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30-40(第42/61页)



    毕竟崖山十万军民,说到底,还是普通百姓居多,都是因为感伤时之将亡,愿追随故国流亡海外。

    真正训练有素的军士,其实比重并不大。

    他们以后又不可能只待在一个地方,还要向外扩张,最后回去攻打蒙元的,自然是军事实力越强越好。

    郑成功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你到时候也给我匀一批,我看能不能把我的海五路和山五路商行训练出来。”

    张世杰欣然同意,顺带问了一句:“你要什么样的土著?我先记着。”

    郑成功告诉他:“山五行「金、木、水、火、土」,专门负责留在陆上采购中转,海五行「仁、义、礼、智、信」,掌管船舶,遍布港口。”

    “反正你就找那种看起来比较机灵,适合行商的,但又不能太机灵,一看就心思浮动,难安于业的。”

    张世杰:“……不是,你这要求有些苛刻啊。”

    “此事不急”,郑成功淡定道,“先开荒,之后我准备在军民中训练一批人试试。”

    眼下,众人的粮食储备已经所剩无几,必须尽快进行种植和收获。

    十万军民被分成了若干组小队,对照着台湾南部地图,划分出若干区域。

    每个小队自领一块区域,准备开垦荒地。

    之前招募过来的农业组和畜牧业组的技术人员,以及从元营里抢走的人才们,也都被打散在各个小队中随行,提供战术指导。

    郑成功特别着意进行了屯田的军事化,每相邻的区域之间,必设瞭望台,拟在沿海建堡垒若干,与瞭望台以烟花传讯,同气连枝,互相呼应。

    小队中人分为两批,一批负责守卫,一批负责种田,轮流交替,殆无缺闲。

    军民们得了清晰指示,个个充满干劲,准备大干一场。

    当晚,众人忙碌了一整日之后,插竹为社,斩茅为屋,就地建造居所歇息。

    璀璨的星河若一条瀑布,横铺在头顶,万千星辰映入海底,不住地浮动,荧荧离离,折射出一片光华明灭的清梦。

    人间的一切都仿佛披上了明亮的霜雪,只要掬手一捧,就握住了满掌的溢彩流光。

    张世杰举杯道:“敬劫后的余生!”

    陆秀夫含笑补充道:“敬海上的新生!”

    郑成功也说了一句:“敬四海八荒,此刻皆共看满天星辰!”

    他们相视而笑,神色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悠远,却又被星光染得一片明亮澹荡,眼角眉梢,俱是一派意气风发。

    崖山亡国的失利暂时已经远去,新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来路坦坦荡荡,尚有无限希望。

    天幕上。

    众人望见这一幕,纷纷发表感慨:

    【唐太宗李世民】:兵者,气胜也。

    【唐太宗李世民】:这群人的精神状态,和崖山时的心如死灰已经大不相同,朕现在相信,他们确实可以创造奇迹。

    【唐肃宗李亨】:太宗爷爷说得对哇!

    【北齐神武帝高欢】:郑延平确实是天生的领袖之才。

    【宋仁宗赵祯】:有的人哪怕什么都不做,站在那里,也给人感觉瞬间就有了依靠。

    【宋仁宗赵祯】:况且延平王经验丰富,气场强大,所做的每一个策略都相当明智合理,军民们自然对他万分信赖。

    【大秦天王苻坚】:最可怕的是,在崖山中,陆秀夫同样也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宋武帝刘裕】:只要领头人稳住了,下面人心自然而然就稳了,万事迎刃可解。

    【宋武帝刘裕】:天地溃于前而面不改色,方可拜上将军。

    【明宣宗朱瞻基】:哈哈,宋武陛下一定想到了自己京口起义的旧事。

    【宋武帝刘裕】:可不,当时我们九死一生,稍有差池,就是死无全尸,幸好朕临危不乱,在绝境中反杀了桓玄。

    【陈文帝陈蒨】:反例提名苻坚!八公山下,看见草木皆兵,惊恐之下喊了一嗓子,直接葬送百万大军!

    【陈文帝陈蒨】:同样是「投鞭断流」,瞧瞧人家延平王北伐,多么气壮山河,再瞧瞧苻坚……

    【宋神宗赵顼】: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当真比人和狗之间还大。

    【大秦天王苻坚】:???

    【宋孝宗赵瑗】:还有桓温。

    【宋孝宗赵瑗】:桓温伐蜀,已现败势,惊恐之下准备退兵,结果击鼓的人错把退兵鼓敲成了进军鼓,桓军顿时气势大振,直接打下了蜀地!

    【宋孝宗赵瑗】:完全就是白给的运气,实质上,论临危不乱,桓温比起苻坚尚有不如。

    【楚宣武帝桓温】:???

    【汉光武帝刘秀】:这个桓温,竟还有这样的运气,都快比得上朕了。

    【宋武帝刘裕】:不不不,您是诸天万朝的气运之子,谁比得上您啊。

    【魏孝文帝元宏】:大魔导师,你就不要谦虚了!

    【汉光武帝刘秀】:……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众人在台湾南部不断推进,持续开荒种稻。

    这般连日进展,终于在某一日,接触到了当地的土著人民。

    苏刘义远远地观察了半晌,无比惊奇地回来汇报:“那些人都列队站在高山上,好像在欢迎我们,怎么会这样!”

    看起来有点憨憨傻傻啊。

    张世杰见对方好像没有敌意,当下一面令众兵暗自戒备,一面决定亲自进入他们的土地视察。

    他很好奇:“也不知道这些人的生活是什么状态。”

    “放心,到时候一问就知道了”,郑成功自信满满地一挥手,“本王生于海外,常年海上来去,精通八国外语,任他说什么语言,都能进行愉快的沟通。”

    众人当即放下心来。

    陆秀夫微微含笑,温声赞美道:“不愧是我们宜室宜家、出行必备的延平王,幸好有你在。”

    觉得这句话好像哪里不对的郑成功:“……”

    罢了,笑得真好看,原谅他了。

    待翻过了山岗那面,来到一处宽广的平地。

    入目所见,皆是零零散散耕种的田地,和稀稀疏疏的房屋,一派原始淳朴的自然生态,风光如画。

    土著同胞们列队站在一块,满面笑容地看着他们,憨厚的眼神中隐藏好奇。

    郑成功走上前,向他们问候,一名首领激动地抓住他的手:“阿巴阿巴阿巴。”

    郑成功:???

    土著首领:“阿巴阿巴阿巴!”

    陆秀夫等人完全不知道这家伙为什么一直重复着一模一样的字符,都满怀期待地看向自家精通八国外语的延平王,等着他翻译。

    郑成功眉头微皱。

    按照他的理解,台湾南部的土著语言应该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