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40-50(第30/35页)



    若真那么恭敬,他的那些政令怎么会如此难以推行?

    他不再理会,低头看卷。不得不说在这事上蔺朝宗倒是没有使什么小手段,十二篇文章各有特色,皆是佳作。

    他巡考时属意的几位考生卷子也都在上面,评价算得上中肯。

    乾顺帝翻了一下,最佳的那份卷子上画了十二个圈,他再一看,这不正是徐辞言作的那篇吗!

    这人写文章的本事比他想得还要强,乾顺帝自个也看了那满纸政绩,但让他对着政绩考,还真没本事夸得那么好听。

    真正的马屁,都是让你听了也不觉得是在拍马屁的,堪称是润物细无声。

    他当年做皇子的时候要是有这本事,早挣得先帝欢心了,哪里还用得着费尽心思夺嫡登基呢,乾顺帝遗憾心想。

    只不过若是只凭马屁吹得好就点他为一甲,朝里的御史铁定喷得他狗血淋头,乾顺帝迫不及待地看到下头献策部分,仔细研读。

    杨敬城的品行他是知道的,徐辞言能被他点为会元,又入了那么多翰林词臣的眼,参政治国的本事必然不弱。

    “每遇令下,群臣奉行之不力,盖因法之不全规之不善也,需怀必行之志,操必行之法,悬必行之赏……转祸为福,转败为功,扬陛下之贤名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而民以农为本,农以水为先,而治水一事非易也。虽有善水之可引,然督臣、河臣畏难而止,懒政怠政,必以严查……”

    乾顺帝越读,心底一把火烧得就越旺,这策论里每一件事都是他心心念念的大事,每一条建议都恰恰好好地挠在他痒处。

    等到千字文章看完,他竟意犹未尽,不由得心底大喝一声“好”!

    “咳咳!”太监鸿喜见他愣神,轻声地咳嗽两声提醒皇帝。

    朝臣们可都还在下面看着呢!

    殿选大事,乾顺帝也很快回过神来,再取一篇文章来看,只一眼,他就看出这考生是谁家弟子。

    《会试录》里,论文风鲜明,以他和南直隶骆煦最为突出;而论实干至朴,则以徐辞言为长。

    乾顺帝通览一遍,心中微微叹气,这文有遗俗绝尘之姿,飘然仙去之气,好则好以,就是太冷了些,看得他总有种看史官传记的感觉。

    也不知道周宿这么个滑头,怎么生出个冷性的孩子来。

    难道是从师的?可唐祭酒也不是这么个性子啊,当真是三代显贵之家必出闲淡澄净之人,倒是个翰林研学的好料子。

    乾顺帝在纸上御笔写下一甲第三的字样,由此,便定下了前三,将其余试卷发出,由内阁官领受。

    为慰劳读卷官辛苦,彰显皇恩浩荡,乾顺帝赐宴于文化殿。宴毕领了赐钞以后,读卷官们就拆二三甲试卷,封送内阁填写黄榜。

    一时间,只有一甲三人未填。

    诸人对榜议论,江伯威见只剩徐辞言,周翌泽,骆煦三人未见姓名,心底微微诧异。

    去除周翌泽,也不知道他首圈的那篇文章是剩下两人中谁所作。

    骆煦早已加冠有所婚配,其妻是业师之女,感情甚佳,江伯威倒没什么想法。

    而周翌泽的婚事自有他爹做主,乾顺帝也不可能允许两个尚书结亲结党。

    如此便只剩这徐辞言了,江伯威心底意动,榜下捉婿是惯例,眼下他家里大房虽是为东宫所留不能婚配,但二房三房也有姑娘啊。

    若是能和他结亲……

    杨敬城是徐辞言座师,出了翰林之后必然是要加入清流一党的。江伯威老早就想往清流那边使劲,如此一来也算是互利互惠。

    至于徐辞言愿不愿意和他“互利互惠”,江伯威打心底里就没

    想过这个问题。

    我朝驸马不能为官,少有皇帝会将一甲许给公主的。除去皇家,他江家的门第,可不是徐辞言能攀上最高的!

    就算其他几位尚书要争,江伯威自信自己亦有一争之力。

    徐辞言是脑瘫了才会拒绝他这么个岳家。

    想到这,江伯威志得意满地出宫回家,只等第二日传胪大典,好看一看徐辞言是第几。

    次日,鸿胪寺、光禄寺官员忙碌一夜,早早将华盖殿布置妥当,设黄榜案于殿内稍东。

    时辰一到,天子上座,喉官衙陈设仪仗,教坊司奏礼乐与殿,文武百官朝服肃立。而新科进士们在鸿胪寺官员亲引之下,拾级而上,意气风发。

    “宣新科进士入殿——”

    四拜行礼,执事官举榜案至丹墀御道中置定,传制官跪奏传制,“ 安乾十年三月初九日,工部尚书杨敬城等于皇极门奏为科举事,会试天下举人,取中三百名。本年三月十五日殿试……

    第一甲例取三名,第一名从六品,第二三名正七品,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肃立的众士子们心底越发紧张,这些套话说完以后,就到他们最关注的科第公布之时了。

    第几第几第几……诸生心底碎碎念,屏气凝神,只听见天边远远传来声音。

    “ 安乾十年正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山南,徐辞言!”

    听到这话,徐辞言心底一震。

    好像每一次放榜的时候,他都会被吓到,激动、紧张、雀跃、振奋……种种情绪在心底交融酝酿,只因为徐辞言心底明白,他的未来,仅此一路可走。

    没关系,站在丹陛之上,徐辞言心底对着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了。

    尘埃落定,金榜题名,今日起,他六元及第,科场诸事以消。此后,便是数十年宦途险谲,徐辞言早已下定决心,重活一世,既要做个于百姓有益的能臣,也要做个有力自保的权臣。

    四面为敌亦为友,路愈难,越发愈要走得既大胆又谨慎,时刻权衡利弊,进退得宜,方得善果善终。

    序班领着他上前谢恩,跪在了御道左侧,乾顺帝右手下方,“臣徐辞言,叩谢圣恩。”

    此时离皇帝如此之近,附近官吏皆离他们有所距离,徐辞言心头一横,做了个颇为大胆的举措。

    他借着行礼动作抬眼,看见了乾顺帝冠冕下的面容。

    乾顺帝面白无须,凤目长眉,清俊雍容,一身金黄龙纹衮冕,平天冠前后十二旒,五色玉珠垂下,天子之风,不怒而威。

    “你!”

    四目相对,两人俱是一惊,乾顺帝眉心微皱,哪有臣子未得许可便直视天颜的道理!

    只是这是徐辞言第一次见他,何尝不是乾顺帝第一次见徐辞言面容,好奇心起,把那点不虞之意搁置一旁,打量起来。

    跪着的少年面容风流俊美,神色却恬淡平和,眉眼间赫然可见读书人的坚毅,硬生生将五官轻浮之气压了下来,显出君子温润如玉之风来。

    好个玉面少年郎!乾顺帝心底赞叹。

    再一看那双眼睛,好奇、孺慕……清澈分明,乾顺帝一愣,那点薄责之意烟消云散,反倒升起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