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4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40-260(第10/28页)


    “苏轼也是陶渊明的大粉,他对陶渊明有极高的评价,还做了109首诗,与陶渊明相和。”

    陶渊明放下酒杯,想看看后人写的和诗,这是文人雅趣,也是以文会友。

    王弘想起什么,对陶渊明道:“天幕多次提及苏轼的词,他的词豪放大气,没想到居然还有田园风味?”

    可惜天幕并没有一一展示这一百多首诗。

    “相较之下,苏轼的性格更加洒脱,他不愿在朝廷与新旧两党同流合污,便在地方为百姓做实事,他的人生更加充实,也更有价值!”

    苏轼:“天幕谬赞了,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我的偶像就是最好的,即便是我也比不上!

    “陶渊明的散文也不亚于他的诗文,《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归去来兮辞》写出了诗人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欣喜若狂。《桃花源记》以一群普通百姓的生活,描述了一个理想中的世界……”

    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认清了现实黑暗后,依旧坚守高尚的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李白:“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这样的神仙日子,便是帝王将相来了都不换!

    白居易:“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羡慕五柳先生的自在生活!

    【除陶渊明之外,还有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将自然美景融入诗中。】

    李白:“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评论区

    “谢灵运是淝水之战主将谢玄的孙子,出身名门望族,本应一生仕途顺遂。但他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晋朝末年,王谢的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刘裕代晋自立后,谢灵运继续出仕宋朝,但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与宋朝格格不入。再加上谢灵运天性偏激,为官期间常常触犯律法,违律杀害门客。宋文帝只将他当成一个文人名流装点门面,而他却自认为自己是能够匡扶社稷的贤臣良相。”

    “若是以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谢灵运得到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但他的自我实现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为了得到上位者的赏识,他在中央挑拨离间,讽刺当朝。被贬地方后不理政务,一心游玩。”

    宋文帝刘义隆冷哼一声:“玩忽职守,自命不凡!朕的大宋不缺只会写诗作文的名流才子。”

    谢晦曾多次劝谏堂兄,可惜谢灵运根本听不进去。

    大概对于谢灵运来说,自身才华与偏激的性格是成正比的吧……

    “仗着祖辈积攒的家底和谢家的人脉,谢灵运生活富足,奴仆成群,他喜欢游山玩水,就命人开山造湖,完全不顾会不会侵扰当地民生。”

    “太幻灭了,谢灵运是李白大大的偶像,还以为这是一个与李白一样风光霁月的君子呢!”

    “偶像行为不要上升粉丝(bushi”李白:“……”

    他的偶像很多,要说最喜欢的还是谢眺,他与谢灵运并称二谢,诗作也以山水见长。而且谢眺不仅才华横溢,仕途也极为顺达,李白可太羡慕了。

    不过谢眺的结局也不算好,太有才的人免不了被身边人嫉妒,他的上司王秀之一纸密报将他告到了皇帝萧赜面前,谢眺仕途陡生波折。

    萧赜死后,萧鸾同室操戈谋夺皇位的血腥行为震慑了谢眺。此后他厌恶黑暗的官场,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寻求解脱。

    不同于谢灵运的偏激,谢眺被贬到地方为官后,依旧恪守本心,尽忠职守,为当地百姓谋求福利,深受百姓爱戴。

    就像他在《游敬亭山》中所写“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他无愧于任何人!

    评论区

    “能让谢灵运钦佩的人也只有曹植,他曾自得的说:天下才学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除了曹植,老子就是天下第一o( ̄ヘ ̄o#)”

    曹植的嘴角不自觉的翘起,突然看到老父亲冷冷的目光,忙端正神色,谨守心神。

    曹操双目微眯,嗤笑道:“这样的才子孤可用不起。”他过去怎么没发现子建这么拎不清!

    他在孔雀台养着的那些才子只是拿来诗词唱和装点门面的,朝政大事还是要交给务实肯干之人。

    “因为得不到上位者的赏识,谢灵运愤愤不平,消极抵抗,多次辞官,又多次被起复,最后被人以谋逆罪弹劾,死于流放途中……”

    刘裕双目微眯:“谋逆!”

    若是真的谋逆定然不会只得个流放,怕是被诬陷的吧。

    刘义隆心中默念着谢灵运的诗作:“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谢灵运以为韩国报仇的张良,不耻与秦始皇为伍的鲁仲连自比,将自己放在晋臣的位置上,这难道不是对大宋的背叛!

    刘义隆念及谢玄于国有功,不忍其后代子孙带累谢家门楣,只判了个流放,已经是宽宏大量了!

    第248章 南北对峙

    【还有鲍照的乐府诗,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鲍照开创七言诗的新格局,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一改六朝文坛浮华纤巧,内容空虚之风,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为诗界注入了新的生命。鲍照与庾信合称‘南照北信’,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

    评论区

    “鲍照,世称鲍参军,出身寒微,没有门第,于元嘉年间带着自己写的诗拜谒临川王刘义庆,得到赏识,进入官场。但好景不长,刘义庆病逝后,鲍照再次归家闲居。”

    “此后数年,他辗转于诸位王爷的幕府,蹉跎于微末小官。武帝刘骏死后,刘彧杀刘子业自立为帝,刘骏之子刘子勋在江州起兵,很快战败,时任荆州刑狱参军的鲍照也死于乱兵之中。”

    鲍照杯中的酒顿时不香了,若是没有天幕的盖棺定论,他还能对未来有所期待,如今……还是多写几首诗吧!

    “据传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一户人家发现自家稻田附近有一个无名新坟,这户人家心善,在耕地的时候特意为其留出了一犁土。后来,‘留一犁’成为这户人家的祖训,代代善待这个无名坟墓。等到隋朝开科举后,这个世代务农的家族却出了一个名列榜首的大秀才。”

    “秀才会试期间每每遇到疑难问题,总感觉有人在背后指点他,再三追问之下,那人才说他叫‘刘一雷’,因为秀才家族对其有恩才会暗中指点秀才。秀才想到自家的祖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