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00-520(第20/27页)
不如四叔有野心吗?
朱允炆看不清局势,平行时空的其他观众却看得分明——
刘启:“朱允炆的削藩既无计划,又没有妥善的善后处理。再加上他本人刚刚登基,削藩速度过快,导致人心浮动。”
刘恒:“过于急躁,削废并进,激化矛盾。”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原本是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硬生生被他激化成了敌我矛盾。
刘彻:“有朕的推恩令在前,居然还有这么粗糙的政策。”
李世民:“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都是因为朝廷削藩引发既得利益者抗争,明朝的藩王可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是小皇帝的亲叔叔,他们怎么可能逆来顺受,引颈受戮!”
……
【朝廷贸然削藩,激化了矛盾,藩镇与朝廷开始走向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诸王之首。而皇帝与朱棣之间的博弈亦逐渐走向明处,变得更加激烈!】
【在削夺其他藩王的同时,朱允炆也没有忽略朱棣,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他任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执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他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暗中监察燕王府。】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燕王朱棣遣长史葛诚入朝奏事。朱允炆向葛诚探问燕王府之事,葛诚如实禀告,被朱允炆引为亲信,让他返回燕王府作为朝廷的内应。】
【然而,葛诚回到燕王府后,就被朱棣察觉端倪。随即朱棣亲自入朝,他自恃皇叔的身份,径直走皇道入宫,登陛不拜。】
【监察御史曾凤韶弹劾其不敬君王,户部侍郎卓敬也密奏皇帝,建议将他徙封至南昌,远离封地,削弱燕王府的实力。但都被朱允炆以“骨肉至亲”为由,婉言拒绝。】
朱元璋:“好一个骨肉至亲,被你削夺王位的五王不是你的骨肉至亲吗?自焚而死的柏儿不是你的骨肉至亲吗!”
朱标也被朱允炆的是非不分,优柔寡断气笑了:你要是此刻将朱棣软禁在南京,还能赞一句英明果断!
【朱棣明白,朝廷削藩是不会停止的,下一个就轮到他了,他不想落得十二弟一样自焚的下场,也不想向五弟一样在云南蹉跎一生,就必须有所准备。回到燕王府后,他便开始装病,以观事态的发展。】
评论区
“据说朱棣为了迷惑朝廷的探子,还吃了猪屎。”
“这都是谣言啦,朱棣确实装病,大夏天的裹着厚被子,还打着哆嗦说自己冷,但还不至于吃猪屎。”
“朱允炆派来北平监视的人愣是没有发现真相,这才是影帝啊!”
“奥斯卡欠他一个小金人。”
“演员演戏只是为了钱,朱棣若是露馅了可就要命了。”
“要知道朱棣只有三个儿子,还都是嫡子。而此时他的三个儿子都被朱允炆留在南京为质,他想要起事就必须先迷惑朝廷,让朝廷自家儿子放回来。”
朱元璋已经有条件反射了:“那个蠢货(朱允炆)又做了什么?”
徐达一颗心也提了起来,他一边为自家女儿高兴,一边为三个外孙揪心,一时间内心五味杂陈。
【朱棣一边装病,一边在王府中加紧武备,赶制兵器,为防有人发现打造兵器的声音,朱棣在王府养了许多鸭子,以鸭子的叫声掩盖镔铁之声。】
【建文元年二月,建文帝下诏剥夺了诸王府的文武官吏。三月,为了防备燕王,朱允炆又命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又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
平行时空的君臣都打开了自家的舆图,在舆图上画下朝廷军的动向。
朱元璋:“朝廷大军已经将北平团团包围,你的兵丁也被剥夺,你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朱棣两眼放光的盯着舆图,“父皇,儿臣如何能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朱元璋又问徐达:“天德,若是将你放在这个小子的位置上,你要如何破局?”
这样的问题让徐达怎么回答,他若说不知道,皇帝肯定不信,因为朱棣的兵法都是他教的,他若是说出个一二三四,却免不了招致皇帝的猜忌。
徐达:我太难了!
徐达只能另辟蹊径,站在朝廷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只要朝廷没有做出错误的决策,稳扎稳打,将燕王的势力压缩在北平城内,就万无一失了!”
朱元璋也没有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徐达可是他最重要的心腹,他也不想君臣离心。
【朱允炆已经废除了五个藩王,其中一个还是自焚而死,但他依旧想要掩耳盗铃。为了放松朱棣的警惕,他将原本在南京为质的朱棣仅有的三个嫡子都放回了北平。】
评论区
“这个建议也是黄子澄提的,他还说为了麻痹朱棣。”
第516章 靖难之役
【朱棣装病装的很好,但再好的计划都防不住内鬼,燕王府长史葛诚叛变,将燕王装病的事密奏朝廷,此时,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已经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但中国人行事讲究一个名正言顺,以一届藩王之身反抗朝廷,纵观历史,都没有成功的,朱棣也不免内心惴惴,一片瓦被风雨吹落在地,他都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关键时刻,还是道衍和尚坚定了他的决心,“这是吉兆啊!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黄瓦了。”】
【此时已经改名为姚广孝的道衍和尚明确告诉燕王朱棣,这本就是一件逆天而行的事,即便上天不喜,他们也别无退路,因为朝廷的屠刀已经举起来了,燕王府阖府上下一个都逃不了!】
【为了找到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他们在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中翻找,《皇明祖训》虽然限制了诸王的权利,却也有明确规定:“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当然,在具体操作中那就见仁见智了,朱棣便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祸乱朝纲,必须诛灭。他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史称靖难之役!】
朱元璋:“《皇明祖训》里面还有一条就是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
所以这不过是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而已,不必在意这些细节。
【第一个动手的事朝廷,建文帝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
【但张信和他的母亲一番讨论之后,就将此事告知了朱棣。于是朱棣决定立刻起兵,令部下张玉、朱能将八百勇士带入燕王府中潜伏,以待时机。】
【建文元年七月初四,张昺、谢贵得到朱允炆密诏后,立刻带兵包围燕王府,朱棣假装将自己的属官都绑了起来,请二人入府查验。张昺、谢贵一入燕王府,就被朱棣埋伏的卫士擒获,当即处决!】
【这天夜里,朱棣带着自己仅有的八百将士攻下了北平九门,顺利控制了北平城!】
【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