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40-360(第4/28页)
安,挟持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其杀害,立十三岁的辉王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并诛杀了所有宦官!】
【危害唐朝一百多年的宦官专权,就这样被朱温彻底解决了!】
掌握大权还没有被皇帝处理的权宦俱文珍,仇士良,田令孜等人目眦欲裂,他们虽然是宦官,但并不影响他们也有子孙后代,并将自己的子孙也安排到这个极有前途的行当中。
朱温杀的可都是他们的子嗣啊!
除了那些权宦之外的人都在为朱温叫好。
唐末的宦官可比汉末的十常侍强势多了,他们能诛杀皇帝,还能掌控朝政,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容不下他们!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将他们的尸体扔到滚滚黄河之中,史称白马驿之祸!】
评论区
“朱温的得力谋士李振,早年屡试不中,对这些所谓衣冠大族非常痛恨,也痛恨科举出身的朝臣,极力主张将这些人全部杀掉。”
“经此一变,唐王朝已经失去了统治基础,唐哀帝虽仍在位,实际上已经等于亡国。”
李世民叹气:“又是因为科举……”
这本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政策,却被奸佞利用,被大族裹挟,成为寒门庶子青云之路的障碍!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废黜唐哀帝,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
评论区
“朱温本想等统一天下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南杨行密失利,所以决定提早称帝!”
“最后一只靴子终于落下了……”
【自此,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混乱黑暗的五代十国时期!】
李世民:“难道又是一个魏晋南北朝?”
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本次直播到此就要结束了,我们揭开了大唐历史的一角,窥探到那个开放包容的盛世大唐,却也遗憾盛世不复……】
【从秦汉到唐初,那种唯吾独尊,居于世界中心的骄傲自豪,被安史之乱彻底打碎。因安史之乱是异族将领发动,国人对异族的感官只剩下了警惕与敌对,此后再也没有异族官吏能在汉人的朝堂立足……】
李隆基瞪大眼睛:“怎会如此!”
难怪天幕要说,安史之乱不仅是大唐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华夏历史的转折点!
赵匡胤:“自安史之乱后,皇帝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而是兵强力壮者居之。朕不得不对武将多加提防,却没想到朕的大宋将来会被异族踏破国门!”
朱元璋:“咱立志要建立一个超越汉唐的王朝,怎会逐渐衰落?”
朱标:“汉唐对外以开拓为主,大明却是以防守为主。文臣趋于保守,武将也失去了开疆拓土之心!”
……
【我们的人心与风气也变得越来越封闭,帝王将相沉浸在曾经的辉煌中无法自拔,直到明清时期逐渐落后于西方,被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
【今天的我们依旧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在奋发向上的间隙,我们徜徉于历史的海洋中,于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盛世华夏”!】
天幕的直播结束了,但本该有的课后作业似乎又双叒叕被主播忘记了……
始皇召集群臣开始了头脑风暴。
始皇:“唐朝距离大秦太远,很多先进的制度并不适合大秦的国情,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却可以稍作借鉴。此事,由李斯、萧何、扶苏负责。”
李斯、萧何、扶苏:“唯!”
始皇又看向了武将们:“唐朝的国境方圆一千多公里,是大秦的数倍。朕不会幻想一口气达到唐朝的疆域,但南越与匈奴必须尽快解决!”
蒙恬、韩信、项羽等人立刻请战。
始皇却冷静道:“诸位爱卿可以将自己的谋略交上来,朕会从中选一位最合适的统帅!”
蒙恬等人对视的目光立刻变得刀光剑影,似有暗箭深藏其中!
……
刘邦痛饮一尊美酒,感慨莫名:“这世上当真没有万世不灭的王朝啊,强势如大唐也会陷入困顿,大汉能有四百年天下,朕知足了!”
刘彻:“李唐怎么能有那么多能臣猛将,就连李隆基那个蠢货也有那么多人扶持,给朕多好!”
羡慕,想要……
曹丕:“朕想越过九品中正制,直接实行科举制。”
贾诩:“只怕那些世家大族要动乱了。”
曹丕:“父亲能压下他们的小心思,难道朕做不到吗!”
开国之初的皇帝才是最强势的!
独孤伽罗劝慰杨坚:“那罗延,你看唐朝开国如何煊赫,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如何盛大恢弘,依旧免不了日落西山,逐渐没落的下场。”
杨坚明白她的意思:“朕明白,我们培养孙辈,也只能保证死后二十年的稳定……”
相比之下,唐朝才是最忙碌的。
李世民:“改革科举制势在必行,若是那些世家大族胆敢反对,朕不介意大开杀戒!”
过去因为玄武门之事,他极其注重自己的风评。
现在有天幕的剧透,他可以大刀阔斧施展自己的政策,再也不必担心这一点了。
李治对武后僭越称帝的行为很是不悦,毕竟这会让他这个皇帝颜面无存,却也没有到废后的地步。
不论如何,他现在需要皇后协助,而皇后的权势最终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
不知李治与武后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次日早朝面对群臣的劝谏,李治力保武后。
为了免受群臣的打扰,他给朝臣们找了许多事情:科举制改革,府兵制改革,盐制、两税法都是大唐最急迫之事!
武则天若是知道李治的想法,只怕要让他失望了。
武则天深切感受到自己儿子们的不靠谱,虽然她借此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却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她痛定思痛,将女儿太平公主与几个孙子都叫到身边,闲暇时间亲自教导,必要寻出一个能够传承基业的继承人。
……
年轻的李隆基在天幕结束后立刻发布罪己诏,减免全国赋税,停止边疆战事,释放将士归家团聚……连环招层出不穷,成功平息了民间的物议。
文臣武将心中百感交集,小动作频频,但只要皇帝能够冷静持重,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个天下就不会乱!
老年的李隆基就无法借鉴此计了,大唐最精锐的军队已经掌握在节度使的麾下,李隆基只能召集忠心朝廷之人带兵勤王,围剿安禄山!
待他发下命令才发现,他的诏令早已无法传出宫廷了。太子李亨联合禁军统领陈玄礼将皇宫团团包围,提前十年将李隆基赶下了台……
但李亨也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