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20-340(第26/29页)
、郑注和众宰相,血洗长安!神策军逢人便杀,杀了包括大部分朝臣在内的上千人才停下屠刀……”
【此后,皇帝被宦官软禁,朝中大事都被宦官掌握,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不可一世!】
汉献帝刘协为后世的同行拘了一把辛酸泪,没想到居然有比朕还惨的皇帝。
李昂:(灬@ @灬)
【五年后,李昂抑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庙号文宗。】
【李昂继承父兄基业,厉行节俭,从谏如流,一改两朝奢靡之风,废止了很多劳民伤财的工程,注重官吏考核,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时刻想着恢复大唐的权威,重振帝国的雄风,却功败垂成!】
李昂:难道这就是朕的结局吗?
不,这一次,朕定要成功,要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功业!
与此同时,宦官也提高了警惕,意欲先下手为强……
【早在宪宗末年,以牛僧儒与李德裕为首的朝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便愈演愈烈,牛党、李党相继掌权四十余年,史称“牛李党争”!】
【安史之乱后,君权势弱,相权分裂,朝臣争权夺利,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到了文宗李昂执政时期,牛李两党以朝堂为战场,针锋相对,对人不对事,将党派利益凌驾于国家大事之上。以至于李昂也不得不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评论区
“长达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以牛党元气大伤、苟延残喘,李党被贬谪为地方官,宦官、藩镇的势力大增,而宣告结束。”
李德裕痛心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党的领袖应该是李宗闵吧,李德裕还是很公正的,他为相期间没有打压牛党,还提拔了很多牛党的官员。”
“但是,当时的朝堂上下都把他当作李党的领袖。”
“……”
【朝臣势力分裂,使得宦官更加得势,甘露之变后,宦官沆瀣一气,群臣只能借助藩镇的兵力与宦官对抗,从而埋下了晚唐藩镇与宦官直接冲突的种子……】
李世民感叹:“大唐的宦官远非汉末可比。”
李炎替后面的皇帝喊冤:“宦官掌权之事若是要往上追溯,便要追溯到玄宗时期。”
李隆基:怎么又是朕!
李纯:“玄宗任用宦官为监军,肃宗以宦官掌握禁军,代宗时成为定例,德宗以宦官统帅神策军……后世子孙为之奈何!”
李昂:“神策军有十五万精兵,且装备精良,朝中无人可与之匹敌!”
……
【自顺宗李诵以后直到唐朝灭亡,除了唐敬宗外,八个皇帝都是宦官拥立的;宪宗、敬宗均死于宦官之手;还有两个皇帝曾被宦官囚禁。】
【史书将宦官与朝臣之间的斗争称为“南衙北司之争”。】
【其中最大的两次冲突便是顺宗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与文宗时的“甘露之变”。】
【文宗以后,再也没有皇帝敢对宦官采取大规模行动,从此“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直到唐朝灭亡……】
评论区
“唐朝臭名昭著的大宦官太多了——”
“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杨复恭、刘季述等人。”
“个个都是生前显赫无比,死后臭名昭著……”
【李昂死后,宦官仇士良、鱼弘志伪造遗诏,废杀太子,立李昂的弟弟李炎为帝!李炎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无人敢反对。】
【李炎继位后,改元会昌。他贬黜了在朝中掌握大权的牛党,以李德裕为相,加强丞相的权利。知人善任,澄清吏治,发展经济,革除积弊,君臣一心,共渡难关!】
【李炎吸取甘露之变的教训,以疏远冷淡的手段对付宦官。仇士良深感自己的权势受到威胁,煽动神策军哗变,却被早有准备的李炎与李德裕联手挫败。】
【自此,仇士良被剥夺了军权,被迫辞官回乡,成功打击了愈发嚣张的宦官势力。】
评论区
“仇士良临走之前还对他的徒子徒孙传授经验:不要让皇帝闲着,也不要让皇帝读书,一旦他们了解了前朝的兴亡,就会心生忧虑,疏远我们。只有让皇帝沉迷享乐宴饮,才有我们的出头之日。”
“有这样的专研精神做什么都能成功!(狗头)”
“就是这样的奸佞,最后居然得了善终,还得到了皇帝的封赏。直到死后一年多,才被剥夺官职,抄没家产。”
“……”
【李炎在军事上也有所建树,对外击溃了回鹘乌介可汗及其部众,肃清北疆;对内刚柔并济,降服藩镇。】
【他派兵讨伐不尊朝廷旨意的昭义镇,成功收复了昭义镇,震慑了其他藩镇,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
【这也是唐王朝对藩镇的最后一次胜利,战后,朝廷在名义上恢复了对各藩镇的掌控。】
……
【李炎信奉道教,禁止佛教、景教等宗教的传播,他下令拆毁全国佛寺,没收大量良田和寺院财产,史称“会昌灭佛”。】
评论区
“寺庙兼并大量土地,佛教徒却能够逃避赋税,当时的僧侣都是剥削百姓的大地主。”
“佛教是在一代代人的打击改造后,才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武宗灭佛后,拆毁寺庙4600多座,二十六万人还俗,十五万奴婢恢复平民身份,成为朝廷的税源。”
【因李炎的庙号也是武宗,于是,佛教便将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与李炎,三位帝王的灭佛行为,称为三武灭佛!】
【不论李炎的出发点是为了什么,此举都成功的扩大了朝廷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会昌年间的人口较安史之乱期间增加了一倍多,成为唐朝中后期较为平稳的一段时间,史称“会昌中兴”!】
【李炎晚年深受风疾所苦,为了缓解病情,他选择服用方士炼制的金丹,因此性格越来越急躁,喜怒无常,于会昌六年,丹毒发作而死,终年三十三岁。】
同样因为服食丹药而死的宪宗李纯、穆宗李恒:……
王才人沉痛的劝谏皇帝道:“陛下,自您开始服食丹药,肤色越发暗沉,身体每况愈下,可见,丹药确实有毒啊。”
李炎被天幕揭露的事实震骇,当即对着美人表示,自己再也不吃丹药了。
为表决心,他下令将所有方士赶出了皇宫。
……
【李炎死后,宦官拥立了他的叔叔光王李忱为帝。】
郭妃震怒:“那个贱婢的儿子居然也能做皇帝!”
宪宗李纯:“你身为皇太后,太皇太后,面对宦官的谋逆之举,居然没有任何作为!”
郭妃:“后宫不得干政……”
不论是儿子还是孙子做皇帝,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