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有额娘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清太子有额娘后》 70-80(第20/25页)

只是,直到严惩江南贪官,回到京师之后,康熙也再没拿正眼瞧过胤禛。

    毓庆宫内。

    胤礽早就得了消息,等到四阿哥回京,这才将人提溜进惇本殿,又笑又气道:“就那般忍不了了?非要叫汗阿玛抽上几鞭子,才能冷静下来?”

    胤禛蹙眉道:“本就是皇父失责——”

    话没说完,被胤礽塞了个新作的糕点堵住了嘴。

    “你啊……”胤礽扶额,无奈摇头,“平日是个锯嘴葫芦,轻易不说话,一说话便要叫人大吃一惊。”

    胤禛咽下嘴里带着茶香的糕点,甚是喜欢,语气也变得好了些:“他不该推到索额图身上,妄图叫二哥背上这盆子脏水。”

    胤礽怔了怔,才后知后觉:弟弟生气,怕是因为汗阿玛给他扣黑锅。

    胤礽哭笑不得,抬手拍了拍四弟的肩膀:“放心吧,二哥这不是好好的吗?记着从前答应过二哥的话,无论往后发生什么,你们兄弟几个都要自保优先。”

    “二哥绝不会怪你们!”

    太子爷的笑容温和从容,映着院中盛放的黄木香,叫胤禛仿若又回到了童年那个雨夜。

    前星门在他身后隆隆打开,一盏宫灯映衬下,是二哥一如既往的笑脸。

    *

    七月二十五日,敏嫔不治而亡。

    章佳氏这些年也算深得皇帝喜爱,又先后诞下了十三阿哥与两位公主。康熙有感于其中情分,特意追封敏嫔为敏妃,身后一应事务按照妃位仪制来操办,葬入景陵妃陵寝中。

    有了这份殊荣,敏妃的后事才算是能够小小办一场。十三阿哥带着两个妹妹跪在灵前,坚持要为他额娘守灵。康熙见这孩子伤心过度,也就没有拦着。

    金棺入了陵寝之后,事情暂且告一段落。

    赫舍里却忽然想起一件小事。

    敏妃新丧未满百日,三阿哥胤祉就因为剃头不敬,被皇上夺了郡王的爵位,降成了贝勒。

    她连忙命夏槐去钟粹宫知会荣妃一声,说:“千万看住了三阿哥,不要读书读傻了,在这个当口上剃头。”

    荣妃听着这份担忧,掩唇笑道:“说娘娘多虑了,胤祉便是再傻,也该知晓礼数,不会这时候剃头的。”

    胤祉今日正巧进宫探望额娘。

    进门听到“剃头”二字,从明间直接拐进来,问:“额娘怎么知晓儿子想剃头?”

    荣妃面上的笑容一僵,缓缓转身,给了儿子一个大巴掌。

    第79章 刁难

    三阿哥顶着脑袋上的大包,安安宁宁回了诚郡王府。

    额娘不许他剃头,还将他浑身上下、从里到外看不顺眼的地方都批了一通,这才放人出宫。

    三阿哥连顿饭都没吃,闷头捂着大包,抬脚进了书阁里头又兢兢业业修起书来。他自小乖巧,在起居等诸多事宜上一向都很随意。额娘不让剃头,他自然也就不剃了。

    郡王的爵位就这么保住了。

    康熙是天热之后从南边回京的。

    这次回来之后,他发现满朝上下对太子赞不绝口,多半都是在夸他监国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叫康熙万万没想到的是,连明珠和马齐都一改往日做派,难得对储君有“班行秀出,粲然可观”的评价。

    明珠自从大阿哥、八阿哥相继落败之后,便缩头混起了日子。

    康熙看重他的才干,觉着这老狐狸能安分守己一些,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可如今明珠安分的过了头,也叫帝王心生不满起来。

    康熙开始怀疑,纳兰家是不是因为一个容若,已经悄悄站在了东宫那头。

    巧的是,纳兰容若前些年因为一场寒疾落下病根,已经无法胜任一等侍卫的职责。自从纳兰容若的妻子卢氏难产死后,他便一直未曾续娶,人也带上几分郁色,若非早早跟在太子爷身边,心境开阔许多,这场寒疾只怕能要了他的性命去。

    胤礽舍不得叫他离开,索性特意给他留了个詹事府的虚职挂着,每日还进毓庆宫来填词作诗,做做喜欢的事。

    胤礽是将容若当成了多年老友相待。

    可这些落在今日的康熙眼中,便成了费尽心思的拉拢纳兰家。全然忘了,当年儿子年幼时,他自个儿是如何将容若赐给胤礽,用以抗衡明珠的。

    老皇帝思来想去,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

    康熙三十九年初,帝王意图为儿子们再次封爵。

    “年长的阿哥们也该往前进一步了,如此一来,老九他们才好出宫开府,封个贝子之流也算合规矩。”康熙抬了抬下巴,要梁九功磨墨,自个儿站在御案前头提了笔,“另外,老十三和老十四如今都是没了额娘的孩子,朕得叫他们立起来,这回也跟着一道封爵吧。”

    梁九功心想,最后这句怕才是重点,前头那都是捎带的。

    不过,叫梁九功没想到的是,皇上这回竟对太子爷身边的人格外厚待。

    三阿哥胤祉封为和硕诚亲王,这是板上钉钉的,没什么好质疑;

    可四阿哥先前才说错话,挨了鞭子,竟也得了个和硕雍亲王。除此之外,五爷封了恒亲王,七爷也封了淳郡王,东宫那头一下子就立出去了!

    梁九功琢磨了许久,觉着万岁爷这怕是有意给出亲王的位置拉拢。毕竟,就算东宫继位,也没法给出再高的封赏了。

    难不成,还要一口气给出几个铁帽子王吗?

    康熙在纸上先后落下几个亲王君王的封号之后,并未搁下笔。他想了片刻,又写下一个“敦”字。

    “老九和十一、十二、十三他们,暂且就封做固山贝子。老十的额娘也走得早,钮祜禄家不可轻慢,就封做敦郡王。至于老十四——”

    康熙笑笑,提笔落字:“他至诚至孝,又文武兼备,给个恂郡王也不为过。”

    梁九功:“……”

    十四阿哥能提前出宫开府已是逾矩,如今还越过一众兄长,要封个郡王,只怕这道旨意一放出去,便有人要把宝压在这位身上了。

    当奴才的,看的再清楚也不能多说什么。梁九功任由康熙自言自语,也绝不敢在此事上搭腔半句话。

    康熙自个儿许是觉着闷,直起身子,抬眸瞥了梁九功一眼:“老滑头的东西。”

    梁九功讪讪笑着。

    “行了,看着时辰十四也该过来练字了,朕提前告诉他,也好有个人说说话。”康熙说完这话,搁下笔,绕过御案到了明间宝座前。

    这几日有边关送来的军情,宝座前的案几上便堆满了奏折。事情不算大,几乎都是关于准噶尔部蠢蠢欲动的消息。

    还不是打仗的时候,康熙决意暂且按兵不动,看看准噶尔能做到哪一步。

    他随手翻了几个奏折,批下去几份,有关军情的则留中不发。

    帝王上了年纪,已经无法亲征。

    可是,这份功绩他又不愿假手他人,尤其是让利给储君。私心里,康熙盘算着等十四再长大些,能够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