着说说闲话,宜妃则独自带着九阿哥,同样怡然自得。

    她确实想得很开。

    乌拉那拉氏降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