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60-70(第21/31页)

大家如今都聚在皇帝身边,直愣愣看着皇帝手里的那首应制诗。

    皇帝笑道:“安国公,来读一读。”

    顾庆之面如死灰,有种要在大庭广众下朗诵自己浏览器记录的毁灭感,他板着脸,接过卷子,力求让自己像个没有感情的AI朗读机器。

    终究还是被他们迫害到了安国公……

    “天子脚下好风光,诗情画意耕织忙,万国来朝齐声贺,共赞大魏永流长。”

    “嗯,不太工整啊。”

    “咳,要读四书五经,又要学写诗,能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平仄、韵脚还有对仗,都有改进的余地啊。”

    这不就是说平仄韵脚对仗都不合格呗……顾庆之心酸的闭上了眼睛,想起他师姐说的,“打油诗也是诗。”

    什么?他竟然说出来了?

    “没错,打油诗也是诗。”

    御书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诗歌是要累积的。”林如海不免也要出声分辨一句,他严肃正经里透着点慌张,“也要仔细品味,体会生活,他如今还年轻,以后必定不会止步于此。”

    “没错没错。”白景善拍了拍林如海的肩膀,窃笑道:“这诗已经有了林大人一分风采了。”

    一分?

    可见尴尬并不会消失,但是会转移。

    ……顾庆之再次心酸。

    这个时候,林如海艰难的推卸了责任,“其实他的诗不是我教的,是我女儿教的。”

    屋里没人信,大家都乐呵呵的。

    顾庆之突然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他语速极快,“的确是我师姐教的,我师姐作诗极好,没几个人比得上她!”

    顾庆之骄傲的挺起了胸脯,一副你们都不如她的表情。

    “不信?不信等着。”顾庆之拉过全公公,道:“去林府拿我师姐的诗本子来。”

    皇帝等着看热闹,也想多点事儿冲散这尴尬,总之是不能安静下来的,当下挥挥手就叫全公公去办了。

    全公公出去,御书房里的话题又转到了顾庆之的考卷上。

    “诏、诰、表、彰都写得很是规矩。”

    那是当然,古代公务文写作,他可是能在皇帝御书房看奏折学习的,那肯定不会出问题呀。

    “判语也很是清楚明白,不愧是御史教出来的。”

    这下林如海也稍稍松了口气。

    顾庆之笑道:“大魏律我看了许多遍了。”

    皇帝也道:“前头那个详细解释各项条文,就是安国公提出来的。”

    白首辅肃然起敬,“安国公有大才。”

    “不过这道五经题倒是答的倒很是别致,我虽然也治周易,倒是没想过能从这个角度来解读。”亲自上了折子请给顾庆之加衔礼部尚书的礼部尚书也提了个建议,“不如叫安国公也写一版周易集注?”

    皇帝都没怎么犹豫,立即就答应了。

    一来是能给将来封他做国师起个良好的铺垫,二来他有这么个能人,用完就算完了?那肯定不行,必定是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周易是五经之一,字数仅仅五千字出头,治周易的学子不在少数,就像这次科考,五经一共十八位阅卷官,周易这一房就足足占了五位,可想新的周易集注,能有多大的影响。

    连他这个皇帝也能留下个伯乐的好名声。

    顾庆之客气了一下,“不如用钦天监的集体名声。张监正的周易更是精通,不在我之下。”

    于是顾庆之又得了个善于举荐人才的好名声。

    从宫里去林家,要不了多少时间。更何况如今是二月的晚上,天气冷人也少,人少马就能跑起来

    总之宫里人快马加鞭取了诗本子回来,御书房里还在聊五经集注,顾庆之是知道皇帝心意的,他甚至还提了编纂新四书集注的建议。

    当然一开始的步子很小,“物易时移,原先一石还只有六十斤呢,如今一百二十斤了。况且有些新见解,也不能叫它们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总归要给后人留下些什么的。”

    谁不想青史留名呢?

    皇帝见全公公拿着东西进来,手一伸,道:“朕觉得安国公的提议很好,这事儿交给首辅办。”

    皇帝先看了两页,赞道:“林姑娘的确是有才气,这才像是林大人亲手教出来的。”

    他把诗本子一递,“你们都看看吧,也别总误会林大人了。”

    几人翻阅着林黛玉的诗本子,白首辅忽然笑了一声,念道:“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虽然都是讲耕织忙,不过这个比安国公的意境要更高些。”

    顾庆之也凑过头去看了看那首《杏帘在望》,“我自然是不如我师姐的。这是她教我的应制诗。”

    气氛轻松,加上说了这许多事儿,尤其是能大大增加名望的修书,屋里倒是没几个人尴尬了。

    “林姑娘的诗倒是比林大人还要强些。”

    “这么好的老师,教安国公……可惜了。”

    顾庆之趁机便道:“我想给我师姐出本诗集。这样的好诗,总不该让它埋没了。”

    皇帝点头应了,礼部尚书第一个道,“我帮着写个序吧。”

    白首辅也道:“若是林姑娘有空,我想请她教教我家里孙女儿。我孙女儿虽然也有几分才气,不过——跟林姑娘没得比。”

    顾庆之反对,主要是本着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珍惜,“我师姐还得教我呢,我四月还要考府试。”

    “你那打油诗,还是——府试肯定没问题,秀才也是囊中之物!”白首辅极速转折道。

    在顾庆之刻意的引导下,最后授课地点换到了安国府,学生也增加到了二十人,皇帝也塞了两个人进来,还下旨赏了林黛玉不少名贵的笔墨纸砚。

    顾庆之满意极了,等到天色减暗,大家三三两两的出来,顾庆之接了跟侍卫一起,把林如海送回贡院的任务。

    林如海听了这一路,心情复杂中又带着感激,这年头女子能做的事情不多,毫无后顾之忧的闯出名声来就更少了。

    他犹犹豫豫半晌才道:“你——还是闹出这一大堆事儿来。若是后头我看卷子心思不宁,我叫他们来找你!”

    顾庆之拿着诗本子,美滋滋道:“师尊,不是我说你,兴许过不了几年,你就要成大魏朝著名女诗人林黛玉那没用的爹了。”

    林如海:“……”不如清理师门吧。

    第68章 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顾庆之回到林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林黛玉还在等他,眉头微微蹙着,“那太监说要诗本子,究竟怎么回事儿?”

    “我给你找了几个徒弟。”顾庆之把诗本子还给她,又把御书房里头的事情一说,“姑娘加上他们家里下人,兴许头两次还得有人来送,你们家里可能有点小。”

    林黛玉埋怨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