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90-200(第3/14页)
,居然如此不堪,难道他不曾教过他忠君?
【曹爽集团的倒行逆施胡作非为引起了满朝文武的不满,司马懿一边装病,放松曹爽的警惕,一边暗中筹谋,与太尉蒋济谋划推翻曹爽。】
曹操心里不是滋味:“他倒是很会装病。”
曹氏子弟倒行逆施,被满朝文武联合推翻,他也很没脸。
但,如果司马懿只是推翻了曹爽,倒也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等于能得个全尸……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趁着曹爽与皇帝前往高平陵扫墓,发动了高平陵政变。】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谒魏明帝的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尽皆随行。留在洛阳的司马懿以太后的名义下诏,关闭城门,占领武库,据守城外洛水浮桥,占据曹爽兄弟营地,断了曹爽的左膀右臂。】
【随后,司马懿在给曹芳的奏疏中说:太祖、高祖都曾把后世托付给我,先帝也让我做托孤大臣,大将军曹爽扰乱法度,僭越君王,专横跋扈,独掌大权,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甚至软禁太后,挑拨两宫关系,下一步就是行废立之事,满朝文武都无法容忍他的倒行逆施!】
评论区
“此时,司马懿的想法还是为了夺官夺权,他的敌人是曹爽,不是皇帝曹芳。”
“所以,满朝上下都支持司马懿。”
曹丕:“曹芳已经年满十八,做了十年皇帝,居然没有建立自己的势力。”
真是无能!
【奏疏不出意外的被曹爽截获,根本到不了皇帝手中,曹爽在其中看到了司马懿对他的警告,顿时惊慌失措,进退失据。他带着皇帝在伊水之南修建防御工事,调兵遣将,准备与司马懿做过一场。】
评论区
“桓范早就劝过曹爽,他们兄弟不能一起出京,一旦有人关闭城门,他们就回不去洛阳了。曹爽不以为意,却被桓范说中了。”
曹操恨铁不成钢:你手里有个皇帝,还被司马懿逼到这个份上,便是带着皇帝另立新都,也能得到全国支持。
曹操这样的聪明人自然理解不了蠢货的思维。
【眼看着事态进一步升级,司马懿派遣使者前去劝降,宽慰曹爽说,他只是想免去曹爽的官职,并不想要他的性命,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司马懿指着洛水发了誓!】
评论区
“洛水:不要过来啊!”
“洛水:我脏了……”
什么意思?
政治敏感的人已经从这两句评论中推断出了可能的结果。
只是,不会吧!
政治家最重要的就是树立自己的权威,才会有人依附你,追随你。你可以阴险狡诈,却不能明着食言而肥,不然还有谁会相信你!
【曹爽的智囊桓范劝他带着皇帝前往许都,做第二个曹操。许都本就是曾经的旧都,有粮草储备,也有武备库,还能用天子的名号号召天下勤王,东山再起不是没有机会。】
【可惜良言难劝找死的鬼,桓范的劝说并不能让曹爽开窍,他就像是劣马贪恋马房的草料一样,因顾念家室,无法做出长远的打算……】
评论区
“曹爽还看不清当前的形势,桓范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像是曹爽这样曾经独掌大权的权臣,失去权势后怎么可能得到掌权者的容忍。”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司马懿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曹爽做不成曹操第二,因为他没有曹操的功绩。”
“只能拖延时间,给司马懿添些麻烦罢了。”
【曹爽相信了司马懿的誓言,他觉得自己即便投降也能做一个富贵人家。便将皇帝送回洛阳,投降了司马懿。桓范只能痛哭:曹子丹那样的英雄怎么就生出你们两个猪狗不如的兄弟。】
评论区
“为曹子丹默哀。”
“为曹魏默哀。”
“也为桓范的三族默哀……”
曹真:……
果然,这个儿子还是不要了,我还年轻,还来得及再生一个,好生教导。
【可惜,曹爽的想法太过天真,司马懿不会容忍一个曾经的权臣,一个曹魏宗室的代表依旧活着。回到洛阳后,曹爽立刻被司马懿软禁在府,随后曹爽及其党羽都被司马懿诛灭三族。】
曹真双目赤红:我居然绝嗣了!
其他人想的是:司马懿居然真的将誓言当做放屁,有这样的一个‘表率’,以后谁还敢相信他人。
刘备:“曹魏与将来的晋朝,怕是都要受其反噬。”
【为何司马懿空口白牙发了一个誓言,曹爽就相信了?因为洛水之誓是有典故的。】
【东汉光武帝刘秀围攻洛阳,却久攻不下,当时洛阳的守将是朱鲔,而朱鲔是刘秀兄长刘演之死的罪魁祸首。他无路可逃,却又害怕刘秀的报复,不敢投降。刘秀为了减少伤亡,尽快结束战斗,以洛水为誓,对过去的事既往不咎。朱鲔投降后,刘秀果然遵守诺言,不仅没有追究朱鲔的杀兄之仇,还给了他高官厚禄。】
【古时候,人们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灵庇佑,又有光武帝的先例,曹爽自然不会怀疑司马懿的誓言。没想到,司马懿没有刘秀的胸怀,也没有刘秀的实力,他不在乎自己三朝老臣积攒下的名望,更不敢放任自己的政敌好好活着。】
刘秀看着阶下的朱鲔,忙解释道:“朕可不会做这样的事,卿定要相信朕。”
朱鲔也表态:“陛下胸怀四海,当然不会与臣一个小人计较。而且,天幕以臣为例,正是为了说明誓言的重要性,臣不会误会陛下的。”
刘庄幽幽的叹道:“可惜,后人再也不会相信洛水之誓了……”
洛水:……
第193章 三家归晋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为何能得到如此多的朝臣的支持,这就要从司马懿的生平说起了。】
【司马懿,字仲达,出身河内司马氏。司马这个姓氏来自于商朝的夏官,到了周朝夏官改为司马,世袭司马官职的家族便以“司马”为姓。】
【项羽的属下司马卬是司马懿的先祖,他追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这便是河内司马氏的由来。】
【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是汉安帝的征西将军,他的父祖也都是一地太守。他自幼聪明有谋略,博学多识,胸怀韬略,伏膺儒教,与他的七个兄弟并称“司马八达”,名扬天下。】
邓绥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因为私人恩怨,不肯出兵救援,获罪下狱的司马钧!”
蔡伦:“回陛下,正是他,他已经在狱中自杀了。”
曹操神色复杂,司马八达都是有才之士,可惜,不能为己所用的人才,只能杀了!
评论区
“晋朝建立后,司马懿兄弟之子都被封王,他们就是后来八王之乱的发动着,参与者,和终结者。”
“司马孚不一样,他自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