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100-110(第26/29页)



    林黛玉捂着脸笑,害羞中还有扭捏,“两个都去,搬两盆回来。”

    顾庆之肃然起敬,“还是郡主会玩。”

    林黛玉被他说得直接翻过身去,脸趴在下头,还不忘用手遮着,“赶紧去。”

    与此同时,薛宝钗也到了行宫,她是来找丹阳郡主的。

    丹阳郡主年过四十,她已经过世的父亲比太上皇还要长一倍,她虽然也是宗亲,但是跟皇帝这一支没什么交情。

    空有一个郡主的头衔,也能受些厚待,逢年过节也少不了她的赏赐,但却某不到多少实利。

    虽然她也到了行宫,但不是随驾的人,是自己过来的,住也在是在行宫外头的会馆,就是想万一帝后想起她来,她也能抓到这个机会。

    收到薛家的拜帖的时候,她原本是不打算见的。但是说白了她在帝后那边其实跟薛家在她这儿差不多,说不定见了薛家能攒些福气呢?

    薛宝钗被丫鬟带着到了里头净室,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郡主娘娘。”

    丹阳郡主叫了声起,直白地道:“你我两家并无交情,我与贾家更无来往,你说是从贾氏女那里得了消息——”

    丹阳郡主微笑一声,却比冷笑更能显出轻蔑来。

    “毛遂自荐?贾氏女自己有妹妹,为何要举荐你?”

    真要说起来,这消息可不是贾元春说的,而是薛蟠无意中闲聊说出口的。

    贾家不好了,那薛家肯定是要抓紧一切机会跳船的,这不就是个好机会?

    薛宝钗深深地拜了下去。

    “小女子年过二十,商贾出身,家中父兄早亡,这些年都是我同母亲支撑家里,当铺也管过的。”

    这一句说她年纪大,这在出嫁里头是个缺点,可是陪嫁就不是缺点了。

    后头商贾出身等等,说的就是她能管家,她还能管铺子,而且跟世家千金比起来,她更市井些,见识也多。

    丹阳郡主明显是听明白她什么意思了,又问:“你母亲呢?”

    薛宝钗却道:“我一人来的。母亲尚在京中,如今正借住在前荣国府贾家。”

    “一人来的?你倒是不缺勇气。”丹阳郡主想了想,她那女儿天真无邪,又带着大笔的嫁妆,肯定是要找个厉害的人陪着一起嫁过去的。

    前头见的几个,尤其是那贾家的三姑娘,脸上看着就厉害,等于说是精明在了明处,倒不如这个脸圆圆的看着舒服,也更隐蔽些。

    “你先住两日吧。等天气没这么热了,我再看叫谁送你回去。你母亲一个人也不容易,回头我帮你照看着便是。”

    薛宝钗松了口气,跟着丫鬟退了出去。

    母亲还说要给拜帖里加张银票,被她拦住了。

    放少了是侮辱郡主,放多了……放多了郡主就要担心她们付出这么多,将来是不是就要谋财害命了。

    能留下来就好,下来就是等郡主去打听她们家底细了。

    第110章 收回宁荣二府

    虽然说是一个人来的,但丫鬟婆子车夫等等随行人是不少的,丹阳郡主听下人回报薛宝钗带来的这些人,又分开问了问一路上的行程都是怎么安排的。

    “她倒是挺有本事。”丹阳郡主赞道:“难得小小年纪能自己做得了主,明儿一早就叫人回京城打探消息。”

    下人忙应了,丹阳郡主又叹气,“我这小女儿过于天真了,她那几个奶妈我实在是不放心,一个比一个精明一个比一个心眼多,好生待她倒也罢了,万一拿捏了她在府上作威作福,我给她的嫁妆岂不是叫奶妈受用了?”

    丹阳郡主说着便冷笑一声,“谁说只能陪一个的,若是这个薛家姑娘好用,那我便叫贾家姑娘一起陪过去,表姐妹两个又有没法化解的罅隙,我女儿便是稳坐钓鱼台了。”

    薛宝钗这么直接跑出去,虽然薛姨妈瞒得死死的,只说她病了在家里修养,可贾家竟然无一人发现,也是真落魄了。

    倒是王夫人无意识问了一句,薛姨妈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对策来了一句,“天气热,她这两日身上不大爽快,我就没叫她出来。而且……宝玉这两日不大读书,四处请安来着,既然已经成了亲戚,到底要避嫌的。”

    原先府里是有金玉良缘的说法的,现在薛蟠入赘进来,薛宝钗跟贾宝玉又成了另一种亲戚。

    表姐弟传传绯闻那是正常,可弟妹跟内弟就不好太亲近了。

    又不是什么穷苦人家,哪儿能扒着一家来呢。

    王夫人一听这话,便知道薛家这是故意避嫌了,唯一可惜的就是薛蟠入赘只带了二十万两银子,她原先觉得至少要三十万两呢。

    “是该歇歇。她原就长得富态,是经不得太阳晒。”王夫人笑道。

    薛姨妈面色一僵,也跟着笑道:“她小孩子家家的,当不得你这样夸。”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瞅着就到了末伏。

    虽然最热的是中伏,不过才被晒了十天,人早就没精打采了,末伏虽然没那么热了,但贾家的下人也都屋里猫着,一个接一个打着哈欠,嘴里还要再嘟囔两句。

    “若不是上头主子得罪了国师,咱们家里怎么会这么热?”

    “谁说不是,他们不积德,关咱们什么事儿?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托身在贾家。”

    “不过赚几个辛苦钱,还得陪着一起受罪。”

    “大太阳还得出去晒着伺候人。”

    “我说他们也别这么讲究排场了,都是白身,还敢用这么些奴仆,不如早给咱们放了身契,再给些银子,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积德了。”

    趁着吃过早饭,又没到午饭的时候,李纨乔装打扮换了一身婆子的衣服,头上什么首饰都没留,只一支当初贾珠送的木簪子,头发也是拿粗布包着的。

    贾兰也是一样,换了小厮的衣裳。

    母子两个手拉手,微微低着头,就这么一路畅通无阻的穿过二门,走出侧面。

    一直到走出宁荣街,母子两个才停下了脚步,两人对视一眼,“这就出来了?”

    这就出来了!

    “走!去衙门!”

    贾兰指了路,“前头有个车马行,去那儿叫马车。”

    消息传到顾庆之耳朵里的时候,已经过去五天了。

    这天下午他才吃过饭,正跟林黛玉斗嘴,争谁先去洗漱,就被皇帝宣了来。

    一路到了正宫,顾庆之进去一看,就知道皇帝也预备歇下了,衣服换了常服,头上那冠明显也是又带上的。

    再一看屋里还有大兴县令,就知道是京城又发生不大不小的事情了。

    “叫国师也听听。”皇帝吩咐道。

    大兴县令一五一十都说了。

    “……李氏拿簪划了脸,又撞柱……好在妇人力小,只是晕了过去。”

    “……已经叫大夫看了,说是好生调养不会有大问题,只是破相是难免的了。”

    “……人如今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