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贝克街当夏洛克室友: 30-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我在贝克街当夏洛克室友》 30-40(第17/20页)

21B的两个人都认为,何学性格单纯诚挚。

    夏洛克也开始带着这个人当自己的助手处理很多事情。

    麦考夫希望夏洛克偶尔能明白,国家间的秘密是不适合带着他也一起做的。

    “包装成普通事件也不可以。”

    尽管最近也没有相关的任务交给夏洛克处理,可麦考夫认为,夏洛克并不会在意自己的小助手也跟着处理。这大概是因为夏洛克认为若是何学若真的主动透露给外界,或者无意识泄漏,麦考夫都会掌控着。

    也就是说,夏洛克完全不在乎自己在增加麦考夫的工作量。

    可从侧面角度来说,夏洛克很相信这个人。

    于是,何学成了麦考夫日常重点观察监督的对象。

    入学一个月内,何学人如其名,很努力学习,反复打牢基础知识,而且会主动去学习更深的知识点,完全是个省心省力的学生。

    若是从上交的报告来说,如果这些都是他演出来的,麦考夫认为这人的毅力和决心比谁都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几乎不社交,也不通过问问题和任何教授、导师或助教老师打关系,光是学习并不能带来增幅的效益,他能得到的就是「成绩好」这个结果。

    对于麦考夫来说,何学只需要花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在学习上即可,剩下的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用于其他的交际或者拓宽人脉,赚钱又或者经营自己,也好过只是日复一日地枯燥地学习。

    且据说,何学只是为了拿张文凭而已。

    用好听的话来说,何学在学术领域表现出色,但在日常社交较为拘谨,喜欢思考复杂问题,属于典型的内倾型个体。用不好听的话来说,这孩子只有某个领域很厉害,但本质其实只是个呆子。

    就在麦考夫对这个留学生印象开始成型且固定的时候,有一天下午何学打电话给室友华生邀请他去学校附近吃饭。

    何学素来是不爱在外面吃饭的。他在学校也不吃饭,一天通常只吃两顿,早餐和晚餐。除非是晚上太晚回去,他要是饿了,才会给自己买杯咖啡,然后到家之后在小厨房里面给自己下个面。

    麦考夫看得出问题。

    夏洛克也看得出问题。

    只有华生还以为何学想要在外面吃饭,把他拒绝了。

    于是何学那天晚上便遇到了跟踪,就像是提前预知到的一样。这一点让麦考夫觉得很微妙。

    夏洛克可能不知道何学在学校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都不清楚的人。麦考夫一直在观察,所以他很清楚。

    如果何学确实知道最近有学生走夜路遭到偷袭的话,他应该前几天就已经开始着手处理,要么早归,要么换一条路走。很显然,他在和莫里亚蒂教授简单谈话之后,就意识到今天有事情可能有事情要发生,所以才打电话给华生。

    这让麦考夫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好奇心。

    两个人都是在数学沙龙第一次相遇,而后交换了联系号码。之后长达一个月,何学像是知道原来数学沙龙上认识的朋友是教授后,刻意避嫌,故意不上他的大课。直到莫里亚蒂教授再次去找他为止。

    两人重新交谈的第一天,何学遇袭。

    两人重新交谈联系的第一天,何学被当做凶案嫌疑人。

    如果莫里亚蒂教授不是天生会给人带来噩运,那么就是两个人默契地有意而为之,甚至麦考夫认为何学入学后那一个月的表现都是在配合莫里亚蒂教授,为了让其他教授认为他是个孤僻的人,可以成为自己的目标对象或者利用工具。

    麦考夫并没有直接把这件事告诉夏洛克。他深知莫里亚蒂教授身份的复杂性。正因如此,麦考夫并不希望夏洛克和莫里亚蒂碰上,并插手其中的事情。他了解,一旦夏洛克涉足其中,他将被英国的黑暗面给完全淹没,这些会把夏洛克带进死亡的深渊。

    哪怕夏洛克会乐意之至,并认为是智力的巅峰对决,麦考夫也不觉得夏洛克需要去做——

    夏洛克只需要沉浸在他琐碎的研究中,对那些看似平凡的案子表示不屑,嘲讽周遭宁静得如同荒凉戈壁般的生活,连一点活力都没有。

    麦考夫致力于保护他的弟弟夏洛克。

    保护这个即使看似现实主义,却又在追求真相和正义过程中,无意识透露出一定理想主义倾向的弟弟夏洛克,如同保护如同乌托邦一般悬浮在空中的楼阁一般珍视而谨慎。

    如果何学是个隐藏的炸丨弹,麦考夫不介意把他提前引爆。

    事实上,何学大考结束之后,麦考夫就再一次找他单独谈话。

    针对他在学术界学阀倾轧的案子了解多少,他在这个过程中知道多少。

    麦考夫可以推断出莫里亚蒂教授的行动路线。

    威廉·莫里亚蒂事先了解到学阀的存在,为了找出突破点,他来到伦敦大学内部,并且收集足够的证据。

    从案子来看,突破点便是利里·施耐德,他想要用自己的死亡敲响整个学术界的警钟,想要整个领域都发生地震。而教授们自然是要把他的死亡包装成随机事件,甚至有可能会挑选一名与利里·施耐德有过节的学生。在众口铄金下,自然有的是替罪羔羊。

    因此,莫里亚蒂扮演的角色便是打破这个环节,证明教授们在说谎,随即就可以引发更多的调查。

    有无替罪羔羊都不是关键。

    然而莫里亚蒂还是选了一个,而这个人就是何学。

    这个案子牵扯重大,选的人要么真的是完全无辜,莫里亚蒂教授可以安排人给他做不在场证明;要么是莫里亚蒂极为信任的人,才愿意把关键的一环交给他接手,自己留出余裕和空间与教授们斡旋,进一步把他们推进死路。

    然而何学说的是完全两件事。

    何学说,他被突袭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他若是真的清楚当天就会有事情发生的话,他一定选择其他的路走。他自己也猜不到谁会来救他,这是第一点。

    第一点,何学确实在学校只认识威廉·莫里亚蒂。

    经过前一天晚上被夜袭的事情,他在学校的论坛里面做了相关的调查,发现这种事并不是意外事件,于是自己做了数学模型。在第一天去学校的时候,何学相信他能够理解自己做的函数模型的含义,所以才主动和他交流。于是莫里亚蒂便告知他能不能配合。

    “那你为什么要故意不上他的课?”

    何学说道:“因为在数学沙龙上,很多教授,包括学长学姐,还有利里·施耐德他们都看到我和莫里亚蒂教授交换了电话号码。我怕我之后努力考高的成绩,会被其他人误会,也怕其他人误会莫里亚蒂教授暗箱操作。”

    听到后半截,麦考夫的表情难以琢磨地变了变。

    这人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

    何学继续平静地说道:“华夏国有一句话,叫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懂得如何避开危险和有害的环境,更要懂得保持自尊以及自律。”

    麦考夫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捉摸的感觉,觉得何学或许真的是某种理想主义的信奉者。麦考夫不愿意轻易相信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