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40-50(第24/35页)

的卷子,有几个考生一抬眼见他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的样子,被吓得一抖,杨敬城也不在意,放下卷子又换下一位。

    等走到徐辞言号房面前的时候,杨敬城心底忍不住咦了一声。

    开考才不过几个时辰,这考生的稿纸上就已经写了四篇文章了,比起刚开始做第二三篇文章的其他考生,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

    杨敬城心底有数,一般这样的,不是才华横溢文思泉涌,就是一塌糊涂乱答一通,两个极端。他走上前去取了张稿纸,想看看这人属于哪种。

    徐辞言觉察到号房外头来人了,抬头见着几位气势凌人的官吏也只是一拱手行礼,并不多看,低头继续写自己的。

    另一位主考宋汝璧虽是词臣,但品阶上比杨敬城差了不少,他素来知道这位铁面同僚的脾气,见他看文章看得仔细,心底好奇,也上来取了张稿纸看。

    别的不知道,但他手里这一张,言之有物,文采斐然,是难得地好文章,若是其他几篇都是这水平,榜上有名是跑不了的了。

    宋汝璧心底满意,不动声色地瞅了一眼放下文章抬脚走人的杨敬城,至于名次多少,那还要看这位杨大人的意思。

    只不过他向来仔细,杨敬城面上虽然看不出来,但他可是完完整整地把文章看完了的,若是不喜欢,何故平白折磨自己的眼睛?

    他心底有数,笑呵呵地跟上,身后自有官吏提笔在考卷上做上标记,示意考官看过此人的文章,科场大事,一举一动都有人记录,免得日后招惹是非。

    日头渐渐落下,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一点暖意也渐渐散开,写完手上这题后,徐辞言就往暖炉里又多添了点碳,吃了东西捂着被子睡了一觉。

    总归号房大敞着,睡着了也不怕二氧化碳中毒。

    这么考了几日,等到最后一场,徐辞言早早交了卷子,受卷官把他的信息登记在册,就示意他可以离开。

    到了龙门那,徐辞言远远地就见着已经有好几位考生站在那瑟瑟发抖。

    最后一场策论向来是徐辞言所擅长的,除去最开始一番思考,后续只要下笔便是一气呵成,他本以为自己答得算快了,不曾想这贡院里还真是藏龙卧虎,人外有人。

    周翌泽也已经出来了,考场要求皮衣要去面,帽子要单层,鞋子要薄底,尽管诸考生已经竭力往自己身上套厚衣服了,但是耐不住还是冷啊。

    站在龙门内里等着放牌的时候,多得是几个考生凑在一处,只图能够暖和些。

    徐辞言和周翌泽挤着,再过一会,崔钧也出来了,他火气格外地足,往那一站,徐辞言只觉得风都小了几分。

    等到终于能出了贡院各自坐上马车,徐辞言长松一口气,把考篮往车厢里一扔,赶忙接过清风递来的暖炉抱着。

    热腾腾的火一烤,整个人都活泛过来了。

    也幸好现在出贡院的时候还不用搜身,不然寒风吹着脱衣服,那才是要老命了。

    徐辞言记得,上辈子看过一个奇闻,清朝时,四川的贡院是三国时期的老建筑改的,那号房的砖片上头还有“臣诸葛亮造”几个小字。

    那可是诸葛丞相,哪个秀才能受得住这种诱惑。

    因此,每次开贡院,就有秀才顺手牵砖出去,考一次,牵一次,等到考完官府一查,好家伙,号房已经通两个洞。

    这么几次下来,不仅进考场要搜身,出考场也要搜身了。

    只不过京城的贡院,天子眼皮底下,倒也没有那个举人敢干这种事。

    徐辞言心底好笑,若是京城的砖也是诸葛砖,顺走不至于,考试间隙他也想见识见识。

    二月十六日,这一科的会试落下帷幕,归功于某位黄姓人士,之后的殿试不会再刷人,成与不成,都在今天一考定音。

    当天夜里,只要是还能爬得起身的考生都闹腾起来,接下来几日,青楼楚馆街头巷尾,处处都留下他们肆意欢乐的身影。

    第48章 放榜 蔺家

    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

    大启并不禁止官员狎妓,在未正式踏入官场的士子之中, 这更是一顶一的风流雅事。考完了会试万事皆休,更是要找两个名妓唱唱小曲喝喝酒,好好体验一把京城纸醉金迷的生活。

    徐辞言对逛青楼毫无兴趣, 一口回绝了所有邀约,自个收拾好银票, 到处看房子去了。

    他已经给林西柳他们传了信,算算时间,应该已经出了山南上船了。

    徐辞言看中的屋子是某个京官的私宅, 这位官员外放以后,就把屋子托给牙行卖了。

    徐辞言跟着牙人看了一圈, 宅子大小适中,那前主人苏州人氏, 宅子也似苏州园林一般秀美雅致。各色花草缤纷, 古木参天, 特别是小园里,竟有一汪活水潺潺流动,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极其合适的。

    当然, 价格也极其美丽。

    交了银子,到官府过了契书以后,徐辞言摸摸一下瘪了大半的荷包,心底叹息,这一间宅子,都快把他好多年来的积蓄榨干了。

    差一点点, 就要背上房贷了……

    不过换个思路想,徐辞言振奋精神,他也算是北京有房一族了,若是这屋子能留到后世,说不定还能混个保护建筑当当。

    也是

    穿越了,放后世十个他也买不起京城的四合院。

    住处定下,徐辞言又托牙行雇了管家和各色小厮,至于丫鬟这些只选了几个,其他的等林西柳她们来了自个挑的更合心意。

    他选的管家唤林日瑞,年纪不算太大,四十来岁。早年也是读书人,科举一直不第以后才为谋生计才给人当起管家,处事圆滑,行事很是妥当。

    徐辞言见他动作飞快地招呼起小厮洒扫庭院,敬告邻里,心底很是满意。至于林日瑞的儿子林竹,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的新书童。

    林西柳她们还未至,徐辞言也没打算自己一个人住新家,交代林日瑞去采买家具这些之后,就回到了会馆里闭门温书。

    另一头,会试的阅卷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与乡试比起来,会试阅卷规格更高一些,经手试卷的受卷官,弥封官等都是严格选出来的官员,眷录官眷录好试卷之后,对读妥当,交到中书舍人的手里。

    中书舍人点好卷子后,要负责给帘内官分卷。

    这一科会试有十五位同考官,主要是翰林的词臣和六部员外郎、主事等等组成,共同负责五房的阅卷工作。

    四千多名举人,上万张考卷,时间紧,任务重,每一个同考官都很紧张。

    当然,这阅卷也不是全无好处,取中考生之后,同考官就一下成为新进士的房师,以师徒之礼相待,相当于一下在朝堂中多了无数门生。

    《书》这一房的同考官有四人,以翰林院侍读程晏为主,程晏是天和二十二年的榜眼,亦是当年《书》一房的经魁。

    他点清卷子,与其余三位同考官分了以后,就各自带着阅卷官开始阅卷。

    第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