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7、第 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7、第 7 章(第2/3页)

好听咱们哥儿背书的。鸳鸯,快去给哥儿兑些木樨清露!一会儿哥儿背书,累了嗓子可是要喝的。”

    鸳鸯应声去了,贾璋则拉着贾母的袖子把《三字经》给背了一遍。

    贾赦明显感觉到贾璋这次背的比上次还要好。

    他心里得意不已,这小兔崽子,进步还挺快,真给自己长脸。

    贾母被贾璋这这一手给惊着了。

    政儿和珠儿都是有读书天分的,但也没有这般好的资质。

    要知道璋哥儿可还没启蒙呢,现如今不过只是听他娘念了几年的书罢了。

    贾璋背书途中,鸳鸯就已经提着提盒回来了。

    待他背完,鸳鸯便端着木樨清露过来。正要喂他喝,却被贾璋拒绝了。

    他自己端了小碗和小勺喝了起来,全然不类稚童。

    贾赦看儿子喝木樨清露喝得香甜,颇有些心虚。

    上次璋哥儿给他背书时他可没想的那么周到。

    虽然他在大喜之下也给了儿子不少值钱的宝贝,可是类似于木樨清露这样贴心的润喉汤水却是没有的。

    “哎呀,我璋哥儿居然这么聪明!”

    贾母见孙子资质好,心里也高兴。她竟也愿意说些软话:“老大,看来是我错怪你了。”

    “璋哥儿,你父亲说你想去念书,这是真的吗?若是你想的话,祖母这就派人给你收拾书房。”

    贾璋毫无心理负担地装好学神童:“喜欢,孙儿喜欢!祖母,孙儿喜欢念书。”

    贾母笑道:“你个小不点儿,这就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喜欢了?竟也不怕念书的辛苦?我可提前和你说好了,到时候你父亲请了先生回来,你若是不愿意去吃苦,你父亲教训你祖母可是不管的。”

    贾璋开始给贾赦贾母两人喂糖衣炮弹:“祖母,爹他最喜欢我了,才舍不得收拾我呢!祖母您又这么喜欢我,爹他哪里敢教训我惹您不开心?要知道我娘喜欢花生,我害怕娘不高兴都不敢欺负花生呢!”

    贾母和贾赦都知道,花生是邢夫人养得狮子猫。

    爱屋及乌的道理,小孩子说不出来。贾母和贾赦两个大人却足以领会出他话里的意思。

    贾母没想到贾璋能说出这样长的一段话,但还是脸上还是不自觉地染上了笑意:“是了,你这小嘴和抹了蜜似的,你爹他哪里舍得教训你呢?不过就算他混账,要教训你,你也不用怕。有祖母给你做主呢!”

    这时候老太太倒是全然忘了自己刚刚说她可不管的话了。

    贾赦啧啧叹道:“母亲,您可别冤枉我。我和老二不一样,我才懒得收拾儿子呢!”

    贾璋:……

    为什么他这个爹总有本事把天聊死。

    这种气氛正好的时候就不要提二叔那个假正经了好吗?

    贾母倒不是很在意贾赦的话。贾赦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种,他是什么样子她还不知道?

    要是有一天老大突然正经起来,她才要怀疑老大是不是鬼上身了?

    贾母今天发现孙子聪慧心里高兴,不想和贾赦计较。

    等到贾璋从贾母离开时,随侍的丫鬟嬷嬷们手里都抱得满满当当的,全都是贾母送的礼物。

    贾赦抱着贾璋,戳了戳他脖子上挂着的“马上封侯”玉佩。笑道:“还是你有福气,哄得老太太连这个都给了你。”

    这东西可是贾代善的遗物,老太太十分爱惜。就连贾政和贾珠这两个老太太的宝贝蛋都没把这东西给哄到手,结果倒是被他儿子给弄到手里了。

    唉,这可真是世事无常啊!

    算了,不装了!

    贾赦就是高兴。

    林之孝寻摸来的这位西席姓蒋名凤举,四十岁上取了同进士,馆选时考进翰林院做了一个八品的小官。

    不久前,这位先生从礼部致仕在家养老。教导贾璋一个小儿读书绰绰有余。

    按理来说,蒋凤举致仕前好歹是个六品官。这些年在清水衙门虽没攒下太多钱,但好歹也买了几亩地,倒也不至于去给人当教书先生。

    可是蒋凤举他独子早逝,下头有三个孙子要读书科举娶老婆,还有一个生病的夫人要养。长安居大不易,他难免要为五斗米折腰。

    林之孝给他开的价很大方,每年光是束脩就有千把两银子,三节两礼和四季衣裳的孝敬也都样样不缺。

    贾赦还把荣宁街附近的一座两进小院免费给他住,并许诺只要他儿子考了举人,这房子就白送他。

    蒋凤举十分心动,于是就答应了。

    对贾赦而言,蒋凤举是很合适的先生人选。

    从做官这一点论,这位进士老爷出身寒门,进翰林院时不过区区从八品,二十年间爬到六品主事。

    虽然身无恒财,手无权势。可是蒋凤举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能在这些年的风风雨雨里平安致仕,足以见其本事。

    更何况这人先后在翰林院与礼部任职,对读书人的那些弯弯绕绕都很清楚。

    请他来,正好能弥补他们勋贵人家在这方面的不足。

    贾赦对蒋凤举十分满意,但蒋凤举对自己未来的学生却没有抱有多余的期待。

    这十分正常。哪个正常人会对勋贵人家的三岁小孩抱有学业上的期待?

    要不是为了老婆孙子,蒋凤举才不会一大把年纪出来做教书先生。

    只盼着这位贾家少爷是个听话孩子,不要调皮捣蛋整日哇哇大哭,他就阿弥陀佛了。

    贾璋对自己即将要拜的西席倒是很期待。

    前世内书房里的教书先生虽出身清贵,不是来自国子监就是来自翰林院,但是这些人根本不屑给他们讲学。

    要不是有皇命压着,那些翰林就是死,也不会愿意踏足内书房这种太监集聚之地。

    他们不是师生关系,那些道学先生也耻于有他们这样的学生。

    现在他倒是能正正经经地拜个老师了。

    对贾璋而言,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很多很多年后,蒋凤举仍然记得贾璋那天拜师的模样。

    那日,那穿着织金镂玉大红曳撒的小哥儿头戴着一顶小小织花帽子,进屋后在贾赦的嘱咐下向他请安,端起茶盏向他敬茶。

    小哥儿年纪不大,个子也小,站直了也才刚到他大腿那么高。脸白白净净的,相貌玉雪可爱,眼睛明亮有神。

    蒋凤举养大三个孙子,心肠最是柔软。不忍心让他一个小孩子跪着受累,很快就接了茶盏。

    贾璋见他喝了茶,磕头道:“学生贾璋拜见先生。日后受教于先生,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显然是被长辈提前教过拜师的礼节了。

    人倒是乖,比他想的好多了。

    蒋凤举让贾璋起来,向他考校学问——会有这场考校还是因为贾赦和他说过贾璋已经会背《三字经》的缘故。

    要不然蒋凤举根本不会多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