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30-40(第48/61页)

经验。

    万朝中,唯有一个位面的人立即就做好了准备,水师大军顺流而下,直取台湾!

    正是三国东吴位面。

    吴大帝孙十万……说错了,是孙权,对开疆拓土有一股奇特的执念,虽然自己很菜,但不影响野心大,始终对外边别人的地盘跃跃欲试。

    在历史上,他本就是最早派遣使者进入台湾的一个人,后来又陆续瞄准了海南岛、辽东半岛。

    可谓是生命不死,搞事不止。

    这次,东吴水师倾巢而出,舳舻千里,旌旗当风。因为周瑜要留下来成为本位面参赛者的缘故,本次出征的主帅,是年轻小将陆逊。

    长江边上,雪浪滚滚,周瑜一身白袍银甲,登舟为战士送行。

    一旁,孙权正在拉着陆逊的手叮嘱:“此去,伯言定要战无不胜,扫平台湾!”

    这般交代了一通之后,该说的话都说了,众人一齐将目光投向了周瑜。

    周瑜:懵逼. jpg

    不是,都盯着他看干嘛?

    “公瑾,快借东风”,吕蒙拉了拉他的衣袖,“我们都等着你呢。”

    孙权也充满期盼地看着他,满眼都是快来吧,快快快,请开始你的表演!

    周瑜:“……”

    等等,他并没有这个功能,上次只是凑巧!

    周瑜满心无奈,决定证明一下自己:“我真的不会,上次是文天祥的好友邓剡化东风,不是我出的手。”

    陆逊顿时懵然:“真的?可今天如果一直没风,船就出发不了,我们都在等你借风!”

    周瑜无语。

    大军出征不应该提前选好一个气候适宜的日子吗,全在等他借风是什么鬼。

    陆逊观察着他的神色,忽而凑过去,对他悄悄耳语了一句:“我们这次出征台湾,是为了补充粮食和兵源,更好地对抗曹贼。公瑾,你也不想看见先主留下的江山岌岌可危,亡于外敌之手吧。”

    周瑜眉心轻轻蹙起,立在阳春三月的江南烟花深处,似是神色微黯。

    自然是不想的……

    他永远记得当年曾发下“永固江东”的旧誓,为此,他愿不顾一切,战至最后一息。

    然而,天幕上的皇帝们聊天,经常泄漏出关于后世的讯息。

    吴国最后的结局难称善终,很快就将淹没在历史的荒墟中,化为尘烟一抹。

    其实按照他们的力量和地缘格局,能够守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孙权又不是后世刘裕那种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霸主,什么北伐,不可能的。

    纵然是战神刘裕本人,都饮恨长安城下,没能北伐成功,一统河山,何况是孙权?

    这些道理周瑜都心中明白,然而明白,并不等于就能从此看开了、放下了。

    不然他也不会选择成为本位面的参赛者了。

    他始终记得,当年伯符在时,跃马河山沃野千里,曾许多次地远眺江北,想要一统天下。

    最终,迎接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周瑜只得长叹一声:“希望今天有东风,但我真的说了没用……”

    话音未落!

    只听得船只轻轻一动,万丈江水忽而掀起波澜,写着“吴”字大旗的旌纛猎猎而鸣,飘扬在长天之下。

    众人都神色淡定,内心:基操勿六!

    我们就知道公瑾一定能做到,所以我们方才一点都不慌!

    完全不清楚刚才发生了什么,但忽然就被一群人围起来欢呼的周瑜:?

    不是吧,这都可以?

    借东风的明明不是他,该是伯符才对!

    ……

    陆秀夫等人经过商议,最终近乎全盘采纳了郑成功的行动方案,具体有什么遗漏之处,待留到执行过程中再商榷添加。

    宋廷现在的行朝过程,变得极为省略精简,已经差不多等同于几个高层之间的圆桌会议。

    即便是最重礼节的陆秀夫也没有提出异议,无他……

    实在是太忙了!

    所有人都各司其职,紧锣密鼓地执行计划,谁也不想因为自己而拖了后腿。

    和崖山人合作的高山族部落也增长到了十余个,稳定提供了甘蔗货源,并且有大量的土著也在经过培训后,参与了生产劳作。

    按照郑成功的规划,甘蔗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各条生产线,进行极度精美细致的再创作,制作成各种华贵的礼物,配以珠宝香料,加以一重又一重的奢华繁复包装。

    关于国王塑像的塑造,更是重中之重。

    李定国特意搜集了许多这个时期西方国家君主的画像资料,发在天幕上给他做参考。

    土著们异常高兴,崖山人不仅教给他们煮糖的新技术,还教他们烧瓦建房子,精细种植水稻,海水晒盐等,生活全面得到了改善。

    来自南宋本土的科技树,正在这里缓慢被点亮。

    土著们一个个都憨憨的,给点阳光就灿烂,还总喜欢拉着人跳舞。

    陆秀夫每天都要收到许多花环,襟袖间萦绕着香气,驱之不散。

    土著们甚至已经学会了用汉语说你好和谢谢,时常跑过来和他打招呼。

    不得不说,看见一张张黝黑的脸漂浮在半空中,笑得哈哈的,一张嘴,龇出满口大白牙,这场面……

    怪惊悚的。

    当然也很有成就感。

    小陆相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给当地人生活带来的变化,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素洁的手指拨弄着一片如雾花瓣,忽而产生了一个想法:“或许,除了发展生产,我们还应该再做一件事。”

    先进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生产力,让土著们衣食无忧。

    既然已经吃饱喝足了,自然要处理一些精神层面的追求,不能再这么天天傻乐下去了。

    郑成功眉梢微扬:“君实的意思是?”

    陆秀夫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提议道:“在台湾这里,还有之后每到的一处海外领地,我们都应该开办学校,兴建文庙,传播汉学,教当地人读书识字、传统文化,使用我们的语言,打下我们的烙印,如此代代相传下去,薪火永不磨灭。”

    “让这些地方,往后的千秋万载、生生世世,都是「宋」,是汉,是海外的华夏。”

    郑成功:“……”

    好家伙,真不愧是你,小陆相公。

    我只打算在有生之年荡平海上,克尽全功,你却连千百年后的事都想好了?

    【作者有话说】

    延平王与小陆相公,两大狠人,一个专门开疆拓土,抓经济政治,一个负责坐镇明堂,搞思想民生,可谓是帝国昌盛万万年的最佳搭档(张太傅:啊,那我呢?)

    第39章

    郑成功转念一想, 陆秀夫这个开办学校的提议,真的相当有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