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20-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20-340(第14/29页)

 安史之乱5

    【西域对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而言十分重要,因为控制西域不仅能扬我国威,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还能牵制削弱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而保证河西、陇右的安全。】

    【但,对于一个内忧外患的王朝却又可有可无。吐蕃已经占据关陇,西域便失去了他原本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此时的唐王朝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

    陈汤:“若是没有强有力的武力,汉使根本无法纵横西域,更无法挺直腰杆对西域小国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班超:“即便国力削弱,也应积极开拓。在我踏上西域的土地之前,也不曾想到能够万里封侯!”

    李世民:“西域是大唐的屏障,大唐国库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来自于西域的行商。李亨等人是在自断臂膀,等待死亡。”

    赵匡胤:“西域与燕云十六州同样重要,等朕收回燕云十六州,下一个目标便是西域!”

    朱元璋:“清除北元势力后,咱也要杨威西域!”

    朱棣:“朕消灭了北元残存势力,完成了历史使命,西域就留给儿孙开拓了。”

    在位仅十个月的朱高炽:……

    在位仅十年的朱瞻基:……

    ……

    【安史之乱几乎摧毁了北方的经济,无数活不下去的百姓开始往南方迁徙,他们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国破家亡的苦难还催生了百姓对佛教的向往,寄希望于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归宿。诗佛王维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他在大唐的名气可与李白比肩,被安史叛军抓获后,严密看管,被迫接受伪职。他也因此被打成了附逆之人,仕途无望,只能在佛教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再加上皇帝大搞封建迷信,李亨、李适、李纯、李漼和李儇五代帝王都崇信佛教,大张旗鼓迎送佛骨,在大唐营造了崇佛的氛围,佛教盛极一时!】

    【当时的有识之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儒家学说为武器,提出反对佛教的理论。这一矛盾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彻底爆发,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供养三日,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写下了《谏迎佛骨》劝谏君王,他列举了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得出结论“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但韩愈不仅没能阻挡宪宗迎佛骨,还险些因此丧命。】

    天幕上出现了韩愈的《谏迎佛骨》。

    韩愈的文章论说清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魏征拊掌称赞!

    评论区

    “开篇先从上古时期说起,在佛法没有进入中国的时候,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等上古圣王都很长寿。”

    “汉明帝的时候,佛教进入中国,结果明帝刘庄在位仅十八年便去世,之后更是帝王接连夭折,东汉逐渐走向灭亡。”

    刘庄:汉朝灭亡与佛教有何关系,再者,佛教在汉朝并不兴盛。(⊙o⊙)…

    “那些崇信佛教的国家:宋、齐、梁、陈、魏,不论帝王寿命还是国家的寿命都很短,唯一一个活的长的梁武帝,还被侯景活活饿死在了台城。”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朕支持韩愈!

    萧道成:(ΩДΩ)

    “由此可见,想要祈求佛教庇佑的,反倒带来了灾祸。”

    “还是孔子说的对:敬鬼神而远之!”

    刚刚登基的唐宪宗李纯:“韩博士的文章写的真好,快宣他入宫觐见。”此时韩愈被召回长安,任国子博士。

    早年的李纯还是一个励精图治,精明强干,立志于成为唐太宗第二的帝王,对于朝臣的谏言欣然接纳。

    然而,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韩愈,后世人对韩愈的溢美之词太过离谱,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愧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文公,昌黎先生!”

    “文章巨公!”

    “百代文宗!”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后世人太会夸了,他都有些承受不住了。

    穆总李恒:“朕已经将韩文公召回京城,天幕定会夸赞朕的行为吧。”

    宦官王守澄:“大家英明神武,无人能及!”

    在皇帝看不见的角落,王守澄却目露寒芒,要不要给韩愈也送一些“长生药”,让他跟先帝到地下团聚呢……

    【因为迎佛骨之事,韩愈被唐宪宗李纯贬到潮州,“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评论区

    “唐宪宗可是唐朝中后期的中兴之主,有元和中兴的政绩,晚年却依旧崇信佛教,迷信神仙。就在迎佛骨的第二年,宪宗李纯便被宦官谋杀。”

    李纯:“被……宦官谋杀!”

    这也太丢脸了吧!

    【直到唐武宗灭佛才刹住了这股不正之风,将佛教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安史之乱遗祸无穷,唐朝之后的一百多年,都在安史之乱的阴影中挣扎求存。】

    【代宗年间,安史之乱全部平息,渡尽劫波的李唐朝廷如释重负,王侯将相踌躇满志,兵士期待解甲归乡,百姓盼望盛世重现,大唐王朝似乎摆脱了以往偏离的轨道,开元全盛日的景象似乎将再次上演。】

    【然而,威胁才刚刚消除,危机已悄悄降临。在朝廷上下共庆和平的表象下,君臣之间的裂痕却愈演愈烈……】

    【平叛有功的将领得到封赏,在战乱中崛起的节度使志得意满。但李唐王室再也无法信任武将,郭子仪、李光弼被明升暗贬,剥夺了兵权,仅次于二人的仆固怀恩因小人谗言,郁郁寡欢。】

    评论区

    “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严整,擅长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战功居中兴第一将!”

    “他本是契丹人,得王忠嗣看中,又在郭子仪的举荐下,成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平定安史之乱。”

    “他在常山大破敌军,在太原坚守城池。在河阳挫败史思明的兵锋,也曾在洛阳之战无功而返。”

    “在洛阳之战中,李光弼与许叔冀约定,许叔冀坚守汴州十五日,李光弼率兵来援。结果许叔冀兵败投降,汴州陷落,叛军南下江淮。”

    “李光弼从始至终,一直都是唐军的平叛主力,指挥大军歼灭叛军,功勋卓著。”

    “晚年却在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的谗言下,拥兵不朝,名声受损,也因此惭愧成疾,很快病逝,终年五十七岁。”

    “一群猪队友,带不动啊……”

    李光弼:朝堂上奸佞当道,皇帝不思灭贼,反倒猜忌大将,他如何能甘心为程元振、鱼朝恩等小人驱使。

    天幕才是某的知己啊!

    【仆固怀恩亲眼见证李光弼被夺权,来瑱被杀,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奋起反抗,被逼谋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