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40-50(第12/25页)

能见上一眼皇家御苑里养着的孔雀,谁知老夫人这里就养着两只??”

    又看那尾羽大?惊小怪:“这尾羽好看,寻常人家有一根都是传家宝,怎得府里就任由孔雀拖着到?处走,难不成晚上还要找人看管,否则被偷了?如何是好?”

    等进了?正房,宓凤娘眼睛都不够用?了?,这回倒对打帘子的小婢女习以为常,可?是对墙上的挂画惊讶不已:“谁家裱画居然拿缎子裱?”

    一边看着那缎子惊叹:“我们这人家,若是有这么一段缎子肯定要珍而重之收起来,府里居然满不在乎给字画做配,这字画该有多名贵?”

    见到?老夫人门里挂着的红石榴帘子,忍不住摸了?一把:“娘啊,这随便一颗放在穷苦人家就能当传家宝,怎得在这里就挂在门上?”

    惹得丫鬟们连连发笑。

    叶盏也奇怪:娘不是不知分寸的人,刚才在杜三娘那里虽然偶有惊讶但还算应对得体,怎得到?老夫人这里便惊叹连连,倒像是在耍宝?

    等进了?两道?门。

    宓凤娘抬头看:“也不知道?哪位是老夫人?”

    这间房里坐着站着几个人,各个打扮华贵,形容雍容。

    满屋的人一下?就笑了?,最中?间的夫人惦记着体面?,只?死死咬住唇角,旁边的拿手帕掩嘴,最侧面?那个年轻的笑得捂着肚子弯腰。

    下?面?的小丫鬟们就不顾体面?了?,各个笑得前仰后合,还有个小的一屁股蹲在地上,“哎呀哎呀”个不停,惹得又是一阵笑声。

    “好一堆猴儿,不许戏弄客人。”还有一道?碧纱橱,内里传来一把带着笑意的声音。

    从?碧纱橱进去,才看到?杜家老夫人。

    杜家老夫人头发半白,因着是居家并未梳高髻,也没有穿戴太多首饰,只?家常簪了?几根金竹叶桥梁钗,穿了?竹青色衣裳,舒舒坦坦靠在靠枕上,是个富贵人家好太君的模样?。

    宓凤娘却不见礼,纳闷问旁边人:“你?们这回可?不能戏弄我,赶紧带我去见老夫人。”

    旁边的丫鬟面?露急切:“这可?是我们老夫人。”

    “我不信。”宓凤娘不紧不慢,“哪里有这么年轻的老夫人,莫不是老夫人的媳妇在这里戏弄我们市井人家没见识呢。”

    一句话惹得屋里又是大?笑。

    老夫人也跟着笑了?起来,显然极为受用?这等话。

    等再三确认了?这就是老夫人,宓凤娘“啊呀”一声就上前:“您可?得给我讲讲保养的方子。”

    老夫人笑得皱纹都少了?几根,脱下?手腕间带着的瓜果如意金手串,又摘下?一枚纯金缠丝钗就给了?叶盏和?玉姐儿两个:“算是我给两个孩子的见面?礼。”

    叶盏一瞬间就懂了?宓凤娘刚才那般夸张是为了?什么。

    叶盏:……

    娘,奥斯卡欠您一个小金人。

    第046章 第 46 章

    金银, 在宋代很珍贵。

    一来抵御外敌要花费银钱买马屯田,二来邻国热衷于使用大宋银两导致银子?大量出国。

    像叶盏他们市井用的就多是铜币结算。

    黄金更是贵中之贵,一两金折合十?两银子?①。

    所以老夫人送她们的礼物极为珍贵,

    这瓜果如?意金手串是将黄金铸成甜瓜、寿桃等各种果子?的样子?,再用一根五彩丝绦系起来,大约能有半两。

    纯金缠丝钗虽然是一根只在钗头细金丝缠丝的素钗,但重量也不轻。

    叶盏接在手里大约估量了一番。宋朝一斤官秤大约是现?代的650克, 这样估摸两个金饰品折合现?代就能有70克,按照500元的金价计算, 总共是三万五千元。要按照宋朝的金银稀缺性,应该价值还要更高。

    这算是宓凤娘的……演出费?

    这么贵重的礼物叶盏不敢收,她赶紧推辞:“来拜见老夫人本来是给?您请安,怎么能收这么贵重的东西?”

    玉姐儿?也跟着推辞不受。

    老夫人板起脸:“莫非是嫌我老婆子??”

    她旁边的孙媳妇笑着把叶盏摊开的手阖上, 开玩笑道:“收下吧, 别等我家老太君反悔了, 又收回去。”

    “收回去也值当。”宓凤娘凑趣,“沾了老夫人的福气和长寿,就算收回去也让这两个小的受用不尽呢。”

    惹得?老夫人又笑:“你?不怪府上买了你?女儿?做奴仆就好?。”

    “得?谢谢府上调教得?她好?呢, 如?今进退自如?, 满街坊谁不羡慕我有这么个好?女儿??还不是沾了府上的光?”

    再说起从前家里也是殷实地主,大儿?子?和二儿?子?也跟着读书, 识得?几个字。

    杜老夫人和夫人听到这里倒收敛了些笑意,多了些敬重:“原来府上是清白耕读传家。”

    农户在古代自然算是清白人家,乡下地主供子?孙读书,若是考中便可鲤鱼跃龙门, 自唐以来高门陨落寒门崛起,官场上有不少官员都是这么起的家, 就连杜家也是如?此,如?今还在乡下各处有田庄呢。

    大夫人把先前那些轻慢收起来,叫丫鬟再看茶。

    再听宓凤娘讲这些年如?何?寻女、经历的各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时叫杜家上下都听入了神。

    老太太、大夫人她们自然是有阅历,能体味到其中苦涩。

    年纪小的少夫人、小娘子?们则是闺中寂寞,未曾听过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把这个当话本子?听个稀罕。

    旁边服侍着的丫鬟婆子?们则是感?怀身世,她们有被家人卖掉的,也有被拐走的,一时都被这家父母感?动,又怀恋自己父母。

    宓凤娘又有个好?口才,活灵活现?,说到难过处满屋子?的太太娘子?跟着掉眼泪,说到搞笑处全屋跟着笑,活像汴京最大游乐场所象棚的女说书。

    “孩子?到我们府上也是造化。没想到兜兜转转修成正果,可见积德行善必有菩萨保佑。”杜老太太听了一番故事,双手合十?,先谢过诸天神佛。

    宓凤娘试探着跟了两句:“是呢,也有街坊说是要拜谢神灵呢。”

    “不错,心诚则灵。”老夫人频频点头。

    得?知老夫人笃信佛教,宓凤娘立刻满口称赞汴京城里几处著名?的寺庙灵验:“我前几天刚去几处庙宇拜过,各个都是好?地方,说也奇怪,我原本心神不宁,睡也睡不好?,吃也不吃好?,谁知进去拜了一趟之后?便觉心里的不痛快都散去了,回来倒睡了个好?觉。”

    进寺烧香要爬山涉水,还要攀登各种山门台阶,回家后?累得?倒头就睡,当然没心思再烦闷了。

    “哦?”老夫人果然来了兴致,“你?居然这么虔诚,惭愧惭愧,老身也就寻常在家供奉,不如?你?这般上心。”

    “有人太功利,什?么教都信,我倒是觉得?,不如?只信一样,所谓心诚则灵。”宓凤娘说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