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50-60(第2/16页)
超过4W,公众号也还没那么多人看,昨天那8W多的浏览数据是哪里来的?”
难道——
禾嫒尺打开小紫书后台。
果然,她除夕夜发的那篇笔记《过年拜神菜,年三十吃到年初七?》热度上来了。
除夕夜当天不少人吃过饭就待在家看电视玩电脑,那时他们还不晓得家中剩菜的可怕,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剩菜每天都在桌上,与禾嫒尺产生共鸣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不少网友已经不在乎禾嫒尺原本笔记写的是啥,在笔记下面聊了起来。
哦,还有吵架的。
主要还是围绕剩菜应不应该倒掉、以及最近的人是不是吃太饱的事吵。
吵吧吵吧,互动量越多笔记热度越高,她还能挣影响力呢。
禾嫒尺这时候算是理解为啥网上总有营销号引流贴,该说不说,流量来得是真快啊。
趁着这波热度,她把前几天劈开家里那块剩五花肉,炒出来的几个菜编辑成《过年隔夜烧猪肉的拯救方法》发布。
笔记发布成功,72现金奖励和3点经验,3张100流量券到手。
“过年还在加班,努力的我!”
努力完了,可以躺啦!
正当禾嫒尺想躺倒继续玩手机时,听见房门外有人走动,从脚步声判断,像是她爸。
这下禾嫒尺精神又来了。
有些事情日积月累下来,会产生根深蒂固的习惯。
比如,夜晚+她妈的脚步声,等于不能半夜叫外卖。
再比如,清晨+她妈的脚步声,等于她妈起床,可能正准备在家里打八段锦。
而清晨+节假日+她爸的脚步声,在禾嫒尺的潜意识里相当于有人喊她吃早饭。
她麻溜爬下床,半踩着拖鞋打开房门:“爸,早餐吃什么?”
“你醒这么早?”禾仁善身穿一件黑色厚外套,手里拎着装了葱的塑料袋,看起来像是刚从菜市场回来,“我买了猪肠粉,你吃不?”
“吃!”
“快去刷牙洗脸,蒸两分钟就可以吃啦。”
禾嫒尺听话地把自己收拾干净,等着上桌吃猪肠粉,蒸猪肠粉是她为数不多从小爱吃的东西。
虽然这东西名字带个猪字,实际上跟猪没有一点关系,就是普通的米皮卷。
米皮卷跟米粉河粉一样,都由大米磨成浆制成,不是自己家能轻易做出来的东西。好在市场会售卖新鲜的猪肠粉,买上4~5块钱就足够一家人当早餐吃一顿。
二次加工也相当简单,斜着切成薄块状,均匀地铺在盘子里,上锅大火蒸两分钟就能蒸透,趁着豬腸粉还热时,要尽快淋上酱油和蒜香花生油。
不同的食材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都不一样,猪肠粉这样,酱油和调味油也这样。
要是等粉皮稍微凉下来,再淋调味酱,味道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第52章
祝文芯也醒得早,早餐时间准时上桌。她用筷子把蒸出锅的豬腸粉和酱料翻拌均匀,用牙签戳起一块送进嘴里:“是这个味,不过这是你奶奶家的味道,以前我上班时吃的豬腸粉调味又跟这个不同。”
“你是说我们老家卖腊味饭那家店的豬腸粉吗?”禾嫒尺回忆道。
祝文芯用牙签戳了一串豬腸粉,慢慢嚼着吃:“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那家店?”
“因为我小时候你经常买呀。”腊味饭店的老板业务可多,他不光卖叉烧烧鸭烧鹅,早餐时还会卖蒸猪肠粉。
蒸豬腸粉是禾嫒尺的儿时回忆,想来应该也是她父母长大工作时的记忆吧。
祝文芯回忆着旧时日子:“你爸是本地人,我家以前却不是这里的,后来全家跟着你外公搬过来,我又毕业了,开始工作,才有钱能在外面买东西吃。那时候豬腸粉可便宜,五毛钱一份。”
“哪要五毛,一毛就行了。”禾仁善回一嘴。
祝文芯摇头:“一毛那是你刚工作时候的事,你年纪比我大好几岁呢,跟我哪能一样。我开始工作那时候已经要五毛一份,当时每天上班前就盼着这口,不然都不想起床。”
爸妈那个年代,小时候没什么好吃的,毕竟那会儿是真穷,啥都没有,人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味道呀花样呀,肯定都是没有的,所以禾嫒尺爸妈对难吃东西的接受程度非常高。
哪怕像他爸那样自己手艺还不错的人,吃她妈做的那些不怎么好吃的饭菜,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总归能吃呢。
有肉有菜有大米,能有什么挑的。
小时候白水煮菜不加盐不加油,吃着也觉得鲜甜得很,有滋有味。
蒸猪肠粉,也不过就是把米浆蒸熟,加上简单的调味料搅拌均匀,多么朴素的食物。
人民日常吃的食物嘛,总共也卖不上几个钱。
当时的小店小摊做这个,也就赚个糊口钱,从没想过靠这个发财。
而且因为这东西价格便宜,卖不上价,所以也不可能再往上加好料,让它变好吃。
怎么办呢?
于是人们就想着法子,指望从最简单的酱料入手,让它变好吃。
那时在路上买猪肠粉,说不定每家的味道都稍微有些区别。
有些小摊会给猪肠粉配蒜蓉花生油,只是里头那个酱油,还会用香菜、红葱、蒜、等等一些香料再单独熬制。
禾嫒尺妈妈经常买的那家猪肠粉,酱汁就是自己熬的,里头还搁了少许糖,吃起来咸中带甜,而且还配蒜蓉辣椒酱,酸味辣味都齐全,习惯这个味以后,特别上头。
有些小摊则是专门准备了小磨香油,芝麻的香气和花生又不一样,特别是炼成油之后,芝麻的香气会更为浓厚。
甚至有些小摊会熬韭菜油。
韭菜油是茂名捞粉的灵魂,那会儿韭菜可便宜,毕竟割了就能长,一抓一大把。
把韭菜放进油里小火炸,直到把油熬得发绿,用来拌粉,经济划算又好吃,我国人民为了好吃的,能把最简单的东西玩出花来。
蒸热的猪肠粉趁热淋上酱汁后,热腾腾白乎乎还略微有些胀的粉皮,会迅速吸收酱汁里的颜色和味道。
然而每份粉的酱汁都有定数,所以原本雪白的猪肠粉在浇上酱汁后,只有部分会变成酱色。
一根圆滚滚的猪肠粉,哪个部位酱味最浓,哪个部位吃着没味,从颜色上就能瞧出来。
禾嫒尺小时候最喜欢吃味重的部分,每次她奶蒸猪肠粉时,拿着牙签就爱挑盆里最底下,酱色最浓的那几块吃。
甚至等其他人把味没那么重的猪肠粉吃掉之后,开始用牙签戳盆底上的粉皮碎碎吃。
小孩子可不讲究什么猪肠粉完整的看起来卖相好,只知道粉皮碎碎沉在盆底,容易吸着酱汁,味更浓。
禾嫒尺观察过,其实大家都爱吃酱味浓的粉皮,只是见她爱吃,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