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40-50(第14/18页)

敏,这才含泪点头同意了他的建议。

    林如海安慰黛玉道:“你母亲在闺中时就极受你外祖母的疼爱,你去了外祖家,你外祖母也会待你好的。到了那里,你既能替你母亲尽孝,又能有长辈教导、有同辈姐妹说笑,父亲也放心些。”

    “说不定过几年父亲就被调任到京里去了,到了那时候,玉儿就再也不用为分离而烦恼了。”

    且说黛玉这厢已经同意了去外祖母家,那厢黛玉的西席先生,姓贾名化、表字雨村的也从同僚张如圭处听说了皇帝要起复旧员的消息。

    在新朋友冷子兴的撺掇下,贾雨村打算去求东翁林如海帮他修一封荐书至荣国府贾家。

    林如海本是很欣赏贾雨村的才学的。

    虽然贾雨村的性情上有些瑕疵,但这世上本就没人能做到十全十美。

    贾雨村给黛玉教书时,身边有嬷嬷丫鬟随侍,林如海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但在听到贾雨村说出他的请求后,林如海心里有些迟疑。

    贾雨村刚才提到的冷子兴,是贾政之妻王氏陪房周瑞家的女婿。

    对方还曾拿着二舅兄的帖子,过来求他给其名下的生意行个方便。

    若是以前,林如海听到冷子兴后,一定会顺理成章地想到贾政。

    然后他就顺手写下向贾政推荐贾雨村的荐书了。

    毕竟以前他还算欣赏他那端方守旧的二舅兄。

    但问题是,他现在看上了贾赦的儿子做女婿。

    荣国府大房和二房的关系势若水火,大舅兄和二舅兄又是最不对头的……

    他想要贾璋做自家的东床快婿,自然不会站在二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因此一听到冷子兴的名字,他心里就有些别扭。

    而且管家从荣国府管事王善保那里探听到的消息也让他对二舅兄的固有印象碎了一地。

    ——他那妻侄贾珠可能是被贾政这个父亲活生生气死的。

    虎毒尚不食子,人怎么能无情到这种地步呢?

    他原本安排管家做这件事,无非是想打听一下贾璋的母亲邢氏、嫂子小史氏是不是好相处的人。

    谁能想到最后竟然打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呢?

    此时如海想到冷子兴,就想到了贾政,心里就有些腻歪。

    这贾雨村能和那冷子兴交好,想来也不是个好东西。

    而且如今的林如海已经属意让贾璋做他女婿,没了让雨村欠他人情、日后也好照拂黛玉一二的想法,自然也就没有帮他写下荐书的心情。

    但如海心知雨村是个恃才自傲之人,却是不好罪他太过——人世变幻无常,谁知道雨村日会不会入得风云、扶摇直上呢?

    因此他只面色如常道:“拙荆去世,都中岳母特意派了膝下孙男过来拜祭。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想要将她接到京都。世兄跟着一同前往京都,再去荣府谋官,本是极便宜的。”

    贾雨村听了后,心里有些欢喜。

    只是他还没高兴多久,就见林如海面露难色:“为雨村兄修书转托内兄帮忙,本是易事。只雨村兄尊名讳化,犯了先宁国公的名讳,若是我那内兄介意此事……”

    贾雨村寒门出身,哪里知晓前代宁国公的名讳呢?

    而冷子兴和他演说荣府家事时,也没提宁公的名字……

    贾雨村颇有些心灰,他明白林如海的意思,若是荣府介意此事,他不但得不到前程,说不定还会大大的得罪人哩。

    他有些暗恨自己没多问冷子兴两句,又恨自己当年不谨慎失了官,如今却要来低三下四地求人。

    就在他满心失落时,却听林如海道:“雨村兄,你我同为两榜进士,皆有不少年谊,多走动走动,或也有些臂助。”

    “拙荆病卧在床时,小女悲痛至极,全赖先生讲读经典才能慰藉精神。为报答先生之恩,我也想赠先生一二珍品进京转圜。”

    “雨村兄的座师钱大人正在吏部文选司做主事,我在翰苑时听说过他这人嗜好珊瑚。既如此,我便送你一株上佳的南海珊瑚摆件,也好谢贤兄开导小女之恩情。”

    贾雨村听了,瞬间转忧为喜。

    他这两年被人黜落,宦囊轻薄。就算有座师同年,也无有投靠之资。

    如今有了林如海赠他的珍品,或许他就有了仕进的机会。

    这虽然比不上往荣国府送荐书来得直接,但也不错了。

    至少林如海给的独家消息与珊瑚珍品,是要超过他贾雨村给林姑娘做西席的价值的。

    贾雨村自是千恩万谢,得了东西后才离开林家,回家想谋官法子去了。

    转眼间到了二月十二日花朝节。

    此日乃是花神生日,又是黛玉生辰。

    贾璋从外头回来,提了一食盒百花糕,并一枚请扬州巧手匠人琢制的青羊玉佩,送黛玉做生辰礼。

    黛玉属羊[1],送她这个,最是合宜。

    且那青玉小羊珊珊可爱,很是适合黛玉这个小女孩把玩……

    黛玉很喜欢这只青玉小羊,不但打了月白色的络子把小羊戴在身上,还特意派了伴读丫鬟雪雁过来谢他。

    不过因为贾敏去世,黛玉的生日过得并没有往年热闹。在贾敏在世时,林家一家三口会在黛玉生辰这天出门踏青、逛花神庙会,那才是真正的好时节……

    如今贾敏去世,黛玉要守孝,不能出门游玩,更没有心思宴乐,林如海也不想去扬州花神庙会触景伤情。

    因此父女两个只与贾璋一起吃了长寿面,又一同前往林家的花园祭拜花神。

    几人设坛拜过花神后,林如海看着正在往梨花树上系青色帛带的黛玉,笑着对贾璋讲了一个典故。

    他说传闻中唐朝有个叫崔玄微的处士,家有名苑,花木葳蕤。

    一日里,崔玄微正在折枝玩笑,却偶遇花精。这花精教崔玄微在百花身上系彩幡,以此帮助百花躲过风神之摧折,这就是后世之人为什么往花树上系彩帛的由来了。

    而黛玉在系好帛带后,也在心中默默祈祷。

    若这世间真有花神,黛玉不求花神娘娘保佑己身,只求花神娘娘能保佑我母亲转世投胎到好人家里平安顺遂,保佑我父亲长寿安康……

    扬州有在花朝节簪花的习俗,林如海、贾璋和黛玉三人都簪了花枝应景。

    只是因为贾敏的缘故,三人簪的都是梨花。簪上花枝后,三人鬓边皆生出了一枝晴雪,倒是有几分风尘中淡客[2]的意味了。

    而在林如海和贾璋的谈话中,黛玉也听到了璋表哥以前作的梨花诗。

    她尤其喜欢他那五言里的最后一句。

    “郊外千树雪,吹落小西洲”,语言清丽,又别有一番新奇立意,格外轻灵典雅……

    黛玉生辰过后,林如海便命林家的下人打点船只礼物与黛玉的行囊。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如海与贾璋和黛玉一同用了饯行宴席。翌日又请了一天假,带着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