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第16/28页)

再次为自己曾经的单纯捂脸,刘据也在父母舅舅的教导下,知道了自己的未来。他们为千百年后的这个后辈献上自己的祝福:终于不是我一个人被后人惋惜了,真好!

    他们宁愿被后人批评、称赞,也不愿得到同情、惋惜。

    因为那是对弱者的怜悯,是无能的表现!

    评论区

    “父亲的成就太高,他们的孩子承受的压力也最大。但是古代没有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一味的严苛,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严父慈母……根本不管孩子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什么是教育学,什么是儿童心理学?

    他们自幼都是这样长大的,为什么他们的儿子做不到!

    为什么不想想,五千年历史中,也就出了这三位千古一帝……

    第292章 贞观之治

    【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嫡长子,因为他出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取名为李承乾,字高明。】

    李渊忽然想起往事,当年还是他亲自给孙子取的名字,寓意便是“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那时的他是怎么想的,现在已经不记得了……

    【武德三年,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武德七年,封为中山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将陆德明与孔颖达任命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教导李承乾儒家经典。】

    评论区

    “这两位可不简单。”

    “陆德明,历仕南陈、隋朝、唐朝,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有代表著作《周易注》。”

    “他做过南陈末帝陈叔宝的太子师,陈朝灭亡后,他归隐故里。隋炀帝时,担任秘书学士,国子助教,唐朝建立后,任国子博士,负责教导李承乾。”

    “孔颖达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孙,唐初经学家、大儒、易学家。他协助魏征编撰《隋史》,还与颜师古等大儒一起编撰《五经正义》,对儒家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抚须微笑,太不容易了,自家后代终于有一个成器的了!

    “此外,他一直都是太子李承乾的老师。”

    “他虽然是个大学者,但却不是一个好老师。”

    “李承乾有那个结局不能说与他全无关系……”

    孔颖达瞠目结舌,“这这这……”

    天幕此言何意啊,为何说太子的结局与他有关。

    他都能感受到上首陛下和娘娘锐利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刺穿了他单薄的身体!

    老夫冤枉啊!

    【李世民继位之后,年仅八岁的李承乾被封为太子,史书记载,李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深得太宗陛下的喜爱。】

    【李世民将朝堂上的儒学大家都给李承乾做老师,包括做过三次太子师的李纲,还有当朝首辅房玄龄!】

    评论区

    “哈哈哈哈,李世民还想让这个太子好吗?”

    李世民觉得有些不对:此言何意?

    李纲面颊微抽,总觉得天幕接下来的话不会好听……

    “李纲曾做过杨勇的太子师,后来杨勇被废了。然后,李纲做了李建成的太子师,李建成被杀了,现在他变成了李承乾的太子师。”

    “李世民一定想着再一再二不会再三。”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李承乾就是第三个被废的太子。”

    李世民惊呼:“朕怎么可能废太子!”

    这可是他最喜欢的嫡长子,是观音婢的孩子啊!

    “其实,李承乾有那样的结局,跟李纲关系真的不大。”

    “李纲死于贞观五年,当时李承乾还是一个尊师重道,虚心向学的好孩子呢。”

    “甚至,李纲病逝后,李承乾还亲自为他立碑纪念。”

    【李世民是大唐王朝高高在上的天可汗,却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自己心爱的儿子,他悉心栽培,耐心教导。】

    【贞观五年,李世民开始培养太子的理政能力,并下令若有人不服尚书省的判决,可以到东宫上诉,这一年,李承乾十二岁。】

    评论区

    “年轻的李世民不信鬼神,甚至批判过秦皇汉武求仙的荒唐事,但当李承乾重病,李世民病急乱投医,只能请道士为儿子祈福。”

    “李世民还为十二岁的李承乾加冠礼,为他扫除参政的所有障碍。”

    “李承乾的待遇堪比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了,父子共用同一套文武班子。”

    “可惜,李世民不像朱元璋一样无情。”

    “他平等的爱着长孙皇后生的每一个孩子!”

    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隐藏的信息,他对太子很好,对青雀、稚奴也很宠爱,难道是这份偏爱害了他们?

    想到此处,李世民悚然一惊,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大哥,他与大哥也是一母同胞,最后却兄弟阋墙,难保他的儿子不会走上他们的老路!

    李世民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听下去——

    【贞观六年,李世民出巡,李承乾留在长安监国。】

    【贞观七年,李承乾再次重病,李世民心疼儿子,让他减少读书的时间,太子的老师只需要为他评说古代的故事即可。但李承乾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业,小小年纪的他展现出了治国理政的天赋!】

    【贞观八年,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大赦天下,大宴群臣,恨不得普天同庆!】

    刘彻:朕也是这样做的啊,天幕怎么不夸朕?

    【贞观九年,太上皇李渊去世,服丧期间,由太子监国,李承乾颇识大体,干的非常不错,太宗放心的将政务交给儿子。】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李承乾或许能成为继承贞观之治的守成之君,将大唐盛世推向高峰!】

    【可惜的是,即便尊贵如天家,也有求不得的事。】

    【贞观十年,这是李承乾一生的转折点。】

    【因为就在这一年,他的母亲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李世民失去了自己的妻子,李承乾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李世民忙环抱住身边的爱妻,惊呼道:“观音婢!”

    他的眼泪已经不自觉的落了下来,你怎么能那么早就离开我!

    李承乾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结局,满心都是对母亲的担忧,李泰也上前依偎在母亲怀里,就连襁褓中的李治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李世民忙召太医诊治,太医诊脉后也只能劝皇后善加保养,并说这是慢性疾病,他无能为力。

    李世民怒道:“一群废物,要你们有什么用!”

    长孙皇后忙拦下了口不择言的丈夫,“陛下,太医早就提醒过,是臣妾没有注意,怨不得他们。”

    李世民:“观音婢,以后你什么都不要操心,只需要好生修养身体,你要好好的陪着我,和我们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