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20-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20-340(第20/29页)



    “此后,河北三镇名义上尊奉唐王朝,实际上既有土地,又有人民,又有甲兵,又有财赋,父死子代,长期割据一方,直到唐朝灭亡……”

    刘邦对吕雉道:“这就是分封制的危害啊!”

    大汉若不是有文景二帝削弱诸侯,武帝强势出击,也会落得个李唐的下场……

    “藩镇之间利益关系不一,北方边疆与中原的藩镇相互制衡,东南的藩镇负责提供财税,正是藩镇间的相互制约,使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仍能延续百余年。”

    ……

    壮志满怀的李适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

    颜真卿与李泌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此后,朝廷威严扫地,德宗不敢再相信任何将领,只能将皇城的守卫交到宦官的手上,宦官掌握军权,也直接掌控了皇帝的生死!】

    天幕的语气让李适瞬间毛骨悚然:藩镇想要谋反,还要打到京城,宦官想要叛乱,却不必离开皇城!

    这太可怕了,朕的子孙后代,不会真有人蠢到被宦官废立吧……

    被宦官谋杀的宪宗李纯:……

    被宦官拥立的宣宗李枕:……

    【德宗李适即位之初,为政清简,任用崔佑甫、杨炎为相,严禁宦官干政,一改代宗朝宦官一手遮天的局面,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奉天之难后却宠信宦官,疏远朝臣,任用奸佞,对藩镇多有姑息,导致国家逐渐走向混乱……】

    年轻的李隆基不由得感慨道:“能善始者众,能克终者寡!”

    群臣:请陛下将这句话刻在心中!

    【遭逢大难的李适开始贪图享乐,他不仅喜欢钱,还主动要求地方进贡,命宦官公开索取。为了满足皇帝的贪欲,地方官只能巧立名目,对百姓进行残酷的盘剥。】

    【白居易的《卖炭翁》便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元稹为好友高兴:“乐天,这是你的诗文!”

    白居易愁眉不展:“这首诗是吾近日所做,道尽宫市之害,正想寻机上奏陛下严禁宫市!”

    元稹宽慰他:“乐天,你应该高兴才是啊,陛下看到你的诗文,定会引起重视的。”

    ……

    天幕上果然出现了白居易的诗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扶苏好奇:“这也是诗!”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直白的诗文。

    始皇:“语言虽简单,却极有画面感。朕仿佛看到了一个贫苦的卖炭翁,从南山中走出来。”

    他满脸灰尘,露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卫青:“卖炭得到的钱财,仅能维持生计。但是即便他的身上穿着单衣,却依旧盼着天气更加寒冷一些,他的炭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卫青已经很久没有回忆过幼年的经历了,如今却在卖炭翁身上找到了一丝共鸣。

    刘彻:“这便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的生活……”

    刘询:“老翁顶着寒风大雪在集市上卖炭,满心期待着能换取供自己过冬的钱粮,却惨遭横祸,一个宦官带着手下趾高气昂的走了过来……”

    刘询想到历史上西汉的宦官专权始于本朝,他便有些无地自容。

    李世民:“一车的炭,足有一千斤,都被宦官强行买走了,留下的报酬却只有半匹红纱和一丈绫。”

    长孙皇后:“这个老翁该如何活的过这寒冷的冬日啊!”

    德宗李适目瞪口呆:“这……这是朕晚年所为!”

    简直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宫市制度在德宗末年开始兴起,顺宗李诵将之废除,但到了宣宗时,依旧有宦官强买强卖,强取豪夺,无人敢管,这首诗正写于宣宗元和初年。】

    负责编撰顺宗朝史书的韩愈对此十分熟悉:“原本宫里需要的日用品都由官府承办,民间采购,德宗晚年却交给了宦官负责,他们在街市上看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直接索取,给货主的只有很少的一点银钱,有的甚至空手而归。”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宫市!

    宣宗李纯:“若是朕没有记错,先帝已经明令废除了宫市,为何还会有这样的事发生!白居易现在何处?”

    韩愈:“白居易元和二年及第,如今正在翰林院为学士。”

    李纯:“召白居易同观天幕。”

    【德宗朝也有名臣贤相,如联合回纥、南诏,成功打击吐蕃的李泌。临危不乱,一身正气的颜真卿。史上难得一见的经济学家刘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陆贽……德宗却随意猜忌大臣,频繁更换宰相,政策瞬息万变,朝令夕改。】

    评论区

    “人事的频繁变动让德宗朝的政策都无法坚持下去,纵然有宏图大志,也无济于事。”

    “李泌被称为诸葛亮之后第一人,他的才学品德历来为后世所敬仰。”

    “肃宗时,李泌是辅佐他挽救危局的得力助手。代宗为了留下他,强迫他破戒吃肉,还给他娶妻成家。”

    “奉天之难后,德宗再次启用李泌为相,李泌执政时间虽不长,却做了很多大事,对内勤修军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结回纥、大食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定。”

    “他历经三朝,不论面对的君主多么昏庸多疑,他都能有所补救和贡献。面对奸臣的诬陷,也能巧妙地用智慧躲避灾祸。”

    “他以世外之人自居,不慕名利,平定安史之乱后,他想得到的赏赐是枕着天子的膝盖睡一觉。”

    “李泌不在乎世俗的名利,他想要挽救大唐,却也小心维持着自身与权利的距离。他宁愿以荒诞的形象示人,以布衣的身份参政,也不想参与权力斗争。”

    ……

    李泌:“吾的偶像是留侯张良!”

    【德宗朝的陆贽是唐朝中期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才本王佐,学为帝师!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史书赞其“可为后世法”!】

    李世民:“天幕上次提及的思想家还是董仲舒吧。”

    魏征:“陛下没有记错,不知陆贽是何等大才,能得后人这般称赞!”

    李适:“陆爱卿之才朕早已知晓,还特意召其为翰林学士。”

    颜真卿:听天幕的意思,陛下明知其为大才,却不曾重用,何其可惜……

    评论区

    “陆贽认为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当今要务在于体察民情。提出治乱由人,不在天命。立国之权,居重驭轻。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政治理念,对后世影响极大。”

    这些说法与李世民的民贵君轻思想不谋而合,他不由得伸长了脖子,仔细看天幕的介绍。

    “苏轼称赞陆贽:智慧堪比张良,辩才堪比贾谊,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如果唐德宗能够完全信任陆贽,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